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语文美育”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家粱启超先生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用情感激发人,好象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份量的磁,便吸引多大份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语言文学的本质和灵魂就是情感。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乐之”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为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为语文学习创造最佳的效益。实际上,教学效果好的课堂设计中无不蕴含着美学的因素,只不过有的执教者是自觉的.有的执教者是不自觉的罢了。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习作是一个“为什么要写、写什么、怎样写”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要写”除了具有“文以载道”的内涵以外,还包含着对“写什么、怎样写”的情感体验。学生对习作的情感体验,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份量的磁,便引多大份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创作的原动力。”“写什么、怎样写”就是学生凭借情感的体验,把脑海里的物象、景象、人物形象、事情真相(象)、险象、怪象、幻想……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用笔…  相似文献   

3.
一、沟通师生情感,努力培养学生兴趣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沟通师生情感,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情感是融洽师  相似文献   

4.
情感,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情感教学,是利用情感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组织教学的一种手段。情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它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学习兴趣的原动力,也是学生心灵的净化剂。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都强调了情感在人的学习过程中的特殊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列宁也曾指出 :“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可见 ,在教学中寓教于乐的作用之大。对“寓教于乐” ,我们大多粗浅地理解为在乐中学。但深思起来 ,这条教学理论中包含的不仅仅是这些。这里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对“寓教于乐”思想的认识。  一、教师要有过硬的施教之功   (一 )精心设计 ,“激趣”学之“乐”也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曾把兴趣比做“炸药” ,说兴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的确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家认为 ,兴…  相似文献   

6.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乐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在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现实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来打动学生情感,使他们在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 ]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它远远超过责任感。”[2 ]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也把“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作为数学教育的首要情感目标[3 ]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本文以数学教学为例 ,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体会和看法。一、兴趣的心理学意义心理学著作一般把兴趣定义为“认识倾向的情绪表现”[4] 。笔者认为 ,要理解兴趣的意义 ,还应指出兴趣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正…  相似文献   

8.
教学自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常常对学生们说:“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英语,享受英语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与他们一起好之和乐之,引导他们从“学习”英语进入“享受”英语的境界。多设计教学活动我总喜欢在课内活动上多动脑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不难看出,好乐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的体现,如无情感,好乐无从谈起。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  相似文献   

10.
<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长的起点,是学习的源动力。"兴趣浓厚,就会使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和心智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反之,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即使学生勉强为之,收效也有限。目前我们的历史学习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厌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大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位哲人的话道出了兴趣在求知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经常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靳丰刚 《成才之路》2010,(21):14-14
一、情感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 1.动力功能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作为一种认知、情感的互动与发展过程,情感的活动往往先于认知活动,情感因素是认知活动开始的诱因,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也只有情感因素的积极参与,认知领域之门才更易开启,整个教学活动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3.
李彩霞 《语文天地》2010,(12):105-106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程颢阐释道:“学至于乐则成矣。”由此可见,“乐”应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最能实现学习目标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14.
教育即游戏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据说,古希腊时,柏拉图的学园,主要是为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而创立的。东西先贤,不谋而合,把学习看作快乐的事,与游戏合而为一的事。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更认为: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运用“暗示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心理活动的暗示环境,引发学生记忆潜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无须强记的思维活动,变“苦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接受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在学习上,兴趣则表现为求知欲它是思维的动因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早就认识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教学必须做到使学生“好之”、“乐之”。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习兴趣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学习之事以乐为最佳途径,故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明训,乐是人格得以完善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因此可以说: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数学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人们专注于某种事物带有一定情感的意识倾向活动,是学习的内驱力。古代教育大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将读书看成一种快乐,才能发奋忘食,乐而忘忧。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回顾我国在封建时代,多少年来,统治阶级就把诗文当成正统,而视民歌、戏曲、小说等通俗文艺为末流,认为他用语鄙俗,难登大雅之堂。例如:唐·李肇早就说过:“有伪为《庚桑子》者,其辞鄙俚,非圣贤书。”明·臧晋叔说:“其宾白则演剧时伶人自为之,故多鄙俚蹈袭之语……其精者采之乐府,而粗者杂以方言。”又说:“杂出乡语,其失也鄙。”同时又因为宋元时期的女艺人,多卖艺而兼卖笑,当时的官僚士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