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而作文又是语文的重中之重。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写"可以说是语文素养的一个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实验版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对写作进行了不同阶段的划分,第一学段(小学1~2年级)为"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为"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为"写作"。之所以做这种  相似文献   

2.
刘洁 《甘肃教育》2014,(21):46-4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写作目标分为四个学段,并有不同的称谓。第一学段称之为"写话",第二、三学段称之为"习作",第四学段称之为"写作"。称谓不同,作文的性质和要求也各不相同。小学阶段的作文起点从"写话"开始,第二、三学段进入练习作文阶段,即习作,其性质是练笔,不是创作。因为是"习作",所以在内容上要求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强调"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低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也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部分分为几个阶段,把第一学段(1~2年级)称为"写话",把第二、三学段(3~6年级)称为"习作",到了第四学段(7~9年级)才称为"作文"。其实新课标这样的提法,淡化了作文概念,旨在提醒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低段的"写话",不是成人的写作,甚至连习作也算不上,只是写话的一种练习。既然只是一种写话的练习,那么它就像学生平时朗读  相似文献   

4.
教科版小学语文写作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三学段为"习作"。下面,我按照不同的学段,谈谈自己对这三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理解和认识。第一个学段:1-2年级的写话阶段课标中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话的形式,一般是看图写话和自由写话。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  相似文献   

5.
《语文标准》在关于写作的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都称为“习作”.第四阶段才称为“写作”,这里并没有什么深意,无非是为了体现降低小学阶段写作的难度而已。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学科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是第二、三学段习作教学的基础,2017年秋季开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写话"正式走进课堂,为全面了解写话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课题组成员编制了"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的区域性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本次的调查对象为天津市红桥区任教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教师,收到有效...  相似文献   

7.
龙慧 《吉林教育》2006,(7):57-58
一、如何认识“习作”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方面,在不同的学段用了不同的概念:第一学段(1-2年级)是“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和第三学段(5-6年级)是“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是“写作”。运用不同概念的目的是使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体现教学的梯度区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新和先生在《“写话”、“习作”与“写作”辩正》一文中对“习作”作出阐释:“从教师的角度看,‘习作’只是在教学情境下进行的写的训练,是一种教学行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生产的实践行为,是一种虚拟的写作,不是一种真正的写作。”  相似文献   

8.
刘如燕 《广西教育》2014,(45):49-50
正关于"书面语表达"这个概念,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表述:第一学段1-2年级为"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为"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为"写作"。这间接表明,在书面语表达的教学方面,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从新教材的编排上看,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以识字、阅读为主,语言表达以"听说活动"的形式呈现,注重培养听和说的  相似文献   

9.
蔡秀霞 《新教师》2020,(1):34-3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的写话有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二年级下学期作为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阶段,其写话训练是衔接第二学段习作的重要桥梁。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卓有成效的写话训练呢?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写作"的目标定为从第二学段开始"习作"。从第一学段的"写话"到第二学段的"习作"虽然降低了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但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虽然升到中年级,但习作能力还停留在写话的程度上,如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我认为紧扣教材、用好教材,把教材当作一把钥匙,就能帮助学生打开习作之门。一、积累语言,丰富习作素材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无论是叙事性文本、  相似文献   

11.
<正>三年级,写作训练由第一学段的"写话"转变为"习作",此时是习作教学的关键期。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三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较差,阅读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直接影响到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的提高。另外,习作训练与反馈的不及时、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评价缺少激励等等,这些都是造成三年级学生习作障碍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进行了不同阶段的划分,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学段、第三学段为"习作",第四学段为"写作"。这样划分是为了引导教师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来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写话是写作教学的起步和入门阶段,对于儿童作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要想提高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写作水平,需要从低年级写话抓起,注重训练,提高写话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训练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小学第一学段作文教学称为"写话",其目的是降低小学生写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做到"我手写我口"。对此,笔者认为写话教学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写话训练的内驱力。新课标对写话教学第一学段  相似文献   

14.
吕谦 《四川教育》2007,(4):34-34
其实,小学的写作教学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新课程对写作做了这样的分段: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第四学段为写作。小学中高段主要是习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低中学段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特别是学段间写作要求跳跃性大,习作训练的脱节现象特别明显。从课本的编排来看,低年级语文教材以识字、阅读为主,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一直到二年级第二学期,课本中才出现了少量的书面表达练习,如写家乡的风景或特产,写熟悉的动物,画图写话,写写一学期的收获等,这样的"写话",要求低,内容少,学生容易写,教师容易忽略。可是一进入三年级,教材一下子安排学生写"作文",有写活动的,有记事、状物、写景的,包罗万象,几乎包含了小学作文的全部。就算是二年级的"写话能手",也不适应教材这种跳跃式的训练,学生畏写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16.
对于学生作文,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第三学段叫"习作",第四学段叫"写作".写话,就是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写自己想说的话,让学生乐于写话,养成"我手写我口"的习惯.学习写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在模仿中学习,让学生效仿自己阅读的文章,进行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学生经历了习作...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小学低学段(12年级)语文教学提出的目标之一:"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重视写话的训练和培养。写话就是低学段语文的作文教学,旨在为中高学段的习作奠定基础。而看图是写话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看图写话教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为此,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就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由此可见,小学三年级的写...  相似文献   

19.
孙爱侠 《成才之路》2012,(26):36-37
正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的习作教学,是小学从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写话教学到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习作教学的过渡时期,是整个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的转折点。笔者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有些休会,现不怀揣陋,略述如下,以就教于方家。一、培养兴趣法我们都知道,孩子们好奇心极强,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容易产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作文的表述有三种。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叫"习作",到了第四学段才叫"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