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题后的拓展引申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契机.怎样对问题进行拓展引申呢?一个非常有效的做法是——挖掘题根,开展变式训练.好的习题往往都有题根,即题目的来源.只要我们抓住题根,把握问题的本质,进行变式训练,可以达到“由一题通一类”的教学效果.现例说如下:  相似文献   

2.
求代数式的值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竞赛中常见的题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有些同学总想把未知数的值直接代入进行计算,这样往往非常繁琐,甚至很难求出正确结果.因此,对于不易直接求解的题目,要树立“求异”思想,对题设采取“非  相似文献   

3.
立体几何解答题是每年高考“必奏的主题曲”,属于中等(或略偏上难度)题,因此一般同学在对待立体几何解答题上往往“踌躇满志”、“志在必得”,大有“不拿全分誓不罢休”的气概.然而如何合理、有效地最优作答,有些考生往往心中是“一笔糊涂帐”,以致“饮恨考场”.本文略举三例谈谈如何优化立体几何解答题的解答过程,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有不少试题是由以前的高考试题改造而来的.这也许这是命题专家为了达到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其综合应用能力,还要防止猜题之目的.而采取的明智之举.因此.近几年的试题往往都回避热点问题.而有意识地考查“改造”过的陈题.这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为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对一些典型高考斌题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考命题的日趋成熟,出题者越来越多地把考点蕴涵在更复杂、更高级、更难识别的语境中.或使有些题目看起来似曾相识,轻而易举就可选出“正确答案”,结果却往往出错。这些题目就是常说的“陷阱题”。要答好这类题,同学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些识别“陷阱”的能力。本文将结合近几年高考题及各地模拟题来揭示形形色色的“陷阱”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怎样提高数学能力?不少老师和同学都认为要多讲、多练.的确,适量的讲练是非常必要的,但仅仅靠题海战是不可取的.这种模式只能让我们的同学变成解题“机器”,遇到常规熟题比较顺手,遇到新题、活题则无计可施,能力并未真正提高.应该说,解题仅仅是复习、巩固的开始,而不是复习的结束;功夫不仅要下在解题上,更要用在反思上.要通过反思,做一道题,会一类题,  相似文献   

7.
“完形填空”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题型。要做好此题,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完形填空”题的特点:“完形填空”题命题时,往往是将短文中的若干词语抽去,留作空白,再为每空备四个选项让考生选择。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也用来考查学生能否掌握文章的整体含义,能否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解题的过程中,“语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谈谈“完形填空”题的解题方法——“四遍通读法”。第一遍:先将短文通读一遍。在此过程中,尽力将全文的大意弄清楚。如果弄不清大意,至少要弄清它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叙事文,弄清作者对所述事实…  相似文献   

8.
回顾多年的教学实践,深感课堂教学的“引题”很有学问,往往同一内容、同一问题,因“引题”是否“对路”,其效果截然不同。以下就为什么要“引题”和如何才能使引题“对路”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一、讲课要注重“引题”有经验的教师在授课开始时,总是首先启发式地引出...  相似文献   

9.
在解析几何中,有一类题涉及到角平分线的问题,这类题型往往与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等相结合,通过稍加改变而成创新题.这类问题若通过联立方程等手段破解.则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而若能巧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则可轻松破解这类创新题.下面就“已知角平分线求顶点”和“已知顶点证角平分线”二类问题进行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几乎每份中考卷,基础题占60~70%.它们大多以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为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得是否扎实,思考问题是否周密,命题者往往要设计一些概念容易混淆、一不小心就要出错的“陷阱”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总复习时注意基本概念的完整...  相似文献   

