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子目前,科学家正向着统一弱电强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军。他们认为:强相互作用是以胶子为媒介,通过相互交换胶子实现的。胶子有八种,分别以红的(R)、兰的(B)、绿的(G)等不同颜色表示它们的“内部自由度”。统称为色胶子。在三种相互作用的规范场中,又统一取名为规范玻色子。量子色动力学认为:强子由三个夸克组成;夸克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1)
不同设备的颜色表现力各不相同,为保证图像在不同颜色设备间的准确传递,需要使用色域映射技术。文章介绍了色域映射转换的基本理论,并选择图像进行了色域映射实验,对四种色域映射方法进行了比较。对于不同特征的图像,应考虑不同的色域转换方法才能保证转换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一幅地图上,凡是有共同边界接壤的国家,任何相邻区域的颜色都不同,那么最多需要几种颜色?数学家要告诉你:四种颜色已经足够。但是,长久以来,没有人能证明这个猜想,它成为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并且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它叫四色问题,又称四色猜想。  相似文献   

4.
图G的正常顶点染色中,若任意色类当中都存在顶点u,使得u在其他任意色类中至少有一邻居,称此正常顶点染色为b-染色。若k种颜色能够对G实现b-染色,而任意tk,t种颜色都不能够对G实现b-染色,称k为G的b-染色数。研究了圈图与路径图的r-冠图的b-染色,通过构特殊造染色方案,给出了图Ir(Cn)与Ir(n P)b-染色数。  相似文献   

5.
正色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生活的世界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色彩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在不同人或动物的眼睛里,却是不一样的!三色视者:大多数人都是关于色彩的原理,我们在美术课上都学过三原色,利用"红、黄、蓝"三种基本颜料,就可以调配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不过,除了颜料的三原色,还有一种光的三原色,即"红、绿、蓝",利用这三种颜色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和氏璧,史书上称其为"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意思是说,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会看到不同的颜色。这块大名鼎鼎的和氏璧到底是一种什么矿物呢?很遗憾,和氏璧后来下落不明,我们只能根据古人的描述来推测它的成分。有学者认为,和氏璧应该是一块白色的欧泊。色彩之王名不虚传欧泊,又称蛋白石,由英文名称"Opal"音译而来,因其具有变幻莫测的色彩备受世人喜爱。古罗马一位自然科学家曾赞美欧泊具有"红宝石般的火焰,紫水晶般的色斑,祖母绿般的绿海"。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和氏璧不是欧泊,因为它的颜色变化一般只限于淡绿、白色,宝石转动时,颜色只会发生深浅变化;而欧泊更加别具一格,它可以在多种颜色之间来回变换,如淡蓝色、深蓝色、浓绿色、浓紫色等,是宝石家族中名副其实的"色彩之王"。人们赞美欧泊"集宝石之美于一身",是  相似文献   

7.
环保储溴瓶     
研究背景目前,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和一些科研单位的实验室里所使用的易挥发性液体储液瓶,都是瓶口朝上的普通玻璃瓶。储液瓶瓶口大,在不装满液体时内部有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液体表面较大,则液体挥发面大。用这样的玻璃瓶储存挥发性液体极易造成  相似文献   

8.
色适应模型是通过预测色貌随光源照明变化来解决不同照明光源或不同观察条件的白场下颜色匹配问题的方法。使用色适应模型对物体的对应色进行预测时,存在同色异谱现象,即色适应模型使用的是颜色信号的三刺激值,于是忽略了光谱特征。而光谱适应模型则是以物体光谱反射率和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函数为基础的另外一种方法,通过得出目标光源下物体的光谱反射率,进而预测出相关的色貌属性:明度,彩度和色调。本文以Munsell色卡为实验数据,利用光谱适应的方法预测其适应后的光谱反射率和相关的色貌属性,并与传统的色适应模型进行比较,进而讨论该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洋桔梗为材料,探讨了水杨酸对它的保鲜效果。实验配制了5种保鲜剂,其中有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杨酸配方。实验表明:四种瓶插液配方在促进洋桔梗切花吸水、维持切花水分平衡两个方面均优于蒸馏水,实验筛选出水杨酸的最佳浓度为75mg/L。  相似文献   

