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晓初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史1898—1989》表现出较为独特的理论视角、文学史观,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格局与构成、历史时期的划分、文学史的叙述方式都有自己的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2.
自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在《文学评论》1 985年发表《论“2 0世纪中国文学”》后 ,围绕这个话题 ,学术界发表了许多意见 ,有赞成的 ,有反对的 ,也有主张“另写文学史”的。但是 ,赞成者居多。黄子平、陈平原和钱理群又联合在 1 988年出版《“2 0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我看来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提出 ,填平了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人为鸿沟 ,赋予 2 0世纪中国文学以整体感悟的可能。从深处讲 ,它瓦解了意识形态支配的文学史阐释体系 ,使文学史界不再按照革命史的话语模式来编撰文学史。在政治标准下似…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学制度研究》对学与制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意义作了全面的分析、梳理和探讨,视角独特,内容新颖,史料扎实,颇有创见,表现了作辩证的学术眼光和清醒的反思意识,填补了中国现代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为进一步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学术启示。  相似文献   

4.
通常而言,作为整体文学演变过程之记录的文学史,一般以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发展演变的形式表现出来。尽管不同文学体裁在其发展演变上有许多共同的或相近的规律可寻,但不同文体之间毕竟还有由于文  相似文献   

5.
由徐瑞岳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2 0 0 1年 6月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可喜收获。该书的编者采取“分块集中 ,独立成章”的编纂体系 ,从史著·史料、分类·分期、社团·流派、作家·作品四个部分 ,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与评述 ,从而避免了零碎散乱的弊端。该书具有如下特色 :一、构架恢宏编者选取现代文学研究的 60多个专题 ,内容涉及 80余年的研究历史 ,几乎囊括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研究状况 ,并且对相关专题作了全面而又系统的叙述和评价。该书力图通过作家和作品 ,史著和…  相似文献   

6.
《跬步斋读思录》是学术随笔的汇辑。作者游思于文林,有感而发,既有读书育人的心得、外出访学的随想,也有针对时风的杂感、学术研究的新见。与学术论文的洋洋洒洒、深沉厚重相比.它短小精悍、轻松自然,更多地体现了作者睿智的思想火花。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本书记录着“读书作文之路上的‘拾零’”,  相似文献   

7.
陈代  周建 《现代语文》2007,(3):39-40
2006年新春伊始,一大批好书纷纷上市,让人目不暇接。在这众多好书中,张全之教授的《火与歌一中国现代学、人与战争》(以下简称张)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一部。《新京报》在《一周书情》中对该书作了重点推介,认为张“相当有新意”(《新京报》2006年2月17日),待仔细拜读之后,方知《新京报》之言并非虚夸。[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大学》早在千年以前便对国民高等教育德育工作画出了自己的框架。《大学》德育之"大",体现在其立意广大、以榜样为先导;《大学》德育之"小",则体现在其德育的推行方式是从每个个体的点滴行为开始;《大学》推行的自动教育模式主要含"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两方面内容,其德育的标尺可以概括为"公平"二字,这两个字在不同时代又当有不同的涵义。《大学》的德育思想对当代高等教育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式压缩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学生自我意识的言说路径被严重阻滞,综合素养的建构被单向的文化说教搁浅悬置。翻转课堂借助教学微视频开启自主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来建构有意义的理解。教师在课前录制教学微视频展示关键概念,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协作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展批判性思维,提升自我的团结协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讨论结束后,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设计演示课件,教师制作出相应的评定标准并给予客观的评判。  相似文献   

10.
吴福辉先生2010年1月出版的《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在看似中规中矩的"发展史"框架中实则另辟蹊径,体现出诸多创新之处:一是避开进化论文学史观,以合力型文学史观的大视野结构《发展史》;二是采用了织毛衣式的一片一片的写法,又分别以文学典型年将各片绾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是追求图史互动、图文并茂的特色,各幅插图与综合性图表分别拓展了《发展史》的意义空间。以上创新无疑会为文学史的写作、研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