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因其传世名著《历史》获“历史之父”的称号。在《历史》一书中,他认为神人是同性的,为此,相较以前神的地位在降低,而人的作用和地位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加强了。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中出现了人本史观的萌芽。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因其传世名著《历史》获“历史之父”的称号。在《历史》一书中。他认为神人是同性的。为此,相较以前神的地位在降低,而人的作用和地位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加强了。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中出现了人本史观的萌芽。  相似文献   

3.
试析希罗多德的宗教迷信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中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实际上只要认真研读《历史》就可发现,希罗多德对神意并不是盲目崇拜,他所记载的历史,其中心是人事而非神事,他的历史观是宗教迷信思想掩盖下的人本史观。  相似文献   

4.
尚烨 《华章》2010,(33)
希罗多德以其不朽之作<历史>在西方史坛赢得一席之地,他为西方史学的起步做了一系列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工作,他升华了历史研究的对象,提高人在历史主体中的地位、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注重历史中因果关系的探讨和历史借鉴的作用,他卓越的史学贡献决定了他的史学地位.  相似文献   

5.
论古希腊的人本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人本史观源于古希腊的史诗和神话 ,理性地关注人类自身的活动。希罗多德开启了人本史观的先河 ,修昔底德则将古典的人本史观发展到极致。古希腊的人本史观极其深刻地影响了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和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史学  相似文献   

6.
世人对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历来褒贬不一,贬之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希罗多德《历史》中的史料常流于轻信且重轻史,一是希罗多德的作品中神命史观极为浓厚。希罗多德的作品的确有些不足之处,但希罗多德更具求真精神且人本史观表现亦很强烈。  相似文献   

7.
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肯定自由在激励人们创造历史中的积极作用。他平等地记载了各民族的历史,使《历史》成为一部世界史。这使希罗多德的史学具有人文主义的特征,奠定了他在西方史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 ,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是一部具有独创价值的史学著作。在该书中 ,作者充分肯定了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 ,认为历史上的成败兴衰皆由人事所定 ,反映了修昔底德的人本史观 ,开启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 ,影响直达19世纪兰克学派  相似文献   

9.
西欧中世纪是基督教处于“万流归宗“的历史时期,浸没在神学中的西欧史学取代了古典史学,成为宣扬上帝主宰人类命运的宣传工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世纪历史学的全面倒退,相反,基督教史学通过改造西方古典史学使之在许多方面的思想都具有创始性.它所开创的世界整体史观,历史进步史观以及历史时间观等史学新观念,对近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基督教史学在西方史学史中应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以往历史研究者一般认为,希罗多德史学缺少清晰的线索,选材也很随意,好像没有经过认真的设计,他们因此而表现出某种不屑,以为史学在起源时就难免表现出如此这般的原始性。很少有人想到,希罗多德史学或许有着特定的学术背景和自觉的思想支撑。把希罗多德史学的"散乱表现"看作原始性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基督教历史观念的影响。我们知道,历史叙述一定是当时语境的产物,历史研究却必须分清研究对象所处语境与研究者所处语境的双重影响。这两种语境之间的张力既是推动历史研究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也可能成为误读和过度阐释的根源。在基督教史学传统中,线性史观及目的论可能在阅读策略及研究进路上产生重要影响。以此为标准来理解希罗多德史学,必然会将目的性、完整性以及一致性的缺位当作历史撰述原始性的表现,从而有可能忽视人类早期历史意识的多种可能性及合理性。而从一个东方学者的角度,借鉴一个同时代的中国古代文本来反思一种在西方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历史认知模式,由此探索人类历史意识所可能呈现出来的某种特殊形态和历史逻辑,或许会获得新的更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史学界一般认为,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中宗教迷信和天命论很浓厚,且笃信“英雄史观”。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希罗多德史学思想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因素和朴素辩证法思想,从而提出了与我国史学界的上述传统观点迥然不同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12.
清代学者崔述是史学名家,其史学思维方式也贯穿到了他的读<诗>笔记--<读风偶识>中,他从史学角度研究<诗经>,使<读风偶识>染上了浓重的史学色彩.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崔述对"诗可以观"的理论认识与其观<诗>知政的说<诗>实践是高度一致的.他认为"诗可以观"就是指通过<诗经>可以考察政事得失、历史变化,强调现<诗>知政的作用;在说<诗>实践中,崔述透过<诗经·国风>文本看历史兴袁、政治得失、风俗好坏.二是以史证诗,据<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书考证<国风>某篇是否属诸某人,是否反映某件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撰写的《历史》,为后世西方史学奠定了历史叙述体的编纂体 例、道德、政治垂训的历史意义、社会文化史的史学范型、求真的史学批判精神和总体世界史观等诸多史学"范式", 其中,历史叙述与道德、政治垂训的历史意义在《历史》中达到完美统一和高度结合,对今天的历史研究仍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伟大的古希腊历史家、西方历史学的奠基人和“历史之父”.他的《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是一部不朽的伟大著作.关于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历来众说纷纭,但总的倾向是褒之者寡、贬之者众.无可讳言,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中可以扬弃和批判的东西着实不少,但可以肯定和发扬的东西亦相当可观.总之,他在史学上的优点与缺点都是显著的,唯褒或唯贬都是片面的.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与发扬希罗多德的史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C4 84 -4 2 4BCE) ,因其传世的不朽名著《历史》① 而赢得了“历史之父”的美誉。几千年来 ,虽然贬之不乏其人 ,② 但至今却无人能撼其西方史学鼻祖之位 ,他所开创的历史叙述体的史学编篡方式至今也仍被奉为西方史学之圭臬。然而 ,笔者认为 ,传统的对希罗多德《历史》内容与结构的认识和看法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都缺乏客观性 ,与《历史》本身有一定的甚至是较大的偏差。一传统上 ,学术界对于希罗多德《历史》内容与结构的认识和看法 ,主要集中于两点 :一方面 ,在内容上 ,《历史》是记述希腊和波斯战争…  相似文献   

16.
陆懋德的综合史观是一种多元史观,他强调物质和心理并重,用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结盟的综合观点来解释历史,以推求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结果,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他的这种史观,是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根据中国史学发展现状和继承前人成果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陆懋德的综合史观是一种多元史观,他强调物质和心理并重,用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结盟的综合观点来解释历史,以推求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结果,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他的这种史观,是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根据中国史学发展现状和继承前人成果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西方史学自希罗多德的《历史》的问世而诞生。希波战争对此起了重要的催发作用。希波战争在当时不仅吸引着希罗多德对它予以记载,而且深刻地教育了希罗多德,使他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进步的史学思想。由于记载了希波战争,希罗多德初步地运用了批判的方法,使其著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脱离了散文纪。事的性质,西方第一部史学著作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19.
从现代史学的角度看,孔子史学思想的特征表现为:以民本主义为核心的人文史观,以"《春秋》之义"为表现形式的史论结合方法,以"训诲史学"为宗旨的史学目的意识。孔子的史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历史学科的基本模式,并高出了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甚至在某些方面就是整个古希腊的史学思想也无可比拟。  相似文献   

20.
翦伯赞是我国现当代著名史学家,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他战沪潜港,呼吁推动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史观指导下的史学研究,主编<中国史纲要>等教材,为推动共和国新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