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语文,是很本色、很清醇、很生活、很自然、很人性的……●语文,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语文,是诗意的、激情的、顾盼的、联想的;它有高山流水样的奔涌、一马平川式的倾诉、午夜黎明式的静寂、狂飙突进式的啸傲……●语文,是励志、交锋,感悟、体验,畅谈、浅吟;是抑扬顿挫、回肠荡气、余音绕梁……●语文是独立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居所……●语文,永远是语文……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什么,我非常喜欢回味湖北省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的描述: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语文,是很本色、很清醇、很生活、很自然、很人性的……语文,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语文,是诗意的、激情的、顾盼的、联想的;它有高山流水样的奔涌、一马平川式的倾诉,午夜黎明式的静寂、狂飙突进式的啸傲……确实,语文教学应该流淌生命快乐的灵动,应该架设精神丰韵的崇高。一、底蕴,在立体的学习中积淀有品位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学术视野、娴熟的教学艺术、灵动的教学机智,这就要求老师广泛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正万物,皆以精神而立。语文,不可没有精神。语文之精神,需立足于民族文化之土壤,行走于古风词韵之中。夜深灯倦,何处箫声吹梦远?生活不止于脚下方寸,还有远方,还有梦想,还有与现实同行的诗意。我就是一个执著的"诗意"追求者:个人专著《诗意语文博客春秋》,记录了我如水般诗意而美好的教育生活;《漫读古诗》饱含着我对母语文化、语文课程以及孩子们的深情爱意;《接手新班》则是我对十六年班主任工作的深情回顾。  相似文献   

4.
今年高考作文因题目牵涉到"诗意话题",比如全国卷:《人生,诗意还是失意》;北京卷:《春夜细雨》;湖南卷:《诗意的生活》;江苏卷:《怀想天空》;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江西卷:《语文,心中的一泓秋水》;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由此引来批评不断。  相似文献   

5.
我曾“戏说”我的工作是“行走江湖”.江湖有其精彩与险恶,我却总是乐此不疲。以唐·吉诃德式的“疯狂”,实践着我的语文理想。  相似文献   

6.
2007年湖南高考作文题一出,就有人感叹:我们的学生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何谈诗意?我说,生活本来应该有"诗意",如果觉得生活缺乏诗意,那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2007年的湖南作文题——诗意地生活——从出题的形式而言,彰显湖南风格。所谓湖南风格,指的是湖南自主命题以来的作文题大多比较平稳,不会有太多的"创意":2004年与2005年话题作文"家庭教育"、"跑的体验"是具体可感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家华特认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如此,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文,是“处处闻啼鸟”的春;语文,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语文,亦是“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秋;语文,还是“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冬……我总期许着以诗意语文感知生活美好,于精彩生活中品味语文魅力,更期盼着用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8.
<正>在语文不断被功利化、技术化、习题化,被肢解、被扭曲、被现实的烟火烤灼得面目全非的时候,我想和大家聊聊我所追求并执着的"诗意语文",一起发现语文的诗意。一、"诗意语文"的几种描述首先,我要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描述"诗意语文"。第一种描述,"诗意语文"就是诗意地理解语文。走进语文的路径有千万条,我选择了诗意的路径。我用诗意的方式理解语文,理解教育的过程,进而理解人生。  相似文献   

9.
正我1976年当老师,亲历"文革"后教育改革的全过程,从80年代初期研究语文教学的"一课一得",到后来参加国家课程改革的课题研究,教学方法日益丰富,教学手段不停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发展。随着时光的推移,我将要退休,在今天,要我谈中学语文教学的感受,只想说:做有诗意的语文教师。做有诗意的语文教师,是我从教38年的最深  相似文献   

10.
诗歌有三重魅力,感觉的魅力,意象的魅力,语言本身的魅力。三者不可或缺。语文的诗意也同样必须要有这三种魅力。人应该诗意地栖居,而语言是生活与思想的故乡。很难想像我们的语言在诗意丧失殆尽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将是怎样。从这个角度说,语文教学如果没有了诗意,那将是十分可怕的。使我觉得欣慰与高兴的是,在我们苏州市,有一个很有影响的语文教师,他始终以自己诗意化的语文追求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语文教学。并且,现在他终于拿出了自己这方面的新著。他就是高万祥先生,这本书就是呈现在您面前的《语文的诗意》。高万祥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1.
语文的魅力在哪里有人说,语文是充满诗意的,语文就是诗;有人说,语文是充满情感和智慧的,语文就是情智;有人说,语文是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的,语文就是青春。可是,语文里不仅有诗、有情智、有青春,也有平淡、苦难、死亡……所以,语文不是单色体,语文应该是个多彩体,只要生活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语文。  相似文献   