10.
含量知多少?     
[题目]A瓶盛着较多的糖液,B瓶装有较少的浓度为100%的果汁。第一次将A瓶中的部分糖液加到B瓶中加以混合,倒入B瓶中的糖液的质量正好等于B瓶中果汁的质量。第二次操作是将B瓶中混合物加到A瓶中并加以混合,加入的质量恰好等于第一次操作后A瓶所剩糖液的质量。第三次是将第二次得到的A瓶部分溶液倒一部分到B瓶里,使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研究了图P_n、图C_n与满n叉树图T_n~i的完全b-连续性。对于Petersen图G_p,证明了用3种颜色不能对其进行完全b-染色,对于立方体图H,证明了B(H)=4,但H却不是完全b-连续的。图G的(k)b-染色是一个顶点染色,且在每一个色类中至少存在一个顶点,该顶点在其余每个色类中与至少一个顶点是邻接的。每个色类中满足此条件的顶点称作b-染色顶点。若用k颜色可对图Gb-染色,但用大于k种颜色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眼睛除了能識别物体的大小形狀以外,还能分辨各种颜色。这种分辨颜色的感觉机能就叫做色觉。对人的眼睛來說,宇宙的一切颜色,都可以歸納为紅、綠、蓝三种基本颜色;反过來,把这三种颜色按着不同的比例配合起來,就可以得出其他的各种颜色。这是因为人的眼睛的视網膜有三种感光原質,可以單独感觉紅色、綠色和蓝色,而其他的颜色可以由这三种原質相互联合而感觉出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一种全色谱彩灯显示系统。首先利用红、绿、蓝三色灯与色彩的三原色原理,将欲显示的颜色分解为红、绿、蓝三种颜色分量,然后建立颜色分量与PWM信号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单片机的软件编程,生成各颜色分量的PWM信号,最后将PWM信号输出到红绿蓝三色灯,从而达到三色LED灯显示所有颜色的目的。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安全可靠、价格低廉等优点,在信号的大屏幕显示、舞台场景制作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众》2009,(4):22-25
你注意到没有?三色猫(白黑茶)大都是母猫,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猫的性别染色体X携带着一种毛色。因为母猫有2个X染色体(XX).所以它能携带茶色和黑色两种遗传基因.再加上公猫、母猫都有的白色基园.能组成3种颜色。而另一方面,因为公猫只有一个X染色体(XY),通常不可能携带茶色和黑色两种基因.所以生不出3色的公猫。  相似文献   

15.
不同STS浓度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嘉 《内江科技》2010,31(11):48-48,96
研究了四种不同浓度STS处理的保鲜剂对香石竹切花保鲜的效果,试图找出适于香石竹切花的STS保鲜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所有处理组的保鲜剂均不同程度地改变了香石竹切花瓶插过程中电导率、丙二醛(MDA)的含量,其中处理为800mg/LSTS的瓶插液对其切花的保鲜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只需约4000美元买电视、800美元买眼镜,你就可以看亚与逊网上所有50种3D影碟.但这与其说是真正的技术突破,不如说是个小发明.更具突破性的是夏普Aquos电视,给红绿蓝三种基础色加上第四种颜色(黄色),大大提高了屏幕上显示的色域,使图像更为逼真和鲜明.  相似文献   

17.
以加色法原理为依据,在麦克斯韦颜色三角形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用金字塔颜色模型来表示颜色。在金字塔颜色模型中,水平面上的任意等边三角形都是一个麦克斯韦三角形,其内的任一点对应一种特定色调和饱和度的颜色,这些颜色的亮度相同;如果用正三角形的边长表示亮度的相对强度,则金字塔上不同的正三角形内相对应的点就代表色调和饱和度相同的颜色的不同亮度表现;这样,金字塔颜色模型上任一点就可以表示任意一种色光三原色与亮度组合的颜色。通过实验对此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金字塔颜色模型可以很好地表示颜色,充分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教学课件的制作水平对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和谐的文字及背景色彩搭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教学信息的传达,有效发挥其辅助引导作用。论文以某高校学生为被试对象,选用多媒体课件中最常使用的白色(255,255,255)、淡蓝色(220,250,252)、黑色(0,0,0)、红色(255,0,0)、深蓝色(0,0,255)等几种颜色进行文字及背景搭配实验,运用Tobii T60XL型眼动仪记录被试的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等数据,实验研究教学课件中不同颜色文字与背景的色彩搭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2种常见白色(255,255,255)和淡蓝色(220,250,252)背景中,深蓝色(0,0,255)字体不易引起视觉疲累,注视时间较长,可以多用;红色(255,0,0)字体注视次数多,认知加工负荷大,易引起视觉疲累,可用于提醒、重点内容标识;黑色(0,0,0)字体在白色背景下易引起注意,在淡蓝色背景下注视时间最短,不宜较多使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文化》2010,(12):16-16
一提到被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白色。白色不仅看起来干净整洁,还有催眠的作用。当然,现在也有其他颜色的被子,不过最多的还是淡蓝色、米色等很浅的颜色。  相似文献   

20.
正正如雪的颜色并不都是白色的一样,血液的颜色也不全是红色的。蜘蛛的血是青绿色的,蜗牛的血是淡蓝色的……你知道吗?还有一种血液竟然是白色的。这种血液就是人造血,它虽然是血液家族中的一员,却是个怪家伙,没有血型也能溶于任何一种血。为什么人们会想到发明这样一种血液呢?这与一只淹不死的老鼠有关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