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青年科技》2005,(10):43-43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获得,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二人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马歇尔和沃伦是1983年发现幽门螺杆菌的,这一发现迅速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相似文献   

2.
李婧琳 《科教文汇》2008,(10):205-205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8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人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向”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基因打靶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人们在动物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提供了可靠的手段。本文将通过综述基因打靶技术和胚胎干细胞技术来解读2007年诺贝尔医学奖  相似文献   

3.
<正>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  相似文献   

4.
1999年的诺贝尔奖似乎特别钟情于德国人,他们摘取了物理化学、生理、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大桂冠中的两个——诺贝尔文学奖和医学奖。获得前一奖项的是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Guenter Granss),而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则是君特·布洛贝尔(Gunter Blobel)。 获奖理由和探索历程 布洛贝尔获得199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是因为他发现了蛋白质在体内传输和导向的机理,即蛋白质带有控制其在细胞中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学术优势积累的影响因素是综合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学术研究环境。其博士学位中75.54%由世界大学200强授予。获奖前平均在2.05所高校,1.33个研究机构和0.57个医疗机构,分别工作过20.18、7.29和2.38年,平均在1.75个国家工作了29.84年。其所在学术研究环境特点为精英培养精英,学科前沿清楚,同行交流增加,学术机会较多,学术风气优良,经费投入充足。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生物学家:耶鲁大学的James E.Rothma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andy W.Schekman,和斯坦福大学的Thomas C.Südhof。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在"细胞内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杰出贡献。对于非微观生物学的人士来说,"囊泡"是一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奖自设立以来,受到整个科学界的瞩目,特别是其在自然科学领域设立的三个奖项,更是成为人类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诺贝尔奖各评审委员会一直采用同行评议制度,这种同行评议制度建立在高质量的评议人、严格的评审制度基础之上.但由于其高度的保密性,若干年来诺贝尔奖同行评议制度的运行机制一直并不为人所知.着重介绍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同行评议制度,并对比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制度,揭示其对我国同行评议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2013年10,q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生物学家耶鲁大学的JamesER0thma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andyW.Schekman,和斯坦福大学的ThomasCStidhof。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在”细胞内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杰出贡献。对于非微观生物学的人士来说.“囊泡“是一个未知的、抽象的概念,但是其实“囊泡”和我们每个人的饮食、健康都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将从科普的角度给大家解读本次诺贝尔奖的工作,以及探讨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2006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两个美国科学家,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即一种沉默基因和调控遗传信息流的重要机制。RNAi(RNA干扰)技术已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研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0.
1 三位科学家摘取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桂冠 2001年10月8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宣布将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科学家:美国科学家雷兰德·哈特韦尔(LelandHartwell)、英国科学家蒂莫西·亨特(Timothy Hunt)和保罗·诺斯(Paul Nurse)。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说,3位科学家在有关调控细胞循环周期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发现,他们确认了具有调节所有真核生物(包括酵母、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细胞周期(cellcy…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学术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55位获得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专题组讨论法对其获奖成果和个人科学影响进行定性研究;利用国际权威数据库,根据科学计量学方法,从SCI论文数、SCI论文被引次数、SCI论文期刊影响因子和著作数等四方面,对其科学产出进行定量研究;通过两种研究结果相关分析,发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学术影响力的定性与定量研究结果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一致程度不很密切,表明能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可能不完全取决于获得者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约翰·苏尔斯顿——200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2001年受封英国爵士。1969年,约翰·苏尔斯顿进入布伦纳领导的线虫研究小组,开始绘制线虫的基因组图谱。线虫基因图谱的绘制,揭开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国际合作的伟大序幕。 1989年,约翰·苏尔斯顿领导完成了绘制线虫基因组图谱,而后作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导人,组织了英国部分的工作。他领导的桑格中心秉持人类基因组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的理想,不追求任何人类基因和基因组方面的专利,反对所有垄断人类基因组信息的意图。他对中国科学家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1%的测序计划给予了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0月2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安德鲁·菲尔(Andrew Z.Fire)和克雷格·梅洛(Craig C.Mello),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137万美元)奖金。获奖的理由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菲尔和梅洛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控制基因信息流程的基本机制。人类基因组的操控是由把来自细胞核的生产蛋白质的指令输送到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合成器中完成的。这些指令由信使R N AmRNA)转运。1998年,美国的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发表了他们对m R N A机理的一项发细胞中的信息输送细胞中的基因信…  相似文献   

14.
15.
16.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论文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国际权威数据库,根据科学计量学方法,从SC 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和期刊影响因子等三个方面,通过对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科学论文影响力的测度,发现世界顶级生物医学科学家的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可能由25-45岁移至31-55岁。同时,分析科学家个人研究水平与其影响力和科学家个人科学能力与其国家科技整体实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因发现“调控细胞循环周期”的关键分子,三位英美科学家荣获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这一深奥名词的背后,到底蕴含着怎样的科学突破?  相似文献   

18.
想想您最喜欢的气味:土地上新生的咖啡、正在烘烤的饼干、山中那些绿意盎然的树林、花园里的玫瑰……现在试着去描述那些气味,几乎不可能,是吗?与用语言来描述那些气味一样棘手的是:气味与记忆是分不开的,像熟悉的椰子酸液会让你想起有一点发霉的老夹克.正如海伦·卡拉所说:"气味是一种有影响力的术士,它能带着我们跨越1000多英里和所有的我们曾度过的岁月."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月6日,199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揭晓,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生物化学教授、神经病学专家斯坦利·普鲁辛纳因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致病因子——普里昂(prion)并在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药得来的灵感,成就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因为中国其他学科都跟在西方屁股后面亦步亦趋,难以创新,只有丰沛的中药资源才是中国所独有的,才可能成为创新的源泉。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获奖者分别是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屠呦呦、来自日本的大村智以及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