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在日本棋坛“横行”一时的坂田荣男,最高的连霸纪录是本因坊战中的七连霸。1961年,吴清源先生不幸被摩托车撞伤,“吴清源时代”宣告提前结束。而恰恰是从这一年开始,坂田的“本因坊之旅”拉开了序幕。从此,一把剃刀所到之处,撄其锋者无  相似文献   

2.
20.大手合与吴清源昭和2年(1927年),日本棋院开始举办"大手合"——升段大赛。在当年所有棋士的眼中,这是升段的惟一机会,因而也是大显身手的最高竞技舞台。这个时期,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天才围棋少年——吴清源。昭和3年,吴清源东渡日本,拜在濑越宪作门下。在"段位认  相似文献   

3.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14,(24):81-88
日本的某围棋杂志上就“业余爱好者提高棋力的最佳方法”对三十位专业棋手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多做诘棋”.其次是“打专家的棋谱”。吴清源在1975年出版的自己最初的创作诘棋集《吴清源诘棋集一初级编》中的序言中,对经常向自己讨教“如何才能提高棋艺”的爱好者们讲到“无论布局多么流畅、侵分多么巧妙,在关键时刻大棋顿死的话.那棋就一下子结束了。”可以说吴清源始终坚持“欲精技艺,诘棋为首”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双周记     
《围棋天地》2005,(12):14-14
“百年一遇的天才”是吴清源,“五十年一遇的天才”是李昌镐。  相似文献   

5.
《围棋天地》2006,(7):77-77
扬州江志鑫先生来电话说,他对着题有“闇然而日章”的吴清源折扇研究了一整天,最终得出结论:扇面上的几子字应该是“阖然而日审”,意思是“忽然明白了”。因此,他认为天地邮购中有关吴清源折扇的题字说明有误,应予以更正。  相似文献   

6.
天人与凡人     
《围棋天地》2014,(24):17-17
吴清源是一个“注定以围棋为天职,在世间走过自己一生的人”,是一个“天人”,江崎诚致如是说。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昭和棋圣”的吴清源九段,于一九一四年生于中国福建省,一九二八年东渡日本。在近六十年漫长的围棋生涯中,他以卓越的战绩称霸于日本棋坛,其间,至少有二十五年是作为“天下第一人”来统治日本棋界的。象吴清源先生这样的旷世奇才,在围棋史上无人  相似文献   

8.
五、秀哉或前田的妙手 秀哉名人纪念对局 白:名人.本因坊秀哉 黑:吴清源五段 (让先,1933.10.16~1934.1.29,共打卦十四次终局) 白胜两目 问题图 这一场年届六十的秀哉名人和二十弱冠之年的吴清源之间的纪念对局,具有二十世纪新旧围棋交替的划时代意义。这局棋又以“3·三、星、天元”布局著称,是新布局理念的代表吴清源向旧布局的堡垒秀哉名人发起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围棋天地》2006,(13):21-21
6月12日,是吴清源先生92岁的生日。 吴清源的天才震古烁今,他少年时期东渡扶桑,凭一己之力,在等级森严的异国棋界树起新的标尺,创立“新布局”,雄霸十番棋,将同时代的强豪通通降级。吴清源的著作《黑布局》、《白布局》等在业余棋手中流传极广。  相似文献   

10.
读后编后     
《围棋天地》2005,(10):96-96
无愧于炎黄子孙俞斌虽没拿到LG杯冠军,但年轻的张栩夺冠我同样激动和兴奋。看了第9期的“双周人物”,我的这一感觉更加明显,吴清源——林海峰——张栩,这条大师之链上都是龙的传人。吴清源是众所公认的棋界泰斗,林海峰是也当之无愧的大师,如今张栩正沿着他们的足迹,向着围棋的巅峰攀登。他不仅无愧于师门,更无愧于炎黄子孙。青海西宁 刘善从  相似文献   

11.
日本篇     
王锐 《围棋天地》2014,(16):16-16
吴清源百岁寿诞庆祝 7月23日,日本棋界在东京为吴清源举办了百年寿诞的庆祝仪式。不仅有大批棋迷和职业棋手参加,吴清源的弟子芮乃伟九段也从中国赶到了现场。纪念活动第一部分由张栩、小林泉美夫妇解说吴清灏与术谷实在1939年所下的“镰仓十番棋”第一局。  相似文献   