12.
语文的人文特征有其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它包涵着大量美的素材,是别的学科无法比拟的。它里面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为我们展示了众多美好的形象,纯洁的心灵,崇高的境界,深邃的哲理,鲜活的语言,这些都蕴藏着无穷的"诗意",很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学生只有在这种"诗意"语文世界  相似文献   

13.
徐丽华 《考试周刊》2008,(52):38-38
有人说语文是韵味无穷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语文是精彩的动画,让人乐在其中;语文是美妙绝伦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笔者认为语文又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她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致力于让情感态  相似文献   

14.
不走寻常路     
"另类"的语文教师打造"另类"的语文课堂。语文教育应该有着"乌托邦式"的诗意情怀,语文教师应该有着对现行"耕好应试一分田"的学习生活形态的超越,让我们用自己的"另类",自己的"个性",使语文教坛清风袅袅,好景频出。  相似文献   

15.
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想了想,说:"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我说的是实话。我当然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关语文的言说很多,它们有的散发着诗意的光芒,有的内蕴着深厚的学理,但我还是坚守着自  相似文献   

16.
语文的生命是诗意的。与其他诸多学科相比,语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诗意。她情韵悠长、广博优雅、抑扬顿挫、回肠荡气,有高山流水样的奔涌、一马平川式的倾诉,有午夜黎明般的静寂、狂飙突进式的啸傲……《语文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人生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工具,而是不能脱离思想、情意,为着思考和表情达意而存在的工具。不要说每一篇课文、每一段话,往往一个  相似文献   

17.
<正>诗意语文之道,缘心向情,聚焦诗意,激扬生命,着眼成长,其道在师生、在课堂、更在生活。从小与书结缘、与语文结缘的董一菲老师,以一颗至爱之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追求唯美与诗意,寻找创造与感动,弘扬浪漫与理想,三十载"诗意语文人生",诠释着"美丽且永远不老的中文"。  相似文献   

18.
认识珊瑚小学老师郭蕾有八年了,但平时接触并不多,倒是经常听到她赛课获奖的消息.从校级到国家级的获奖证书多达38本,郭蕾算是获奖"专业户"了.郭蕾为什么能从众多的语文教师中脱颖而出呢?她自己说:"我就是爱做事,做着做着,就有了一些进步,有了一些成绩."热爱、坚持、创造,是郭蕾做事的三种"味道",也是她既普通又不一般的地方. 爱在左,乐左右 这些年,我到不少省市讲课,总爱提一个问题:"如果用一个字说说你当老师的感受,是什么?两个字?三个字?"绝大多数老师的回答是"累!很累!非常累",这几乎成了固定答案.郭蕾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她说:"我觉得当语文老师很自在,很幸福."  相似文献   

19.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景洪春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应该具有诗意和美感,具有滋养人性的功能。"是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怎能不以诗意和美感来滋养祖国的幼苗呢?尤其是语文教育,更是应该闪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散发着诗的激情,语文本身就是一首动人的诗,语文本应是一首动人的诗!王玉强老师提倡"深度教学",我认为他绝不是提倡语文老师只要给每种类型的练习题找出规律性,语文教学就结束了。语文除了工具属性、基础学科之外,还有她自身独特的魅力。王老师写过课本诗,也提倡学生写诗解读课文,用诗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  相似文献   

20.
<正>这篇习作表达了"母爱"与"爱母"之情。"母爱"是通过妈妈眼眸传递,"爱母"则是通过作者饱含深情的语言流露。本文有情蕴,有诗意。你说在你心里我是你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你用细腻如斯、温润如水的柔情静静呵护着我的一路成长。你眼眸中含笑的温情,明朗优雅,温暖了我的心幕……——题记悲·温暖你常说我是个很特别、很有个性的孩子,温顺、烦躁、乖巧、敏感、快乐、忧伤……甚至有点颓废,又很乐观。你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矛盾的性格会那么突出地集中在我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