11.
刘岳衡 《物理教师》2004,25(8):58-59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有不少试题是由20世纪90年代的高考试题为原型改造而来的,如2002年第30题就是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1题的拓展;2003年第23题就是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7题和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7题的有机结合,等等.这也许是命题专家为了达到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其综合应用能力,还要防止猜题之目的,而采取的明智之举.因此,近几年的试题往往都回避热点问题,而有意识地考查“改造”过的陈题.这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为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选择那些往年的典型高考试题给学生做,并对此进行分析、拓展、升华,以达到“陈题不旧,推陈出新”的目的,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举例分析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数理化》2010,(1):15-15
河南省理科状元杨改慧: 杨改慧认为,学习要有目的,别让自己陷入题海中。她说:“每做一道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一旦真正完成就不要反复做,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我准备了一个测题本.上面记录了不会做的题,请教老师后,会加深印象.”  相似文献   

13.
密度实验题是一种常见题型.它往往突破教材中学生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本文介绍的就是非常规密度实验题.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从计算题引出实验题.  相似文献   

14.
刘拴定 《甘肃教育》2006,(3B):48-48
几何证明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在一个问题中.数学思维的起点(即平常所说的解题“突破口”)往往不止一个,如果能抓住这些“突破口”,寻找“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途径”,就能变一道题为一组题,使我们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快速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中,有的题目往往由于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点多或已知条件被隐含等原因,造成学生读不懂题,不知从何处下手;有的题目看似简单,却易受表面假象的迷惑,仍得不到正确结果,此题常常被称之为难题,而在这些题目当中往往又潜伏着一些关键的词语,如:“缓慢”、“即将”、“至少”、“恰能”、“最大”等等,若能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分析其所提供的信息,顺滕摸瓜,就能迎刃而解.这些词语就被称之为“题眼”.下面就几个常见例子,说明如何审题,抓住“题眼”,寻找突破口.一、“题眼”对解题思路的突破学生常常会…  相似文献   

16.
很多同学解答一些物理说理题时,往往笼统地回答,甚至对同一章节的说理题的答案千篇一律.如对八年级课本有关惯性一节的几道题笼统地答:“由于惯性.”又如大气压一节中的几道题,笼统地说:“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尽管他们对这些问题所涉及的有关物理概念、定律等知识是清楚的,但没有用这些知识详细分析题中的物理过程,道理没有说在“点”上.老师给判错,他们觉得“冤枉”,其实是“有理没说清”.  相似文献   

17.
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数学语言的简洁美.决定了数学读题的过程是一个积极的反复斟酌过程.要解题。就要先读题,学会读题.正所谓“读‘题’百变.其义自现”.我们应该如何读题?在读题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做到“慢读”“精读”?  相似文献   

18.
高中学生在遇到抽象函数的问题时,往往会有“望题生畏”的心理,似乎解题的思维被抽象的数学符号所屏蔽.事后再听教师对问题的讲解,仿佛有“水中月,雾中花”的感觉,转转悠悠听下来,还弄不明白问题为什么要“这样想”,式子又为什么要“这样变”?寻“思”无源,取“道”不明.一旦遇上此类问题,便是逢“考”必“错”.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当老师宣布要做游戏时.学生“信心百倍”“振臂高呼”.但事实上,所看到和进行的往往是数学趣题或思维训练.学生顿时“万分失望”“唉声叹气”。看来是习题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正如席勒所说:“发挥人类才能的理想环境是游戏的庭院.人类的卓越性与创造性的源泉是人类之中的孩童。”这话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胡彬 《考试》2011,(12):35-36
解析几何是当之无愧的难点和重点,形式多样,计算量大。本期的两篇文章都注重解题时的思维过程,要做得对,更要做得巧。自主招生笔试即将到来,特意选了一篇相关文章,供有需要的同学参考。数学中有一类题目,解题时往往要考虑很多变量,而某些变量只作为解题的纽带,也即并不是每一个量都要求出最后结果,但是解题过程必须要考虑它.近几年,这一类题成为了高考卷的宠儿,解答这类题通常采用“设而不求”的方法.其中,在解答圆锥曲线题时“设而不求”思想的运用表现得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