12.
第三章 君有热血我有梦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木谷实广收门徒,大挣学费;吴清源精研高深课题,冲击诺贝尔奖,他俩被称作“南木谷,北清源”。其实两家住的很近,要是按标准纬度计算,吴清源的宅院还要偏南二百五十又四分之三厘米,之所以得到这样的称号,实际原因是木谷实爱吃南瓜,而吴清源最  相似文献   

13.
在南朝鲜汉城的“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中,南朝鲜棋手曹薰铉连胜二局,干脆俐落地淘汰了代表台北参赛的日本超一流棋手林海峰。这一结果令不少围棋爱好者感到震惊,但熟知内情的人对此并不感觉意外。曹薰铉1953年3月10日生于汉城,刚满10岁时便去了日本,投到日本棋界元老濑越宪作门下学艺。濑越九段的辈份很高,“围棋巨匠”吴清源,日本关西棋院创始人桥本宇太郎都是他的学生。曹薰铉留学期间,棋艺蒸蒸日上,1968年,吴清源九段同这位只有15岁的南朝鲜少年下了一局授二子的指导棋,吴清源虽然赢了,但却胜之不易,赛后他对曹薰铉的棋艺赞  相似文献   

14.
松谷 《围棋天地》2010,(7):10-11
3月9日,东京最大的线路交通枢纽,新宿站.南口.与吴清源的秘书.原中国著名女棋手牛力力.还有日本棋院著名女棋手小川诚子三人聚齐,登上了直达小田原的“特急便”(日本最快的电车),前往吴清源大师在小田原的住所,专程看望年近百岁的吴清源大师。  相似文献   

15.
吴清源曾著有随笔集《莫愁》,昭和十五年十一月由天元社出版发行。战后昭和二十九年九月,中央公论社发表了其追记的其它文章。著名文学家川端康成为文集作序。他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吴清源严谨的棋艺观:“日新者进,反之则退”。“棋士著述随笔者,前无仅有”。在这篇随笔集中,吴清源以怀旧的笔触记述了他在二十三岁时以六段棋手的身份在信州富士见的高原疗养所静修疗养时的随想,在文集中他写道:“每天,我都尽量让自己不去做且不去想任何事情,漫不经心地生活,我想放松自己就是最好的治疗,以前我总是将自己完全沉浸在围棋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16.
1928年,吴清源东渡日本,下面是濑越宪作先生的笔记中提及的对那一段经历的回忆。“昭和三年春天,我大致决定下来要把吴清源带到日本来,当时我在北京受到了款待,逗留的时间约有一周,他们除送给我旅费之外,还额外送了一千元作谢礼,这大概是中方的一种例行的外交辞令吧。我在当时的段位是七段,而吴清源尚未取得段位。于是,我让三子与吴清源对弈,但是我发现让三子无论如何也难以取胜,就是让二子也无必胜的信心,一个日本的七段棋手之所以如此表现,当时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担心一心要前往日本学棋的吴清源的决心会因为输棋而被…  相似文献   

17.
洪洲  刘昊 《围棋天地》2007,(22):6-13
田壮壮将一块上好的榧木棋盘翻转过来。 特写:棋盘的底面,写着苍劲有力的毛笔字:“时”;下面的落款是“吴清源”。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没有不知道吴清源的。在围棋界,没有不敬服吴清源的。吴清源,中国人,少有才名,精于棋道。14岁东渡日本,与日本少年棋手争雄,胜多负少,其执黑第一手落子天元的着法至今无人可以效仿。23岁,击败木谷实成为日本棋界第一人。其后二十年横扫日本棋坛,未逢敌手,在多次十番、二十番棋的棋士级别胜升负降的殊死决斗中尽折日本超一流棋手,得“天下无敌”之美誉。段位越高的棋手对吴清源的评价越高,只有和吴  相似文献   

19.
十局纵横     
章琦 《围棋天地》2011,(11):105-105
十局纵横擒虎客,三番壁垒傲瀛贤。 曾有诗句这样形容围棋泰斗吴清源的辉煌人生。吴清源生于军阀混战的旧中国,十四岁即东渡日本追求弈道,成年后他击败了全日本所有的一流棋手,在事关地位与命运的升降十番棋中将对手纷纷打至“先相先”甚至“定先”,被誉为“昭和棋圣”。如今,近百岁高龄的吴先生依然热情地推动围棋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围棋天地》2005,(9):55-55
60年代,随着吴清源让开棋界的一马平川,坂田荣男以锐利的“剃刀”划开一个无敌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