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红辉 《出版参考》2007,(7S):I0005-I0005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有人把出版称为“茅屋产业”。当然这个人不是中国人,他是Bookscan美国公司总经理JimKing先生。 他说:“我们把出版业叫做‘茅屋产业’,是因为写书太容易了,只要有台电脑坐在家里就可以写书,只要付钱找人把这本书打印出来,然后找个印刷厂把书印出来就可以了。所以理论上讲作者自己可以出版,而且做起来一点都不难,  相似文献   

2.
无聊才读书     
当我接受彭程先生的邀请,为《书摘》杂志的《三家书谭》栏目写这一组文章时,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很久没有读过书了。 这似乎讲不过去。自己好歹也算一个读书人。论职业,亦非官非商,是个教书匠。所谓营生,无非教书写书。教书写书的人不读书,岂非笑话?但这又是实情。教书写书当然要和书打交道,却多半不过翻书、查书、找书甚至抄书而已,也就是做笔记、查资料、找论据、核对出处。  相似文献   

3.
“为人作嫁衣”是人们对编辑工作的形象写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编辑也开始为自己缝制得体的衣装。在完成编辑工作的同时,直接参与著书立说,以一种新的方式完善和挑战传统的“编路”。其实,编辑写书本来不该是什么新的问题,但过去“左”的路线之下,编辑写书被当作“不务正业”“种自留地”而受到批判,现在很有重新评价之必要。  相似文献   

4.
据说现在的书越来越容易写。不久前,听到一位写书师傅——他喜欢这样称呼自己,而不愿透露姓名——神侃写书之道。初听,满受鼓舞,有茅塞顿开之感,且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听到后来,却嚼出了编书人的许多苦涩和辛酸,生出了编书人被愚弄后的愤怒和自我作贱的内疚。此君未届“不惑”,书却写到了“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水平,已有二十几大本著作问世。写书师傅如是说——  相似文献   

5.
古时没有印刷术,书籍的复制要靠手抄写。在那时,被别人雇佣,专为人家抄书;或自己抄书,卖给别人,以求得所佣功夫的薄利,这种活动就叫作“佣书”。这种人就叫作“佣书人”。早在战国后期就已经有了“佣力写书”的记载。西汉武帝时曾“开献书之策,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我国古代写本时代的巅峰时期,这一阶段也是写本时代向印本时代,卷轴装向册页制度的过渡时期,本文主要对唐代政府的写书机构,写书活动及其特点进行了考察,以期对唐代官府写本作一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无聊才读书     
当我接受彭程先生的邀请,为《书摘》杂志的《三家书谭》栏目写这一组文章时,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很久没有读过书了。 这似乎讲不过去。自己好歹也算一个读书人。论职业,亦非官非商,是个教书匠。所谓营生,无非教书写书。教书写书的人不读书,岂非笑话?但这又是实情。教书写书当然要和书打交道,却多半不过翻书、查书、找书甚至抄书而已,也就是做笔记、查资料、找论据、核对出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为不少人写过书序,渐渐形成一些想法,认为写书序小能只对“书”,还应对“人”:只有先把作者说清楚了,才能让读者了解这本书为什么写,写些什么,有无一读的价值,以达到知人论书的地步;另一点想法是,必须把写序者本身也放进去,为什么写这篇序,对所序之书有何评论,能否和自己的学术观点相印证、甚至辩难一番,这样的书序才不流于空泛庸俗,且有味道,能起到导读作用。  相似文献   

9.
闲话读书     
下毒与撒种 书,大半是不得志的人写出来的。因为失意的人有写书的时间,也有写书的动机。 失意者著书的动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下毒,他认为社会对他不公平,他要用他的著作来报复;还有一种是撒种,他满腔热血、满腔理想,在现实社会里没有施展的机会,但是他要用一种方法把生活中最宝贵的部分传给别人,免得随着他的肉体腐烂。  相似文献   

