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燃烧的胜负     
《围棋天地》2014,(24):41-60
名人胜负棋 吴清源五段(先) 本因坊秀哉 1933.10.16—1934.1.29 谨以此局纪念昊清源先生。20世纪的来临,将人类社会带进飞速发展的时代.风靡欧洲的爵士乐和席卷亚非大陆的革命浪潮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现代文明肇始的讯息。  相似文献   

2.
对于熟知围棋的人来说,本因坊秀哉名人(一八七四~一九四O)应该不会让人感到陌生吧!在此,我们简略介绍一下他的身世。秀哉本名田村保寿,一开始在村■秀甫(十八世本因坊)的方圆社学棋,其后人本因坊秀荣(十七世、十九世)门下学棋。在秀荣去世之后,就本因坊继承问题在围棋界一度产生纷争,其后秀哉成为第二十一世本因坊,以棋界第一人的身分出现,大正三年,秀哉就位名人。其后为大正十三年日本棋院的创立起到了主导作用。在其一生中好局无数,尤以与雁金准一七段进行的院社对抗战(大正十五年)、与吴清源五段进行的新旧布局对决…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战     
李喆 《围棋天地》2014,(23):92-92
本因坊秀哉与吴清源之间举世瞩目的一战开始于1933年10月23日.当吴清源出手时.天下棋人都被震撼了——这种震撼足够穿越万世,传递到每一代棋人心中。它代表了一种自由的精神,一种棋理无穷的概念。第一手,吴清源下在了右上角三三。秀哉应以小目。第三手。吴清源下在了左下角星位。秀哉应以小目。第五手.吴清源直接打在了天元。  相似文献   

4.
从昭和八年(1933年)十月十六日开始的由读卖新闻主办的向本因坊秀哉名人的先行挑战赛在每周星期一进行,规则规定对奔至午后四时结束。这盘棋一直进行到翌年一月二十九日才告终局。每次对奔都由黑棋下最后一手棋才封盘,在现在看来这是不公平的。但是,当时这是年轻棋手与前辈棋手对弈的惯例。十九岁的吴清源的此时段位是五段,他并没有对这一规定有什么特别的不满。在进行这盘马拉松对养的过程中,他还参加了大手合比赛的六盘棋,新闻棋四盘,NHK一盘的比赛。当时下一盘这样的棋约需要二三天的时间。对于这盘与秀哉名人进行的对局…  相似文献   

5.
日本篇     
《围棋天地》2011,(5):13-15
张栩获双赏 2月4日,经秀哉赏评选委员会推荐,张栩九段获得了第48届秀哉赏。秀哉赏是为了纪念第二十一世纪因坊秀哉名人而设立的奖项。  相似文献   

6.
发阳重光     
日前,接受日本《棋周刊》采访时,吴清源大师曾提到,职业生涯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与本因坊秀哉名人的三三、星、天元之局,还吐露了当时走天元的缘由。  相似文献   

7.
31、林海峰闪电。20世纪棋坛总有一些启示性的标志,本因坊战是秀哉名人留给棋界的遗产,名人战是点燃坂田时代的火种,而林海峰的振翼高翔则是继吴清源之后又一位华人棋手称雄日本棋坛的延续。  相似文献   

8.
名人引退棋     
如果说新布局的出现是日本围棋现代化的先声,那么本因坊秀哉名人引退棋就是日本围棋古典时代的最后一抹余晖。作为新时期代表见证并参与这一历史性对局的正是木谷实。有趣的是,在这一新旧交替的标志性对局中,木谷实下出的却是旧布局,江崎诚致先生对此颇有独到看法。本局1938年6月26日开始,12月4日结束,打挂十五次,总计237手,木谷实受先5目胜。  相似文献   

9.
积年恩怨     
王祥云 《围棋天地》2014,(18):92-92
吴清源一行于神户上岸后,经过五天的辗转,于1928年10月28日抵达东京日本棋院。日本方面名流毕集,五十四岁的本因坊秀哉率领门徒亲自迎接,四十岁的濑越老师也在队列之内。不过,在这一天,除了心思澄澈的吴清源之外,对这一光荣场景倍感荣耀而毫无二心者,恐怕只有山崎有民一人了。  相似文献   

10.
大木谷     
虽然在名人引退棋中击败了本因坊秀哉,但是木谷实却没能真正登上昭和棋界的顶峰,因为他无法回避自己的宿命劲敌吴清源。镰仓一战成为了两人之间的分水岭。吴清源在绵延不断的十番棋战中屡战屡胜,成为昭和时代的无冕王者,而木谷实则载沉载浮,继续着自己多少有些悲剧色彩的棋战生涯,两位宿敌似乎是渐行渐远了。然而尽管他们在胜负场上已经擦肩而过,但是在追寻棋之大道的征途中,他们依然是在并肩前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记得在学棋之初,吴清源对秀哉的“三三·星·天元”之局是我印象极为深刻的名局,也正是这局棋让我一直怀念曾经的围棋竞赛规则一一打挂。  相似文献   

