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年第6期刊载了夏云陶老师《如何确认“反复”手法一从一道高考模拟题谈起》一文(以下简称夏文),文中认为某地高考模拟题中“俄乌‘斗气’致欧‘断气’,三方何时‘和气”’一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对此论断,笔者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请夏老师和各位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2.
主要通过对多种拈连现象的分析,对拈连格位按照不同的标准作了次类的划分,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种划分——按拈连的三个成分的隐现及异同的划分(明拈、暗拈和借拈。)  相似文献   

3.
比喻、比拟、移就、拈连等辞格的划界,是个颇为麻烦的问题。从名称来看,“比、喻、拟”三者可以互训,因而比喻,比拟难以区别;从定义来看,比拟、移就、拈连都是“把适用于甲对象的词语移用到乙对象”(郑远汉/1982/P.62),三者亦难以分辨。如果将名称、定义综合起来看,这四个辞格的界限问题就更为复杂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英语Zeugma轭式搭配方法与汉语拈连修辞格的共同点以及差异性,并且对此提出几点翻译对策以及技巧,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5.
所谓“拈连”修辞法,是指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顺连。甲事物一般都是具体的,多数在前;乙事物一般都是抽象的,多数在后。在结构形式上,把本来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用于乙事物,暂时求得一个共同式,这些词大都是动词,用于甲时是基本义,用于乙时是新的比喻义或引申义。例如: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Zeugma与拈连进行了对比,明确了二者的概念及应用,并着重探讨了二者在表达形式、特征和修辞效果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轭式搭配与拈连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称谓相异修辞效果却相同的两种修辞格。本文从语法的角度,就两者 的结构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异同。并提出两者互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传统辞格分类中移就与比拟、拈连之间纠缠不清的原因,进而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它们进行区分一公式化。  相似文献   

9.
10.
"仿词"只是众多辞格中的一种,它是由本体和仿体两部分构成的.为了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运用这一修辞方式,从本体和仿体在意义上的联系、在语素上的异同联系、在数量上的关系以及仿体是直接地仿效本体还是曲折地仿效本体,这四个角度对"仿词"进行分类和描述.同时也初步探讨了它与易混淆的另一种修辞手法--"拈连"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1.
12.
拈连是基于语境的临时活用。语境支撑和超常搭配是构成拈连的基本要素。比喻可以为拈连提供语境支撑,因此比喻和基于比喻的拈连就有可能出现形式上的重合。超常搭配的发生与否,为具体语料的归类提供了依据。从比喻到基于拈连的比喻,比喻的原型构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其本质是比喻构式对语境的自我适应和调整。  相似文献   

13.
该文旨在对英语轭式搭配和汉语拈连修辞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这两种修辞手段在结构形式与语义功能上的异同之处。经过对两种修辞定义,结构形式和语义功能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拈连修辞和轭式修辞之间相同之处大于相异之处,具有相似的结构形式和语义功能,都体现了人们借助于具体表达和识解抽象这一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4.
蔡兆霞 《课外阅读》2010,(12):195-195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相似文献   

15.
“移用”是不是独立的辞格,早在九十年代初语文界同仁就有论述,如童为凯先生的《移就·移用·移觉》(见《中学语文》90年第4期)认为“移用”就是“移就”,“同属于一种辞格”。茆文楼先生在《莫把“移用”当“移就”》(见《中学语文》90年第8期)中认为“‘移用’是一种有别于其他辞格的独立辞格。”这些论断,虽有见地,但失之偏颇。笔者认为移用是一种词语修辞手法,而不是独立的辞格。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6.
原型语法格式"X不是A,是B"前后分句之间具有并列或者转折的语义关系,其中A、B词项属于同一语义范畴,具有一致性。演变后的一些"X不是A,是B"格式前项中的"不"是假性否定,意在强调前项所陈述事实的基础上,推出后一分句表达者的真实意思。"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正是"X不是A,是B"原型语法格式演变后表示假性否定的一种,学界对这类表达格式的辞格归属曾争论不休。由于前后分句语义上密切相关,又有基于因果关系联想的心理基础,且词项A、B与同一个动词分别构成正常、超常的语义搭配关系,因此判定为拈连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编《语言学论丛》第十三辑载有何九盈同志《词义琐谈》一文,对我关于《诗》“深则厉”的“厉”字的训释,提出不同的意见。这不仅是一个字的音义之辨,关系到是尊重古训,还是墨守古训的问题。聊书所见,与九盈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8.
现代日语词语比较汉语、英语等语言都要多得多,副词副助词语义变化多端,同义近义词语相对较多。语义"连、甚至"的日语近义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各个表示"连、甚至"意义的近义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各近义词既互相关联又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显示了日语词语用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语言在修辞格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英语轭式搭配法与汉语拈连的对比分析研究,浅析英语轭式搭配法在翻译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天天看报纸看杂志,经常看到有些作者把“来自”用成“来自于”。如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请听来自于初中生的灰色幽默……”“来自”和“来自于”,虽只有一字之差,看起来对与不对无关紧要,但我认为,有必要辨析一下。“来自”本是两个词,而不是一个词。“自”在这里作“从”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