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产业结构和资源利用效率相互作用的本质关系出发,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和和数学规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资源利用最小化两种条件下的最优产业结构,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理论最优方向,并以中山市的情况为基础进行案例分析,寻求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发展战略,为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为基础,认为技术创新、产业共生、能源结构和环境规制驱动产业结构低碳优化,由此构建产业结构低碳优化的实现机理模型,并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PP)从时、空两个维度综合评价中国产业结构低碳优化水平,据此给出提升产业结构低碳优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拓展了传统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中国产业结构面临的新机遇出发,新形势下赋予产业结构新内容,分析当前产业结构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冈本信广 《预测》1998,17(3):32-35,40
中日国际投入产出线性规划模型及其应用(日)冈本信广(亚洲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100080)1引言投入产出线性规划模型是投入产出与线性规划相结合的模型。投入产出模型表示,在很多价值体系下,各个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按照自己的价值进行经济行为,并且将这...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系统动力学的知识,结合产业结构理论,构建产业结构仿真模型,探究各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设计政策仿真方案,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行定量动态分析与模拟,实现政策实验室的功能,提高产业政策制订与实施的科学性,为产业结构优化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王新代  宋春红 《现代情报》2003,23(5):173-174
针对港口工程选址问题给出一种多目标有约束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与参考文献[1]、参考文文[2]给出的模型相比,不但计算量大大减少,而且得到决策方案的清晰度也高。  相似文献   

7.
8.
方雪兰  徐辉 《科技广场》2012,(11):241-244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维护者和推动者.众多研究成果表明,企业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本文探讨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内涵和特点,通过实例,运用管理运筹学中的线性规划模型对企业人力资源分配和管理问题进行了科学计算和计算机模拟仿真.其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计算方法.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结合反推理论,找出天津市低碳发展影响驱动力,利用岭回归对1996-2011年天津市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描述天津市低碳发展与驱动力之间关系的模型。探讨人口增长、人均消费、能源强度、城市化率、第三产业比率等8个因素对天津市碳排放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人口增长、人均消费、城市化率等因素加速碳排量增加,能源强度、第三产业比率等因素减缓碳排量增加。并就改善这些影响因素,提高城市低碳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统计分析广州市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比较分析广州市碳排放总量增长率、GDP增长率、碳排放强度增长率,对比研究广州市各产业碳排放情况、广州市与北京市各产业碳排放情况的基础上,指出虽然当前广州市发展低碳经济、控制碳排放的宏观策略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广州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也影响了对碳排放的有效控制,随之提出基于低碳经济的广州市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修华  王翔 《软科学》2012,(3):29-32
以碳排放量为焦点,选取1995~2010年我国碳排放量的数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了GDP增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比耗能高、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低,提高第三产业比例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可实现国民经济的提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指出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化。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碳排放结构调整演化与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利用Moore值作为分析产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碳排放结构调整演化过程的具体指标,对2003—2009年我国产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碳排放结构调整演化程度和态势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辉  王慧 《科技管理研究》2016,(13):232-236
在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于2020年实现碳强度较2005年减少40%~45%.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展望中国在保持持续经济增长约束条件下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首先,使用成分数据模型和ARIMA模型预测2020年中国的产业结构情况,据此设定产业结构调整的2种情景;其次,通过单位根协整检验定量分析碳排放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在作用关系,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情景下分别预测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情况;然后,计算得到2020年中国在8种情景模式下的碳强度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实现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水平,推测在不同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情景下2020年中国实现碳强度目标的可能性;最后,提出相应的产业结构低碳化政策建议,以期早日实现国家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对碳排放的影响及调整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1994-2009年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考察产业结构调整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应用单整检验和EG两步检验法证明我国单位GDP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不同产业的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明显不同的影响.继而采用聚类分析法,以经济指标、生态指标和就业指标为衡量标准对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产业和行业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SDM运用Matlab和Geoda测度细化产业结构对我国30个省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碳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集聚性和路径依赖性.其中对碳强度的影响,交通业(0.899,最为显著)>工业(0.372)>建筑业(0.316)>第一产业(0.083)>商业(-0.246),整体上看,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降低碳强度;同时现今碳强度更易受交通业、工业和建筑业的正影响和商业的负影响.因此降低此三类产业占比,增加商业占比,并配合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有利于降低本地区和周围地区的碳强度.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暖、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等问题使发展低碳经济更显重要,基于完全分解模型,将我国三大产业和第二产业内各细分产业2001—2014年的能源消费变化总影响因素分解为经济因素、结构因素以及技术因素,以测度各自对总影响因素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第二产业无论是经济因素、结构因素还是技术因素在三大产业中都是最显著的,而第二产业内各细分产业的结构因素均要大于技术因素。最后对如何优化产业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后工业化时期,如何促使国家(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备受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广州市目前整体产业结构已成倒金字塔型,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广州市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逐年提高,发挥了其强力的经济引擎作用.广州市应以强化中心城市功能为导向,加强与周边城市协同共进,大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辐射带动力,引领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低碳产业园区建设是我国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总结低碳产业园区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按照“源头控碳、过程减碳、末端固碳”的思路,从能源低碳化、产业低碳化、低碳生活、碳汇建设分析了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的路径。同时,从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