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对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品词析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善于在品词析句教学中通过联系上下文、对比分析、把握时代背景、创设教学情境等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中语言是作者在特定语境下慎重选择的结果,在选择中,留下了那些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语言,可以说,这些特定的语言就是作者在写作之时特定的心境、特定的思想和特定情感的符号,透过这些特定的语言符号就能窥探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作者内心秘密。  相似文献   

3.
曲妍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71-72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品词析句的方法还不够熟悉,对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有难度。以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黄山奇松》为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抓关键词句、比较和填补空白等策略,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中,品词析句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抓住《少年王冕》一课中的精彩词句,引领学生赏析、咀嚼,在深入领悟中,引导学生习得了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笔者认为,学生掌握好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前提。所以,利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探究文本的内涵,体会到文章的深刻主题。而文章是由字、词、句、段组成的综合体,那么,教会学生怎样咬文嚼字,如何斟酌词语,怎样鉴赏语句,如何赏析语段,便是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实用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70):36-37
语文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情感,加强学生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本文中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从"品词析句""体悟情感"出发,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方法,希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语文素养入手,详细阐述了品词析句在夯实小学生语文基础、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品词析句要反复揣摩作者用词之妙、品词析句要联系具体语境、品词析句要总结不同的表现手法、品词析句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等策略,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环节,它是听、说、读、写的综合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学生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小学生集中精力学习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这些最基本最活跃的构成语言材料,就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从而为篇章教学和作文教学奠定了基础。所以,赏词析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9.
培养以及提高小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感悟和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旨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而阅读教学则围绕品词析句来展开,目的在于通过品词析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旨在分析品词析句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堂课,教师设计了多个问题,并通过小组研讨、小组汇报等形式解决问题,环环相扣,思路清晰,让学生感受到大禹的丰功伟绩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教学中,我力求引领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故事背后的深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词句教学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从词语中能体悟人物心情、感受用词精准、发现细微差别、区分感情色彩;从句子中能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文章主旨、理清逻辑关系、感悟行文之美。语文教师应重视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品词析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刻解读,还可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文本表达的精妙,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奠基。根据语文课程以及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从对比、想象、互置等方面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相似文献   

14.
正孙永明(主持人,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校长):宜兴市"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主题研究正扎实而有效地推进。今天,我们齐聚一堂,请各位与会老师畅所欲言,谈谈你们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主题研究过程中的认识、收获、反思,以期将这个主题研究向更深处漫溯。张富军(宜兴市高塍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我发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咬文嚼字训练,能有效促进学  相似文献   

15.
高梅娇 《新教师》2022,(3):79-80
<正>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品词析句,就是品味好词,赏析、咀嚼有韵味的句子,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行深入交流。笔者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深深地认识到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关键词句的品评,做到“读思达”一味贯通的重要性。这让语文教学不仅有语文味,还能有效建构与运用语言,让语文教学有了思维训练,有了深度。那么,怎样进行品词析句呢?笔者根据多年研究,结合一些课例,试图分析、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与同仁们共商榷。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它是其他对话的根本。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学生很难对"二战""抗日"等历史性的题材产生共鸣,甚至会出现课堂的"淡",公开课老师也是尽量避免教学这类题材。本文在教学中通过"品词析句"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突破阅读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7.
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词作的特点展开教学。词作平易浅近的文字,作者厚重复杂的人生,是教学的思考点与落脚点。教师通过"诚信预习单"、文本插图和一课带一篇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潜能,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让学生读好词,更读懂词与人生。  相似文献   

18.
顾军然 《广西教育》2011,(28):39+58-39,58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看似热闹的阅读课堂,却时常让人感到“飘忽”和“空洞”,因为这样的教学缺乏咬文嚼字、字斟句酌,语文味被冲淡,课堂显得浮华和浅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反复涵咏体味,嚼出语言的滋味,品出语文的味道呢?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中的词句品析,不是简单的注解和分析,需要充分考虑词句的内涵和外延,考虑其引申义和比喻义.在具体引导时,教师需要启发学生联系具体语境、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还要关联主旨和情感,从更广泛的空间展开挖掘,以形成更为科学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品词品句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感悟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品味、揣摩课中的一些重点词句,理解其内涵,领悟语言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