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词歌赋能够代表中国传统的传承。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的重要性。通过诗词歌赋来引导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高尚节操,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提升。所以本文就以探究初中诗歌教学与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2.
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负有重要的使命与职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是进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古代文学教学与文化传承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觉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并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 教材的必选内容、诵读经典,是小学生的必修课。我国的古文 学博大精深,需要学生具备古代文学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加 强诗歌的教学,助力我国诗歌文化的传承,就应该从小学教学 抓起。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诗歌的教学熏陶,在小学生的知 识体系中初步建立起诗歌的“语境”、感悟传统文化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 热情,提升学生的古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歌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结晶,它以精练的方式涵盖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古典诗歌旨在向学生传承传统的优秀文化,以此作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对应的策略,对提高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效果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从多方面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进而提升诗歌学习方面的综合素质,丰富想象力,提高欣赏与写作能力,从审美的角度爱上诗歌,从而保证诗歌教学的高效。诗歌教学要求教师自身就有极强的欣赏力、理解力和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艺术修养方面必须达到一定高度。若教师自身达不到诗歌教学本身的要求,教育理念也停滞不前,那就会对高中诗歌教学造成一定程度的拖累,因此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提升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教学素质,改革创新其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真正驾驭诗歌这种传统与艺术相融合的教学内容,创新教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写作能力等。诗歌教学不应该是传统的填鸭式灌输,而应是学生自我感知的过程,在学生的不断品味中,提升诗歌素养。学校应定期对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素养提升培训,与时俱进地保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传承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不可推卸的任务。在语文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非常重大,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学生和教师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一直是重点研究的课题。简要介绍了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旨在为传承传统文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中国的文学史就是一部贯穿着诗歌的历史。诗歌鉴赏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传承文化、丰富学生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有重要意义。但在诗歌鉴赏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诗歌鉴赏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对图画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作用做了研究,力求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中的博爱、宽容、责任等优秀传统人文思想融入其中,对于中职学生发扬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也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其中,是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炎黄子孙的精神食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还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围绕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继承传统文化进行阐述,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使命,而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将是实现这一使命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建立学生与诗歌的亲密联系,成为学生与诗歌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适当的研究,以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低效教学模式,提升与发展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既可以修身养性,又能陶冶情操,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诗歌内容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诗歌意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赏析诗歌中的意境,有效地帮助学生从意境中领悟诗歌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对诗歌意境赏析加以重视,突出学生在诗歌意境赏析当中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实现全方面提高学生对诗歌意境的赏析能力,优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且也能通过尝试写作,拓展学习,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魅力,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诗歌的传承与弘扬。文章主要围绕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意境赏析展开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在不懈奋斗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和文化财富,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融合是教育的改革方向,可以为学生身心的成长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时也能对中国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本文阐述了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以及二者融合过程中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更好地指导二者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3.
朱红珍 《教师》2019,(4):45-46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奋斗中形成的智慧结晶,礼敬文化始终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行为典范和内在素养的集中写照。而语文教学工作担负着传承优秀礼敬文化的历史使命。优秀传统礼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能够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增强学生的人文气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成长为现代化的优秀人才。文章主要从语文教学中礼敬文化传统传承的意义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语文教学中礼敬文化传统传承的方法,为全面有效地提升礼敬文化传统在语文教学中的传承效果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古诗词内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古诗词教学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古诗词教学的契机,充分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品格得以提升,灵魂得以净化。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63):43-44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大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传承。传统文化通过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传承已经成为必然的教学任务。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知识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教授给学生,还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将其内涵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并且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并根据探究的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语文记录了优秀传统文化,其本身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语文课程鲜明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中首当重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责任与使命。本文试着厘清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并结合实践阐述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丰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构建和让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学生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将厚重广博的传统文化融入古代文学教学,不仅对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有积极意义,而且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为古代文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能够有效地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延续诗歌的生命和价值。中国的诗歌文化历史渊博,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能够滋养学生的性情,铸就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新时期开展语文教学,应当有效重视诗歌鉴赏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传承并发扬中华文化。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简要分析诗歌鉴赏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希冀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歌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沉淀了我国古代先民的智慧精髓。因此,古典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其不但能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探究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古典诗歌教学,旨在有效提高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并使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更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白钰 《语文天地》2013,(17):41-42
中国古典诗歌是国学经典,学生从小就有涉及,无论是从文化的传承,还是从语言能力的提升,或是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的角度,加强诗歌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都是重要的。那么诗歌教学有什么有效途径呢?一、诵读——以读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