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以来,媒体因体育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被告上法庭,约有十几起,经法庭审理,几乎无一例外地均以媒体败诉告终。然而,在2002年12月18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对球员范志毅诉上海《东方体育日报》名誉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对范志毅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这是近十几年来,因体育新闻报道引发的官司中少有的媒体胜诉的案例。法院对新闻规律的尊重是上述案例媒体胜诉的关键。体育新闻媒体和体育新闻工作者有必要认真研究这一案例,从中吸取经验,在被诉侵害名誉权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理直气壮地进行抗辩,保护自身的正当权利,在诉讼中获胜。200…  相似文献   

2.
从范志毅败诉看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2月18日,上海静安区法院对原中国足球队队员范志毅因上海《东方体育日报》登载他涉嫌赌球的报道,状告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侵犯名誉权一案做出一审判决:对范志毅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这是十多年来因体育新闻引发的官司中媒体少有的胜诉。审判中,法院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和先进的法律理念,在这起官司的胜败之间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判词中,有这样的内容:“……其消息来源并非主观臆造,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看,旨在连续调查赌球传闻的真实性。即使范志毅认为报道指名道姓有损其名誉,但在媒体行使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作为公众人物的范志毅,对于…  相似文献   

3.
(一)2002年12月28日,著名球星范志毅诉上海《东方体育日报》名誉侵权案有了结局。经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范志毅败诉。据称,这是十多年来因体育新闻引发的官司中媒体首次胜诉。自1985年以来,此类官司国内曾有十几起,无一例外均以媒体败诉而告终。不管二审是否维持原判,它都将对新闻侵权案的审理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新闻侵权的客体包括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肖像权、隐私权、姓名权、法人的名称权或商号权、公民与法人的荣誉权和著作权。)与判决结果相比,法官的判词更有意义:“即使原告认为争议的报道点名道姓称其涉嫌赌球有损…  相似文献   

4.
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丽 《新闻记者》2003,(8):25-26
2002年12月18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对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日报名誉权纠纷案作出判决,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目前判决已经生效.这是十多年来因体育新闻引发的官司中媒体少有的胜诉案件.  相似文献   

5.
戴丽 《新闻记者》2003,(8):25-26
2002年12月18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对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日报名誉权纠纷案作出判决,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目前判决已经生效。这是十多年来因体育新闻引发的官司中媒体少有的胜诉案件。法院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和法律优先保护原则的运用,是本案媒体胜诉的关键。判决公布后,在新闻界、法学界引起广泛关注。本案引人注目的焦点有两个:一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法官的判决中得到尊重;一是当新闻表达自由与公众人物人格权之间发生冲突时,通常优先保护公众知情权。辨别几种“真实性”的意义记者在进行报道时,只能就看到的了解到的人、场景、事件…  相似文献   

6.
吴飞  孙美燕 《新闻实践》2003,(10):52-54
因《东方体育日报》报道了有关范志毅世界杯期间涉嫌赌博而打假球一事,范志毅一怒之下将该报告上法庭。2002年12月18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判被告《东方体育日报》胜诉。判决书写道:"即使原告认为争议的报道点名道姓称其涉嫌赌球有损其名誉,但作为公众人物的原告,对媒体在行使正当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轻微损害应当予以容忍与理解。"这只不过是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涉及"公众人物"的诸多案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在这些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媒体被告一般都会拿"公众人物"作为自己的辩护理由,而法官有的是默默地接受了这个辩护,更多的是不予理会。事实上,许多人坚持媒体的报道一旦引发侵权纠纷时,尤其是当侵害对象是名人、是公众人物时,新闻媒体的侵权行为仍然要受到保护。他们称这种保护在国外——至少在美国,自从《纽约时报》诉沙利文(New York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范志毅案:判词改写历史 上海市静安区法院于2002年12月18日,一审判决足球运动员范志毅状告上海《东方体育日报》损害其名誉官司败诉时,特意加上一段判词:“即使原告认为有争议的报道点名道姓称其涉嫌赌球有损名誉,但作为公众人物的原告,对媒体在行使正当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可能造成轻微损害应当予以容忍与理解。”这段看似非常简单的话,却将改写当代中国的历史。 范志毅案之所以能有这样的一审判  相似文献   

8.
青锋在2002年12月25日《南方都市报》撰文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简单的几句话: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于2002年12月18日,一审判决足球运动员范志毅状告上海《东方体育日报》损害其名誉官司败诉时,特意加上的判词———“即使原告认为有争议的报道点名道姓称其涉嫌赌球有损名誉,但作为公众人物的原告,对媒体在行使正当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可能造成轻微损害应当予以容忍与理解”。范志毅案之所以能有这样的一审判决,据该案主审法官说,是因为在合议时引进了英美法系里“微罪不举”的比较先进的理念。谁都知道,几十年来,…  相似文献   

