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情表》是千古名篇。清吴楚材《古文观止》评其语日“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是“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作为语文教材,今天不少人也偏重对《陈情表》语言技巧赏析,这固然不差。但是,却忽却了“知人论世”的历史背景,特别是司马炎其人。  相似文献   

2.
《读杜心解》的诗歌鉴赏理论基础主要有二":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其中",以意逆志"表现为三点:以心会心,通观全篇,辩证运用注和解;"知人论世"表现为三点:关注时代背景,关注史事,注重对地志、天官、天文、名物的注释。浦氏将两种诗歌鉴赏理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达到了最好的诗歌批评效果。以此观照杜诗,浦氏的《读杜心解》确有不同凡响之处。  相似文献   

3.
《屈原列传》中有一个楚怀王,《项羽本纪》中也有一个楚怀王。有人问:他们是一个人吗?  相似文献   

4.
《孟子·万章上》云:“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就是孟子提出的著名的分析文艺作品的理论命题,后人概括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相似文献   

5.
一、何为情智语文? 何为情智语文?这是首先要弄明白的问题。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先说说对“情”与“智”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文本的微观细读关联着教与学的相生相长。高校致力于中学语文阶段课本内容研究的孙绍振老师和钱理群老师为我们微观细读做了明确的指导与示范。本文借《解读语文》一书,聚焦于鲁迅的小说——《祝福》,阐明笔者对文本不可无"我"的理解和思考,进而强调微观细读于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元解读”是目前教学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也许正因为如此.在实施过程中山于对“多元解读”的过热追捧.对“独特体验”的过分真实,导致语文课上对文本价值取向的曲解。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是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批文人情”.根据课文自身提供的信息,追求作品内在的意义与读者外赋意义的统一.而是出于对以往强制性的一元解读的反叛.完全漠视文本自身存在及其呈现出的意义.任由学生别解甚至曲解作品的内涵。甚至还把这当作学生创造性的体验成果。  相似文献   

8.
中师语文课本《阅读和写作》第五册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的“啸”解释为“高声叫”。笔者认为此解不妥,“啸”在此不应解释为”高声叫”,而应解释为“打唿哨”。许慎《说文解字》:“啸,吹声也,从口肃声。”《辞海》解释说:“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周芳元 《湖南教育》2013,(10):15-15
近日,某中学给在校生发放了一份《德育工作协议书》及《附录》。《协议书》指出,对学生之间交往过密的行为,其中包括同性之间的交往,学校将以特别严重违纪行为的名义予以处罚。  相似文献   

10.
潘国胜 《教学月刊》2008,(12):63-64
董水龙老师发表在《语文学习)2008年第1期上的教学实录《追寻远去的父爱——我教(背影)及思考》,对《背影》作了“最有深度和智慧的解读”。笔者读罢,实难苟同,现不揣浅陋,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陈晔 《现代语文》2006,6(11):42-42
苏教版高中《语》(必修四)节选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第6卷《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伽西莫多受刑,爱斯梅拉达送水给他喝的一部分内容。从情节上看,是因为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送水,他才流出了也许是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的。题目为什么不是命为“一滴水换一滴眼泪”而是命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材就是“四书五经”,英语教材是《圣经》和《莎士比亚文集》。日前,成都出现了一家全日制的私塾,受到不少家长关注,目前已有5名3~12岁的孩子在那里进行全日制的学习和生活。私塾主人夏先生称,自己的女儿也是私塾最好的受益者。这种家庭式的教育模式正挑战着现代的教育体制。夏先生的私塾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对于这间家庭作坊式的私塾,教育部门表示有违义务教育法,应该叫停。此前,上海也出现过类似的私塾“孟母堂”,也以同样的理由——违反义务教育法——被叫停。而与上次如出一辙,此次被教育部门叫停的私塾,却在民间获得了一些认可度。  相似文献   

13.
今读《教育文摘》今年第三期关于《光明日报》去年12月25日《“择校热”为何高温难降》一文,很受启迪,甚感将问题的症结归之于“三个利益主体如何权衡”这一点,是抓到了点子上,但略觉美中不足的是,虽触及症结,却来深追症结之源,由是也就未见所开治病的药方若何了。  相似文献   

14.
15.
人教课标版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中对《论语》的解读,笔者认为有失偏颇,在此略述一二,敬请同仁辛旨正。 一、解读背离文本。有失知人论世 文中引用了孔子的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这段话的意思文中是这样解释的:他(孔子)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向学;  相似文献   

16.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名作。在剧作中,作者用了许多蕴含象征隐喻意味的原始意象符号,如雷雨意象、死亡意象、出走意象等。“窗”在《雷雨》中多次出现,因其蕴载了作者情感及人物命运和剧作主题的众多内容,从而使之具有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并成为《雷雨》整体意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从文化象征的角度来说,“窗”意象与“门”意象属于同类意象体系。“门”是一个出入口,“象征着两种状态,两个世界,已知和未知,光明和黑暗,财富和贫匮之间的出入口。它开向一个神秘的世界。但是,门具有动态和心理的意义;因为,它不仅表示出入口本身,而且还请你跨…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习》2011年第10期编后载文《当阅读遭遇考试》,第二段说道:“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多样性’问题同样受到关注。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尤其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音乐课和美术课“两课”被整合成了新的课程一综合艺术课程。研读《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人们不难发现,与传统的“两课”相比,艺术课的性质、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面对新的挑战,有人赞叹,有人质疑,也有人持否定的态度。但人们都在关注着两个共同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背影》教学史上有三次大讨论,分别出现在1951年、2003年和2015年.其中以2014年10月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一文所引发的“李韩之争”影响最大.“李韩之争”成为语文教学史上的关键事件,将《背影》的解读与教学推到一个新的学术层面,使其丰富的内涵和巧妙的艺术形式不断被读者咀嚼、品味.  相似文献   

20.
李小青 《今日教育》2011,(12):42-42
幸福是什么?无数贤人和思想家都在寻找幸福的本真。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伦理学》中把幸福誉为圣洁人生的最高和最终目标,在《政治学》中把幸福定义为美德的实现。而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人生存于世的最好方式就是顺应“道”,不做与之相违背之事,“无为而治”才能达到幸福。近年来,美国哈佛大学讲师泰勒·本一沙哈尔所讲授的积极心理学在哈佛成为最受欢迎的“幸福课”。他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是快乐的现在与美好未来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