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管道惊魂     
“5点了,该下班啦!迪克,你听到我的话了吗?”同事问。“什么,你说什么?那,你先回去吧,我再等一会,反正我们也不是同路的……”迪克又重新埋下头去。哈维狡猾地笑了,他走到迪克旁边。“你为什么还不走呢?”迪克问。“那我也多呆一会儿,把工作干完再说。”迪克皱起眉头,但什么话也没说。迪克和哈维都是在这实验室实习的大学生。他们之间存在着竞争:每个人都想超越对方。从青年开始,他们就致力于解决这样的课题:那可是能让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也伤脑筋的。他们寻找物体的外型,要求它对空气的阻力降到最小值。换句话说,他们在研究《物体对空气的最…  相似文献   

2.
最近,科学家们宣布了黑洞可能隐藏外星人的消息。黑洞是迄今为止人类无法解释的天体。“任何物体的大小只要小于黑洞的直径,就会被黑洞的吸引力吸得片甲不留”,因此,黑洞在人类眼中也是“贪食者”:因为黑洞无论什么东西都“吃”,任何只要被它“吃”掉的东西就再也回不来。  相似文献   

3.
智力大挑战     
《科学大众》2010,(3):30-31
喜羊羊给你出题目啦! 想想看,下面算式中的“快”和“乐”表示什么数时。这些等式都成立?你能很快回答出来吗?(吴长顺)  相似文献   

4.
开心剧场     
健忘同学甲:“你上学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同学乙:“因为我记忆力差。”同学甲:“这跟记忆力有什么关系?”同学乙:“我刚在家背了一篇课文,担心在路上耽误时间长,会把课文忘掉。”在一个盛产石油的石地方油,那里的孩子是这样吹牛的———一个说:“我家的后院就有一口油井。”第二个说:“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家的厨房里就有一口,做饭都是直接在油井上点火的。”第三个孩子沉不住气了,说:“那也算不了什么稀奇,我家的汽车后座还有一口油井呢!所以,我家的汽车永远不需要加油。”间太时髦用语“这次数学考得怎么样?”“上涨啦!”“语文呢?”“有些…  相似文献   

5.
疯狂的餐具     
《知识窗》2014,(15):F0002-F0002
厨房里的各种餐具在非用餐时间都在干些什么呢?看看本期的出场“人物”——盘、勺、杯、叉、碟。相信你就懂啦!天马行空的设计师们,将这些平时吃饭时才用到的餐具。摆出各种极具创意的造型。连餐具都可以变得这么有趣,回到家你也不妨试试,让简单的餐具给你带来不一般的快乐吧!  相似文献   

6.
开心剧场     
《发明与创新》2011,(6):64-64
热带肥人 老师:“无论任何物体一热就膨胀。” 学生:“那么,老师,住在热带的人是不是都很胖啊,因为他们时时都在膨胀呢!”  相似文献   

7.
这天甄里甄梅两人放学回家,甄梅在路上突然低声背起了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搞得甄里莫名其妙。“咦?”他问,“你莫非越活越小啦?怎么连这玩艺儿都得复习不成?”甄梅回头白了他一眼说:“你知道什么?这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既简单又上口。你看:“七八五十六”只要发5个音节,要是换成英文说起来就麻烦多了,这会影响到运算  相似文献   

8.
疯狂的餐具     
《知识窗》2014,(16):F0002-F0002
厨房里的各种餐具在非用餐时间都在干些什么呢?看看本期的出场“人物”——盘、勺、杯、叉、碟。相信你就懂啦!天马行空的设计师们,将这些平时吃饭时才用到的餐具,摆出各种极具创意的造型。连餐具都可以变得这么有趣,回到家你也不妨试试。让简单的餐具给你带来不一般的快乐吧!  相似文献   

9.
一、高度的政治思想内容。表现了对於旧社会制度的憎恨,充分的就明了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在伊林的作品中,每一本都充满着对於旧社会制度的憎恨。举几个例来说吧:在“人和山”中,他说到:“十月革命以前,在亚力山大的时代,在喀拉、库姆沙漠也建筑了一条铁路,但是并不是有意的改好这沙漠,只是用来运送军队,粮食和兵器,好使沙漠的人民屈服。”又说:“在沙漠中砍伐森林,剥削土地,使河乾涸,变成山沟,放纵了沙漠风,干这样事的,是哪些坏蛋呢?”这个答案便是:“是当时的地主啦,制造家啦,军官啦,商人啦,又是地主啦,他们破坏了  相似文献   

10.
发现不明“果冻怪物” 2011年1明的一天,英国坎布里亚郡的罗布·谢泼德先生听朋友说了一件稀罕事。在他所在的湖区,出现了一种类似“果冻”的白色物体,而且有5个看过这东西的人都认不出它是什么东西。作为湖区度假别墅的业主,时年43岁的谢泼德从来就没听说过附近有这种怪东西。他感觉这很像是有人搞恶作剧。  相似文献   

11.
赵金明 《金秋科苑》2010,(15):136-137
引力渡是电磁渡的反物质,来自另一物体的负电荷光子对物体中带正点的原子核的电场引力就是万有引力,重力场的场量就是负电荷光子。  相似文献   