12.
本因坊秀哉八段(40岁)先二·二子野地泽竹朝四段(23岁)大正二年(1913)坊门败退战(万朝报主办)本因坊秀哉的本名是田村保寿,出生于明治七年(一八七四年),在方圆社成为二段棋手,其后,入本因坊秀荣门下学棋,十九岁时成为四段棋手,三十八岁时晋七段。在秀荣去世之后,四十一岁时成为第二十一世本因坊继承者,遂改名为秀哉,并晋八段。此后,十几年间,秀哉在日本围棋界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这盘对局是秀哉与野泽竹朝四段下的让二子棋。野泽竹朝是秀荣的门下,年龄比秀哉小七岁。在双方下这盘棋时,竹朝在例行的棋赛中连…  相似文献   

13.
接下来,秀哉 名人提出了如下建 议: “一般的人,只 是出于乐趣而下 棋,所以无法提高 棋力,如果在对局的时候,不做好吃苦的准备,那么,水平就不可能提高。” 在这句话里,有一些地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 们认为如果把下棋作 为乐趣,才会对棋感兴 趣,为提高棋力提供了 先决条件。秀哉先生的 看法其实是:“这里的 一般人指的是对下围 棋单纯出于乐趣的山 野村夫,也就是所说的 俗人。” 其实,下围棋的乐 趣与苦闷只隔着一层 纸。举例而言,在思考如何拆解对手的攻势或如何更有效地攻击对手时确实是很苦的,但是,一旦通过计算解开…  相似文献   

14.
《围棋天地》2005,(9):52-52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棋界出版了一套旨在纪念现代围棋史的丛书——《昭和的名局》。第一卷《新布局燎原》以1926年院社对抗战本因坊秀哉与雁金准一的“杀棋之名局”为开端,铺开了波澜壮阔的现代围棋史。  相似文献   

15.
19.名人引退及新闻棋战的到来昭和12年(1937),本因坊秀哉发表了引退声明,并于次年和木谷实下了名人引退棋。在下引退棋的过程中,由于当时的名人身体已变得非常衰弱,整个过程也变得  相似文献   

16.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7,(23):63-71
我们总在渴望杀棋名局。 在残酷的胜负世界,任何名局的诞生,除去它足以传承后世的精彩外,无不与历史背景以及对局者的身份相关。八十余年前,本因坊秀哉对雁金准一的“杀棋之名局”之所以名满天下,是它恰恰诞生于日本棋院与棋正社殊死对抗的时期,对局者又是居于棋界巅峰、本因坊秀荣门下因继位之争而势不两立的两位杰出弟子所致。  相似文献   

17.
为了纪念吴清源大师,吴清源杯世界女子围棋赛于去年创建。这是一项新的世界女子围棋顶尖赛事,今年杀入决赛的两位棋手分别是中国的王晨星五段和韩国的崔精九段。崔精九段近年来逐渐有统治世界女子棋坛的趋势,从2017年的穹窿山兵圣杯开始,已经连续三年在五项女子世界比赛中杀入决赛,除了去年的第1届吴清源杯获得亚军之外全部夺冠,实力和气势非常强劲。  相似文献   

18.
竞新斗妍     
李喆 《围棋天地》2014,(21):92-92
1930年、昊清源正式参加日本棋院的大手合比赛。春季7胜1负,秋季八连胜,直升四段。1931至1932年,又以累计29胜3负的成绩升为五段。吴清源认为这段时期是自己在围棋上最为用功的岁月,沿着赴日前对执黑不败的秀策棋谱的修习,此时的他又开始了对秀荣白棋的研究。随着段位的升高,根据日本棋界的等级规定,吴清源执白的次数也增多起来。在不贴目时代里,黑棋的先行之利未被剥夺,执黑一方的胜率是十分可观的。吴清源在低段时执黑擅长以著名的“秀策流”三小目开局,成效甚佳。但当他执白的时候,与众多高段棋手一样陷入了棋势难以展开的瓶颈。巧合的是,此时的木谷实也是五段,同样为此而苦恼。  相似文献   

19.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2,(11):19-24
二十世纪70年代初,是日本昭和围棋史上的林、石田死斗时期。作为吴清源、木谷实弟子一代的抗争,林海峰与石田芳夫五次名人、本因坊七番决斗殚精竭虑、惨淡凄绝。  相似文献   

20.
两次擂争十盘棋 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六月,我与木谷实七段的镰仓十盘棋结束后,读卖新闻社又开始筹划下一次的擂争十盘棋。结果,寻遍棋坛,在秀哉名人逝世后能作为我的对手、可今天下棋迷注目的,除了当时在野的棋界“最长老”、棋正社的总帅——雁金准一八段以外,别无他人。由于当时的日本棋院里八段棋士空无一人,按理能与雁金先生以分先抗争的对手并不存在。然而,因雁金先生本人曾开过尊口“我想与吴清源以分先对弈一次”,读卖新闻这才将我摆在“日本棋院代表”的位置上,希望我与雁金八段分先对弈的十盘棋能够付诸实施。当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