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莉莉 《甘肃教育》2023,(14):65-68
戏剧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戏剧单元的教学要注重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语文鉴赏水平。文章主要从戏剧审美教育的意义、原则和方法三个方面探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戏剧审美教育,提出戏剧审美教育在引导学生感受戏剧独特的文化魅力、探究悲剧审美、涵养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教育意义。同时,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审美教育原则,并结合学情提出戏剧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力求在戏剧单元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理念,突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前发展维吾尔戏剧艺术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更加彰显维吾尔戏剧艺术独特的审美特征,艺术魅力和鉴赏活动的审美愉悦性。本文中在现有维吾尔戏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维吾尔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与艺术魅力的较全面的分析,主要阐述关于维吾尔戏剧艺术鉴赏的审美愉悦性和特殊意义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谢艳艳 《考试周刊》2012,(54):51-52
戏剧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实施学生审美人格教育的良好资源。在戏剧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戏剧,体验戏剧语言之美,观赏戏剧,体验戏剧情节人物之美,体验戏剧.品评戏剧整体艺术之美。是中学戏剧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三大路径。  相似文献   

4.
幼儿戏剧是指适合于幼儿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是戏剧的一个特殊分支,它具有多重的艺术审美特征。在早期阅读中引进幼儿戏剧,引导幼儿观赏戏剧内容和参与戏剧表演.以幼儿戏剧为早期阅读的内容和形式,将呈现一种新颖别致和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能够更好地发挥戏剧活动的审美功能。有利于深入推进早期阅读,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增进幼儿审美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清代戏剧美学思潮中出现了“以文律曲”的批评现象。金圣叹的《西厢记》评点最为典型。本文从戏剧之美的本源、戏剧创作主体艺术思维、艺术控制意识、悲剧观念以及戏剧审美欣赏的客观环境、戏剧审美接受等方面,考察了金圣叹戏剧美学思想的优长之处。  相似文献   

6.
大后方戏剧观众审美心理需要论略李江审美心理需要是特定时代艺术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人类独特的审美方式之一的戏剧艺术的生产,与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的心理需求是息息相关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①从戏剧艺术...  相似文献   

7.
白傻子对《原野》的剧场性营造起了重要作用。一、在“积极赋形”中打破剧场的沉寂,创设规定性的戏剧气氛, 刺激受众的审美经验,形成了戏剧的剧场直觉强度;二、以痴傻人非逻辑的乖戾言行打破戏剧动作的逻辑,制造一种强烈的喜剧性,牵引受众的审美心理,增强了戏剧的剧场感知力度;三、在“双向服从和双向支持”中支配戏剧人物的心理,制造一种紧张的心绪与气氛,激发受众的审美欲望,加大了戏剧的剧场襄抉力度:四、在“泄漏”与“告白”中推进和完善叙事, 制造戏剧的情节链,引起受众的审美期待与感觉,造成了戏剧的剧场吸引强力。  相似文献   

8.
审美人格的理解和塑造是高中语文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戏剧题材的阅读教学对于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来说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通过概念性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审美人格的内涵,在概念性认知的基础上创设戏剧教学活动,落实审美人格的培养。本文以优化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为研讨目的,以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基础案例,采用戏剧鉴赏、合作交流、活动实践、品格剖析等方式开展审美人格的培养教学,旨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彭静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3):130-131
丁耀亢是明末清初具有相当成就的文学家,他投身于戏剧创作,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思想较能代表当时处于社会大变动之中文人的精神风貌,并把在生活中体验到的真情实感融入戏剧作品中.丁耀亢运用审美的眼光,在戏剧中渗透剧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不断开掘和升华为审美情感.从他的文学观念和作品出发,探讨其戏剧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10.
余上沅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戏剧,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产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针对"五四""问题剧"只见问题不见戏剧的缺憾,余上沅极力强调戏剧的审美本质是艺术,戏剧应该艺术化地表现人生。在20世纪初期戏剧界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片否定声中,余上沅通过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辨析出传统戏曲"写意化"、"程式化"的审美特征,充分肯定"旧剧"的审美价值。余上沅首倡并积极推动"国剧运动",为建设中西戏剧艺术交融的现代民族剧做出了巨大努力。以国立剧专为舞台,余上沅倾心于戏剧教育事业,为现代戏剧的发展聚集、培养了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11.
戏剧审美接受心理机制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剧审美接受心理机制是一种在戏剧情境中完成的撩诱与触动交融、整合、互动的心理过程。戏剧接受的角色效应、集体心理体验和语言体验等共同促使戏剧审美接受心理机制的形成。观众通过与演员和其他观众的直接交流,进入了一种心心相印的交融状态,促成集体心理体验,从而触发感知心理机制,在联想和想象中,观众潜在的审美心理机制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2.
当前,教材里的戏剧篇目很多,戏剧教学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戏剧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既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又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教学模式和方法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的灵魂,鉴赏者充分认知戏剧冲突所遵循的原则,感悟戏剧冲突的表现形态,把握戏剧冲突的焦点,方能激荡起审美的情感波澜,品鉴到戏剧文学动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李渔和狄德罗是中西戏剧美学的主要理论代表。中西戏剧艺术的外部文化背景和自身审美传统的不同,决定了两人所建立的戏剧美学体系各树一帜。两人在诸如戏剧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戏剧创作规律、戏剧表演艺术等基本问题上均有精深独到的论述,其理论见解既存在着差异,又不无相通之处。悉心探寻此种异中之同,应是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梅帅元是活跃在新时期广西戏剧界的戏剧家。梅帅元从审美的角度看待壮族文化,形成审美文化观。从早期的壮剧《羽人梦》到《印象·刘三姐》等实景舞台剧,梅帅元一直坚持用戏剧艺术表现其对壮族文化的审美化的思考。因此,梅帅元的戏剧创作在文化观念、戏剧观念和处理艺术个性与文化权力机制之间关系等三个方面具有超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西戏剧观众观之比较可以四个维度进行,即戏剧本体与概念性观众、戏剧创作与想象性观众、戏剧表演与实在性观众及戏剧批评、传播与历史性观众。它们分别体现的异同折射出中西戏剧审美理念的根本分合。  相似文献   

17.
西方戏剧理论与高校戏剧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西方戏剧理论史中有价值的理论提取出来为我所用,对于高校戏剧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无疑有所裨益。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应是高校戏剧教育的本体论意义和审美属性;贺拉斯的"寓教于乐"可以是高校戏剧教育的现实目的和实现途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表演特点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戏剧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人格教育,在高校教育系统中应该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8.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提升学生戏剧鉴赏审美能力,是中外古今经典戏剧动态教学模式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戏剧和音乐作为艺术课程的两个分支,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戏剧教育和音乐教育都是为了弘扬真善美,提升人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戏剧与音乐相融相生、相辅相成,戏剧教育可以助力音乐教育,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将两者融合,通过音乐和戏剧,引导儿童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领略艺术的魅力,丰富儿童的审美体验,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作为深受俄国剧作家契诃夫影响的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在其剧作《欲望号街车》里表达了与契诃夫的名剧《樱桃园》极为相似的创作主题。然而,两位剧作家各自生活经历的不同,以及各自审美观念的不同,造成了这两部主题相近的戏剧有着不同的审美特质。威廉斯的悲剧性审美观照和契诃夫戏剧性的审美心态赋予了这两部主题近似的戏剧以相异的戏剧冲突处理方式,形成了两部戏不同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契诃夫与威廉斯两位剧作家不同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