12.
天衣     
我和吴空空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始同学了,我俩是班上公认的“铁杆哥们”。遗憾的是,在这6年多的同学中,吴空空到我家玩过多次,我却没去过他家——我一提要去他家,都被他以“父母不在家”啦“、我家正在搞装修”啦“、我家今天来了很多客人”等等理由拒绝了。午睡后起床,太阳把大  相似文献   

13.
相对论创立近百年 ,早已成为“经典”的理论 ,但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持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究其原因 ,主要是其本身存在着逻辑矛盾、数学矛盾和物理矛盾等问题 ,而无法自圆其说。本文所提出的几个疑点 ,仅是举例。一、实际存在的任何物体和物质的任何实际的变化 ,都是实际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那么相对论的“变化”(例如“尺缩”等 )是哪一种性质的变化呢 ?要使一个物体“缩短”,就需要“压缩”它 ;要使一个物体“伸长”,就需要“拉伸”它。例如火车头在列车前的“加速”,由于“拉伸”作用 ,只能使火车发生某种程度的“伸长”,…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能拥有一项超能力,你会选择什么?相信“瞬间移动”会是不少人儿时的梦想.这种超能力在物理学上并非不可能.如果我们能够对构成物体的每一个粒子进行测量,然后在目的地用同样的粒子完全复制其状态,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样的物体.如今,中国科学家在这项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1654年,科学家葛利克做过一个有名的“马拉铜球”的实验,以表明我们周围并非什么也没有,而是充满空气:空气对物体施加压力,以至于16匹马都得十分费力才能把抽空气体的铜球拉开。人们把类似铜球内经抽气后的空间,叫做“真空”。  相似文献   

16.
庄一龙是“斥力子假说”理论提出者。从本质上看,“斥力子假说”理论更象是一个物理哲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地面的物体一旦运动起来,不管方向如何,都具有了一种挣脱地球引力的能力,就好象物体吸收了一种对抗万有引力的物质。该理论把普朗克能量子看作是一种具有对抗万有引力能力的实物粒子(斥力子),认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由于吸收或释放斥力子造成的。由于斥力子本身具有质量、能量和动量,斥力子在作用物体之间不断转移,斥力子的质量、能量和动量就会叠加到速度增加的物体上,造成了运动物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不是不可能     
写在前面的话:小朋友们新年好,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聪明泉”栏目又增加了两位新朋友———铁蛋和怪博士。铁蛋为人和气,长得虎头虎脑,看起来挺有精神,又肯动脑子,时不时逗得大伙笑得直不起腰来。他的怪问题经常让老师下不了台……难道他的题目全是自己想出来的吗?那倒也不是。原来他家对门住着一位人称“怪博士”的老爷爷。铁蛋常说:“长了虎头我不怕,就怕只长了个虎脑袋。你们想那老虎能聪明吗?”所以铁蛋决心锻炼自己的思维。他常常上爷爷屋里去看书、做游戏、玩玩脑筋急转弯什么的,有了问题就向怪博士请教。久而久之,铁蛋就渐渐快成“聪明蛋”了。爷爷知道的可多了,什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啦,什么“怎么能看见10万年前”啦,他总喜欢让铁蛋多做一些“头脑体操”。所以从这期开始,我们就每期介绍他们的一道或两道题。欢迎大家一起来解答,开动思维,让我们越来越聪明。问题的答案,将在下期刊登。  相似文献   

18.
悟空悟"○"     
这日,悟空做了个梦,梦见一群中小学生在一起讨论问题。其中一人在黑板上画了个“○”,问大家这是什么。中学生很规矩地说这是“零”“、氧”和字母“0”,而小学生则花样百出,什么太阳啦、月饼啦、镜子啦……无奇不有,最后竟成了老师发怒的眼睛!悟空醒来,不觉好笑,但因只是一个梦,难以评断,便化作一个中学生,来到人间,想把这事弄个水落石出。他来到一条大街上,正要往前走,忽然一阵风吹过,将一张废报纸吹到他面前。他捡起一看,那上面赫然写着《中学生思维公式化,老师该负何责任》。大体内容是:目前的中学生,只会死抠课本,循规蹈矩,没有创新,简…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5)
目的:通过推导和分析,寻求万有引力的成因。方法:根据万有引力及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推导万有引力常数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推导分析,万有引力常数与空间体积变化的加速度成正比关系。结论:根据分析和推导,我们可以发现一种万有引力的成因,万有引力是由于空间体积的加速度缩小而产生,也即在空间体积的加速度缩小作用下,空间产生了重力场,物质之间产生了相互吸引的作用;同时物体间并不都是相互吸引,在物体所处空间体积发生加速增大时,物体周围产生时空变化呈凸面形,物体间将产生相互推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假如要求你在不接触到物体本身的前提下去移动物体,你能做到吗?靠意念力吗?事实上,即使有意念力存在,具备这种超能力的人是少之又少。我们只能想像:你用手指不断地去接近这个物体,很不幸,在没有接触到这个物体之前,你的手指毫无感觉,而物体也纹丝不动。一般物体尚且如此,假如这个物体是一颗微乎其微的粒子,要解决这个问题那更是难上加难了。你也许会想:“只有上帝才有这个本事吧!”别担心,聪明的人类已经把自己的“上帝”制造出来了。一只神奇的无影手这个“上帝”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摩擦起电”的实验:摩擦一根玻璃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