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曾提到当时江南的新四军在陈毅领导下建立了苏南抗日根据地,江北新四军在张云逸领导下,建立了皖东抗日根据地。在“皖南事变”中,提到江南的新四军移师北上,只有项英、叶挺部遭国民党顽固派围歼,而未提陈毅。重建新四军军部时,陈毅任代理军长。许多同学不明白,“皖南事变”时苏南根据地情况如何?陈毅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2.
新四军在苏南地区的抗日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苏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开创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向东向北发展,巩固扩大了苏南解放区,从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十九个解放区之一。新四军在日寇占领的政治经济中心的上海。南京之间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日反顽斗争,其贡献是永远不可磨灭的。本文对新四军在苏南地区的抗日斗争以及它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概述,作为对抗战爆发6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3.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历史转折关头,陈毅正确分析形势,统一思想认识,为赣粤边红军游击队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战略转变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他以民族利益为重,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为赣粤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创造有利条件;他敢于担当,亲自到各游击区传达中央指示精神,促成赣粤边红军游击队下山改编为新四军。  相似文献   

4.
1940年下半年,国民党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阴谋从政治上军事上向新四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妄图将我党我军完全赶出华中。为了打退国民党的进攻,坚持华中持久抗战,巩固和发展华中抗日阵地,完成党中央关于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在陈毅同志的指挥下,新四军部队在苏北同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进行了著名的黄桥决战。黄桥决战是陈毅同志光辉的战斗业绩之一。它充分地表现了陈毅同志指挥若定、擒纵自如的革命气魄。这一战役所表现的卓越的军事艺术和政治艺术,正是陈毅同志无产  相似文献   

5.
刘明德老师的文章对皖南新四军北移可以选择的三条路线作了简述,并得出结论“皖南事变中,新四军不是违令南下,而是遵令绕道北上”。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或许,同学们要问:三条北移路线从地图上看,其行程就地北渡路线最近.东进苏南北上路线次之,南下绕道苏南北上的路线最远。那么,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为什么要让国民  相似文献   

6.
“皓”电前后新四军北移计划形成的背景和经过说明,项英没有较早地将新四军北移,并没有违背中央的指示,也不是因为个人决策失误造成的,而是受各种条件制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抗战初期新四军第一、二支队进入江南敌后,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成立了以陈毅为指挥、粟裕为副指挥的江南指挥部。一九四○年六月下旬,陈毅、粟裕率江南指挥部和主力渡江北上,改称苏北指挥部,开辟苏中、苏北。在苏南另行成立以罗忠毅为司令、廖海涛为政委的新的江南指挥部。一九四一年一月皖南事变后,苏北指挥部改编为第一师,辖一、二、三旅,粟裕任师长、刘炎任政委。江南指挥部同谭震林领导的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合编为第六师,辖十六、十八旅,谭震林任师长兼政  相似文献   

8.
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问题,是皖南事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涉及到如何认识皖南事变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皖南事变中的项英等问题。目前,党史学界对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是国民党同意的路线。第二种看法认为,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是项英个人决定的路线。第三种看法认为,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是中共中央指定的路线。我认为,皖南新四军北移的路线是叶挺与国民党当局商定并经中共中央同意的路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皖南事变前中共中央有关皖南新四军北移指示的分析,认为中共中央出于斗争策略的考虑和对形势过份乐观的判断,坚持了皖南新四军北移“拖一两个月”的立场。作者提出这是影响皖南新四军北移进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的两大主力之一,她是一支政治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她勇敢地担负起了党所赋予的开展华中敌后抗战的战略任务,曾威震大江南北,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陈毅同志曾为新四军的创建、发展、壮大和胜利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陈毅同志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向东发展,建立苏北根据地"的指示,率部挺进苏中、苏北地区,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根据地建设工作,粉碎了敌寇发动的一次次扫荡与进攻,既扩大巩固了根据地,又发展壮大了新四军的武装力量。其间形成的根据地建设的理论,既是陈毅同志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对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前期,新四军在江南抗战取得了一定的战绩,同时也遭遇到许多困难,如日军的强大、地形的不利、兵员的缺乏等。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及时作出了“向北发展”的战略决策。在中央正确决策的指导下,华中军民粉碎了敌伪顽的夹击,并全面深入地进行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巩固和扩大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奠定了长期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直至胜利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竹沟根据地是中原抗日的主阵地和战略支点。抗战初期,在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共河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竹沟根据地利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机遇,独立自主地发展卫生组织,为豫东、豫南等抗日革命根据地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卫生人才,在中原初步建立了抗日革命卫生战线。竹沟根据地卫生战线的创建,对保存革命力量、发展抗战武装、鼓舞抗战士气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优待抗属政策是中共军事动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共壮大武装力量、巩固抗日根据地政权、抵制日本侵略的有效措施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基于对乡村传统的顺应,中共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内推行了优待抗属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体现中共政治理念的优抗政策还始终与乡村传统相纠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毅同志不仅是我党我军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位重要的军事教育理论家。他在担任华中抗大校长期间,亲自过问抗大的教育工作,到抗大给学员做报告,讲解政治和军事理论,还特别撰写了有关抗大教育方针和改革方面的文章,对抗大的教育改革工作做出了具体指示和要求。其教育理论主要表现在:坚持抗大教育为抗战服务的正确办学方向,贯彻与执行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方针,坚持启发式、少而精的教学原则,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重视抗大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6.
陈云70多年革命生涯中,始终高度自觉地维护和加强党的领导核心的权威。他是维护和加强毛泽东在党内领导核心地位的楷模,认为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在各种严峻考验中培养、选择的领袖;他提出鲜明的口号:我们要团结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他交代:要维护和加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回顾陈云维护和加强党的领导核心权威的思想与实践,对于我们维护和加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很有教益。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陈树人公子陈复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 ,并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分裂后回国 ,历任中共广东省委要职。后在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时曾遭敌人逮捕 ,并被敌人杀害 ,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1935年8月1日,以王明为首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布了《八一宣言》,倡议国内各党各派捐弃前嫌、一致抗日。呼吁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举赢得了各界人士的热烈拥护.引发了全国性的救亡热潮。中共理论家陈伯达等人发动了“新启蒙运动”。“新启蒙运动”以抗日救国为其表、以传播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里。陈伯迭们借助救亡大潮,掀起“左翼”思潮,而“左翼”思潮又与救亡大潮融为一体。大量的青年知识者,怀着救亡图存的目的选择了共产党。这对中共最终战胜国民党、夺取大陆政权,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9.
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开始由中共中央北方局委托冀南区党委领导。后来划归山东分局领导,成为山东所辖六个战略区之一。1944年1月,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建立中共渤海区党委、八路军渤海军区。冀鲁边根据地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自身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平北抗日根据地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冀热察三省和三个伪政权的结合部.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这一地区抗日斗争的坚持,对晋察冀乃至华北抗战的胜利.对抗战胜利后党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下进行国内斗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