10.
你如果去过曲阜,也许会记得这么一方“御碑”。这方碑上刻的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孔圣人”后代的戒谕。请看:“圣旨:‘老秀才近前来。你多少年纪也?’对曰:‘臣五十三岁也。’”接着,就转入了正题:“上曰:‘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托你勾当。你常常写书与你的孩儿,我看资历也温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你家里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乃何中?你老也常写书教训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你家里再出一个好人呵不好?”这一段话好象老百姓叙谈家常,那用语,也象平常人一样称“你”道“我”,甚至还称对方“你老”,而没有张口“孤家”闭口“朕”,完全没有封建帝王常用的那些套话。但这简明通俗的语言里表达的意思,谁又能说不扼要呢!简短的几句话,朱元璋的“风格”就跃然于碑  相似文献   

11.
书名的艺术     
书名的艺术郭以实书名是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写书需要真功夫,取好书名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考虑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文艺书的书名讲究艺术,科技书的书名讲究准确,而科普图书的书名则既要讲究科学,又要讲究艺术。在决定书名时,要考虑读者的水平和心理,运用艺术...  相似文献   

12.
读过很多书之后,读的书开始越来越少,对书也越来越挑,读的书也越来越“老”--一方面是书的内容老,另一方面是写书的人老。这是长期形成的阅读习惯,依个人的口味来说,我比较喜欢看老书、旧书、闲书,在这其中又最喜欢看口述类的书,访谈类的书次之。  相似文献   

13.
仔细想来,能真正体会到自己写书自己读的情趣的人并不多。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歌颂改革开放30年巨大变化的相声段子,说到30年来出版界的一个变化:30年来写书、出书的人越来越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虽是一句调侃,但多少也是一些真实情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你如果去过曲阜,也许会记得这么一方“御碑”。这方碑上刻的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孔圣人”后代的戒谕。请看:“圣旨:‘老秀才近前来。你多少年纪也?’对曰:‘臣五十三岁也。”接着,就转入了正题:“上曰:‘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托你勾当。你常常写书与你的孩儿,我看资历也温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你家里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写书的投资回报率太低,专家们把更多时间花在赚钱多的事情上了。这才是“伪书”流行的真正根源。  相似文献   

17.
写书,不是件易事。写书多是因人生积累颇多,对世道感受颇深,有感而发。因此,写书者大多是心智成熟的人。曾几何时,随着汹涌澎湃的信息时代的来临,人类的知识积累过程已大大缩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少年人写书正在成为眼下的时尚。我在最近这几个月里,有幸读到了三本少年人写的书。最先一本是韩寒在十六岁时写的《三重门》;后来是黄思路写的《十六岁到美国》。最新的一本是十五岁的矿矿写的《放飞美国》。这三本书的巧合,让我对少年人写书的现象,以及少年人写的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毫无疑问,少年人写的书离不开他  相似文献   

18.
一 1975年8月8日,东方天际的朝霞,将陋室的碧纱窗点染上一抹嫣红,一夜未曾合眼的我,终于打定了主意,从床上猛地坐起。妻子昆舫被惊醒,诧异地问:“你怎么了?” “我要写长篇。”这是我经过一夜深思熟虑吐出的决心,语气坚定,如誓言般地凝重。 “长篇?”昆舫略怔片刻,“那不是写书吗?” “是的,我要写一部反映手工业战线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 “能行吗?写书那得是作家啊。”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作家不也都是人吗?” “好吧,你试着写,成功更好,算是闯出一条路来。若失败了,就当写着玩解闷。”以后的事实证…  相似文献   

19.
记者写书近年渐成风气。与上世纪80年代那一拨记者主要将自己的新闻作品结集成书不同的是,现在的记者写书,集中在调查记者的调查和写作生涯上,其中充满着惊险和刺激。这方面,以赵何娟的《天下有贼》及高昱的《人民需要放鞭炮》为代表。  相似文献   

20.
一位爱好藏书的老人赵乃先生曾在《北京晚报》发表一篇短文,作者自我介绍说:“我和书打交道已八十一年了,买书、卖书、写书、教书是我终生的事业,也是我最大的爱好。”赵教授不但出身于书香之家.家里藏书万卷,而且都是经过自己严格精选的。他青年时代“苦读不辍”,出洋留学打零活积攒到一点钱就去买书,过着简朴生活也要省钱买书。在书市选到合适的图书就乐陶陶地返回。“文革”时买不到书就转而剪报收集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