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设计理念】依据课标第二学段对学生阅读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中年级要培养学生理解词和句的能力,并在阅读中感悟、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正>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语文教学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而第一学段并无此阅读要求。可见对三上学生而言,这无疑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新挑战。如何帮助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  相似文献   

3.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读懂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其实质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课标”中年级阅读目标中明确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还得抓住阅读教学这个主阵地,从训练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做起。  相似文献   

5.
正词语是阅读教学中最活跃的元素,好多词语本身画面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概括性。过去,我们将词语的教学功能定位为"阅读障碍的扫除""内容理解的注脚"是小觑了词语的作用,一组词语可以搭建起一个主要内容的框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整合这些关键词语,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关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学段目标,此目标从第二学段开始,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则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的梗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教学目标提出: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分段、概括段意这一要求不但没有过时,还必须加强训练。《李时珍夜宿古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后第4道作业题明确提出"分段、概括段意"的要求:"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并写出段落大意。"笔者认为,这是教科书编者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训练的具体呈现。面对学生现状,怎样充分利用文本,有效地指导学生学  相似文献   

7.
概括能力是小学生阅读理解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  相似文献   

8.
概括能力是小学生阅读理解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可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训练目标.然而,笔者从学生课堂发言、书面答题等方面发现当前许多小学生的概括能力非常薄弱.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二学段明确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目标要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一种概括能力,也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主要包括提取信息的能力、作出解释的能力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样的目标在第二学段的落实,重点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写了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莹 《青海教育》2014,(3):27-27
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正确把握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并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是提高中年级阅读教学实效的重要保障.新课标关于阅读理解教学方面的要求中,中年级要注意这样两点:一是理解词句的意思,注意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二是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一要求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环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太过具体,不能筛选出主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劳勤莉 《小学语文》2009,(11):24-27
语文概括能力是最重要、最有用的阅读能力之一,也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更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明确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第二学段的阅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是阅读的主要任务,主要解决的是  相似文献   

14.
阅凄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中年级的阅渎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巩固与发展,同时义是高年级阅凄教学的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好中年级的学段特点,并优化相应的教学策略,是提高中年级阅读教学实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三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些对于初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而恰恰,文章中的过渡句能有效降低概括难度,帮助学生很快厘清文脉,把握文章的主  相似文献   

16.
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强调优秀诗文的诵读以及个性化情感的体验等,是阅读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与1992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较,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目标在继承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认识、理解这些变化,是落实阅读教学改革理念的基础,决定着小学第二学段语文课程的改革。一、淡化段落教学,强调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没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等有关段落教学的要求,而是提出了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情感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7.
关于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很多,在这里,我着重谈一点,那就是“立足于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突出重点部分的教学”。 关于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阅读教学整体理念发生变化的结果,是阅读教学改革的直接体现。即要求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那么,怎样才叫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呢?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给足时间,让学生整体地读,达到对内容的整  相似文献   

18.
<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深度阅读文本的基础。只有正确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才能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情的阅读目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训练涉及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多项思维品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目标”第二学段中就明确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目标要求。统编教材把它作为语文要素训练点分布在各个年段,仅中段就安排了九个单元进行相关训练。  相似文献   

19.
正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最重要、最有用的阅读能力之一,也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明确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深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读的指导,应根据学段特点有所区分,第一学段应以读故事,演故事,讲故事为主要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学段应以"读中把握主要内容,体验乐趣——读后交流感受,分享体验"的方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第三学段应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世界,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