9.
略论体育新闻摄影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新闻摄影是媒体(这里主要指报纸和网络)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受众对于体育新闻报道的认识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体育新闻摄影的表现手法,已满足不了人们对于体育新闻报道的需求,人们还想全方位了解赛事以及参与活动当中的人和事,这是关注体育的受众的普遍心理。在大众物质生活极大富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渐迫切的背景下,体育更能激发人们的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08北京奥运的火炬传递和成功举办已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媒体有必要加大体育报道内容,体育新闻摄影记者也应该为供职的媒体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新闻图片。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个人认为:在体育新闻摄影中除了抓取比赛进程中精彩的竞技瞬间外,还应将体育新闻摄影的表现拓展到在色彩、庆祝、幽默、悲伤的表现上,从而丰富体育新闻摄影的报道内容,吸引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0.
谭明 《采.写.编》2018,(2):50-51,188
2015年初,徐某某因涉嫌非法制造枪支,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有12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同年,因证据不足,检察机关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徐某某先后将这12家媒体告上法庭.该系列案的背后,是侦查阶段新闻报道与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的关系.本文以徐某某诉媒体名誉侵权案为案例,结合由侦查中心主义向审判中心主义转变的司法改革背景,思考关于侦查阶段以犯罪嫌疑人为侧重点报道的诸多弊端,以及对侦查阶段报道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何如  邹浩 《新闻前哨》2011,(12):39-40
体育新闻两翼齐飞创刊以来,楚天都市报一直坚持两翼齐飞的原则抓体育报道:一翼是竞技体育,一翼是群众体育。体育新闻报道一直领先同城媒体。1997年,关于国足的报道"海埂春训录",让楚天都市报的体育新闻一炮打响。15年来,凡有重大体育事件的地方,基本上就有楚天都市报人的身影。  相似文献   

12.
体育新闻无论是对报刊这样的传统媒体,还是对电视、互联网这样的现代媒介,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报道内容。比如,体育新闻一直是晚报两大报道重点之一,现在不少日报也辟出了每日都有的体育专版,中央电视台除了有体育节目外,还有体育频道。人们常说:赛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也从侧面表明,体育与军事有着天然的亲密性。作为军事媒体的军报,搞好体育报道责无旁贷,而如何强化体育报道的“军味”,则需要我们在办报的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比利时:奥运报道应强化民族认同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体育新闻通常都有夸张本国运动员成就的倾向。体育新闻通过这种夸张创造了国家认同感。不过,在比利时.这一机制并不像在其他国家那样明显。在我最近的博士论文答辩中.我通过比较在2000年欧洲杯足球赛期间比利时的相关报道与邻国荷兰媒体的相关报道,分析了体育新闻创造民族认同感的机制。我发现,比利时媒体的体育报道的确在培养民族认同感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其作用并不像在荷兰那样明显。  相似文献   

14.
体育新闻无论是对报刊这样的传统媒体,还是对电视、互联网这样的现代媒介,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报道内容。比如,体育新闻一直是晚报两大报道重点之一,现在不少日报也辟出了每日都有的体育专版,中央电视台除了有体育节目外,还有体育频道。人们常说:赛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也从侧面表明,体育与军事有着天然的亲密性。作为军事媒体的军报,搞好体育报道责无旁贷,而如何强化体育报道的“军味”,则需要我们在办报的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创新。一、认识体育在军事中的作用要把体育报道搞得军味很浓,首先就得认识体育在军事工作和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眼于动态发展的新媒介生态环境,结合当前体育新闻报道的现状,媒体体育报道中的典型案例研究,探索研究体育信息传播失衡问题,剖析当代中国新媒介体育信息传播的现状、趋势和特点,指出新闻传播实践中体育信息传播失衡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以期更好地发挥媒体在体育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做好平衡传播。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和体育事业的互动共生推动了现代体育的变革与发展。但是,纵观今天的体育新闻传播报道,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竞技体育始终是各媒体体育新闻竞争的热点、焦点甚至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84年第23届运会中国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突飞猛进,竞技体育成绩斐然,体育新闻报道也火爆起来,各类专门从事体育新闻报道的专业报、杂志、栏目、频道层出不穷.我们也应该看到,如今.体育新闻趋向娱乐化的倾向比较明显,这其中有其积极的效用,一方面拓宽了报道领域,增强了对受众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使体育新闻变得更丰富多彩、更受欢迎、更好看,也为纸质媒体的体育版在与电视等电子媒介的竞争中找到了空档.但不必讳言的是,由于过分追求"眼球经济"和市场效应,加上记者自身专业精神和理性思考力的欠缺,一些媒体在报道体育新闻中也存在着不少偏差,体育新闻娱乐化带来的一些弊端不得不令业内人士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8.
眼球经济时代,竞技体育因其独特的魅力,已经成为体育新闻报道中的热点、焦点,并为媒体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媒体急功近利,为追求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而过分依赖竞技体育,新闻来源较为单一,导致体育新闻准确地说是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中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作为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体育却没有得到媒体应有的重视,出现新闻资源的浪费。在受众需求日益多元化、新闻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体育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留住受众,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不断地扩展自己的报道领域,改变目前体育新闻报道中竞技体育独大、社会体育滞后的不和谐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社会体育新闻的传播趋势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球经济时代,竞技体育因其独特的魅力,已经成为体育新闻报道中的热点、焦点,并为媒体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媒体急功近利,为追求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而过分依赖竞技体育,新闻来源较为单一,导致体育新闻准确地说是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中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作为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体育却没有得到媒体应有的重视,出现新闻资源的浪费。在受众需求日益多元化、新闻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体育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留住受众,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不断地扩展自己的报道领域,改变目前体育新闻报道中竞技体育独大、社会体育滞后的不和谐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曾兰平  林婧璇 《新闻界》2008,(3):105-107
本文以《武汉晚报》在第六届城市运动会期间的体育报道为例,分析地方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及成因,探讨地方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