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本文以电影《夏洛特烦恼》为例,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迷失、追梦、觉醒和实现"中国梦"之间的联系,及其延伸出来的"中国梦"的平民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一、置身《文化生活》,领略中国之梦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因此,中国梦与《文化生活》课程的目标取向、本质内涵有着内在契合性。目标取向契合性。中国梦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折射着人们内心深处的"同呼吸共命运意识",凝聚着"复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其目的既要让人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又把全国人民更好地凝结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共  相似文献   

3.
选取了井冈山革命老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报纸《井冈山报》和《吉安晚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两报对"中国梦"的报道主题、篇幅、版面、体裁、新闻来源和报道基调,发现地方报纸对"中国梦"的报道还停留在宏观概念阐释和宣传层面,个人梦报道较少,缺乏地方特色。地方报纸对"中国梦"报道应更接地气,增加个人梦报道,多渠道多形式挖掘普通百姓梦,以革命先烈及历史名人的梦想故事激励当代人,传播形式多样、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作为新兴的话语符号,所承载的丰富内涵使"中国梦"深入人心,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元素和文化元素,也成为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论述编》英文版为语料,以评价理论为基础,对态度系统中情感、判断和鉴赏进行定量和定性,从而更加客观地解读中国梦的核心内涵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55):22-23
"美国梦"和"中国梦"在历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二者反映了两国人民的文化、价值观和追求。其中,有相似之处,也有根本差别。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美国梦"的合理成分,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下一代》2013,(6):48-48
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精神,《下一代》杂志社拟于9月上旬出版一期增刊《中国梦·我的梦》。该期增刊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中国梦·中小学学生梦;第二部分:中国梦·中小学教师梦;第三部分:中国梦·中小学学生家长梦;第四部分:中国梦·少儿诗选。每篇文稿均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展开叙述。为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将描述某一特定时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普遍感受称之为"情感结构".这种感受饱含着人们共享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并能明显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自此,笔者在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情感结构时发现作者菲茨杰拉德虽然意识到社会的腐朽与堕落,但仍在维护中产阶级的价值观. 实际上,昔日的美国梦已然褪了色.回归当下中国,笔者对当代热议词"中国梦"从理性维度和现实维度做了情感结构分析.加之,对比"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笔者得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个人只有清晰地体认自身的文化归属感并将其融入对国家理想的维度,"中国梦" 的两层梦想才能有相统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理想。"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作为中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学生更应肩负起历史使命,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成才之梦、报效祖国之梦、开拓创新之梦,将"中国梦"的理念融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孙浪 《考试周刊》2013,(42):159-160
<正>"中国梦"归根结底就是人民的梦,是华夏儿女的梦,作为华夏儿女的一员,我也有我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要谈"中国梦",必须从"中国梦"的由来谈起:(1)为救亡而强国的"中国梦",中国人为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奋斗的"中国梦",是在中国遭受世界列强侵略而不能自保的历史背景下形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中国梦"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他们走中国道路的理想信念;能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能激发大学生敢于筑梦、追梦和圆梦的豪情壮志,凝聚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可以在"原理"课中重点夯实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根基;在"概论"课中重点阐明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途径;在"纲要"课中重点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弘扬中国精神;在"基础"课中重点激发和凝聚大学生的青春正能量,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幸福梦。因而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内涵于中国梦之中。中国梦的提出与实现,必将为中国的人权保障事业勾勒出崭新蓝图。尊重和保障人权与坚持中国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以人为本相结合,共同构成"中国梦"意蕴下我国人权事业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深刻总结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中华民族未来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理想追求和美好愿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国梦"包含着亿万中国人民的民族复兴梦,也包含着各行各业的科学发展梦。强国方能富民,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梦",无疑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和"美国梦"在修辞表达上虽然都属于隐喻话语,但二者不仅在框架建构模式却存在着差异,在隐喻使用的数量和频率上也有明显不同,而且在隐喻类型上亦相互有别。"中国梦"体现的是家族梦和民族复兴,是宏观整体性的描述;"美国梦"强调的是个人成功,是具体细节性的阐述,是演说者用于拉近与民众距离获得支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正>最早使用"中国梦"这个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进入近代,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一些有志之士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做了各种各样的"中国梦"。1932年,《东方》杂志发起了寻找"中国梦想"的征文。1987年,话剧《中国梦》上演以后,一些人开始使用"中国梦"这个词。2006年,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等发起召开"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后,"中国梦"一词引起了较为广泛的讨论。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相似文献   

15.
从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国梦以来,迅速掀起了研究中国梦的热潮,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笔者仔细研读了2013年国内外有关中国梦的研究成果,从中国梦的内涵、特征、精神支撑,中国梦的发展历程、理论来源、价值取向,中国梦的实现条件、实现路径及实践主体等方面,梳理了中国梦的研究成果及其发展动态,以求更好地推进中国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梦。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中国梦"逐渐上升为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共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明确了"中国梦"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独特地位。"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7.
《邢台学院学报》2017,(4):98-100
"中国梦"中的"中国"意指中国,"中国"=China,"梦"=dream,"中国梦"=China Dream。"中国梦"也可译为the Dream of China。现在的译文是Chinese Dream。而Chinese Dream一般认为有两个意思,一是"中国人的梦",二是"中国梦";可是它没"中国梦"的意义。Chinese Dream有几个意思:一"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特色梦"、"华侨梦"或"华裔梦"。  相似文献   

18.
近日,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各地各校结合实际,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举办"我的中国梦"形势政策报告会。北京大学推出"我的中国梦·大国复兴"系列主题报告会,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结合本校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东北师范大学在全校大一年级学生中组织了三场"我的大学我的梦"主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寄寓着中国人民数百年来为之不懈奋斗努力的共同理想。如今,作为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重要部署和重大决策,"中国梦"被赋有了全新的通俗表达,得到全国上下、宇内海外的热烈响应。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会展业承载着描绘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中国梦的最初表达、实现中国梦之路的艰难求索,以及中国梦在新世纪的逐一圆梦,均与中国会展文化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就"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国梦"的路径等作了系统的论述.今年三月,按照全省高校思政会议的要求,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在把十八大精神学习引向深入的同时,部署了在全校开展"中国梦、学子梦"宣传教育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中国梦"的思考和畅想的氛围在校园中开始形成,同时受党中央和江西省委、景德镇市委要求高度推进"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推动,也进一步引发了我们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