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容器方位词里、内、中、外的空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方位词的研究由来已久,也有很多学者对“里”、“内”、“中”、“外”做过研究。目前对“里”、“内”、“中”、“外”的研究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深入,从这些词的根源上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把它们统一命名为容器方位词,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探讨它们细微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论名词性成分与容器方位词组合的不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器方位词“里、内、中、外”与名词性成分组合的情况比较复杂,不对称现象也比较多,同时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组合关系,如只能与“外”组合和不能与“里、内、中、外”组合等情况。对这些现象的解释需要从认知功能的角度着手。  相似文献   

3.
容器方位词"里、内、中、外"与名词性成分组合的情况比较复杂,不对称现象也比较多,同时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组合关系,如只能与"外"组合和不能与"里、内、中、外"组合等情况.对这些现象的解释需要从认知功能的角度着手.  相似文献   

4.
汉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一点可以从汉语方位词里找到理论依据。空间方位词在人类的文化心理中具有特别值得重视的地位。汉语有"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里、外、中、内"等14个单音节方位词,它们在表示空间方位的同时还是汉语重要的文化隐喻工具。从成语可以看出汉语方位词蕴含有生机隐喻、尊卑隐喻、中心隐喻、亲疏关系隐喻等隐喻功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空间隐喻的基本观点及其特点,并着重从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方位词的相关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归纳出国内相关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欠缺,进而指出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会更好地推动方位词以及语言研究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动词性短语与动词的功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的语法文献中都认为动词性短语与动词的语法功能是相当的。本文详细考察了两者在不同句法位置上的功能表现,认为在谓语和述语位置上两者的功能基本相同,在主语和宾语位置上两者有较大的差异,在状语、定语和补语的位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空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要素,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出发点。空间关系是"人类最根本的身体体验(Physical Contact),是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作用形成的最基本概念,也是人类最早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时间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但是从人类认知的顺序上来看,要晚于对空间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持续性动词和终止性动词是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的重点,二者也是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笔者对这两类动词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形式动词”不过是带动词性宾语的动词的一个分支,因为它排斥动宾型宾语;另一分支则是可带动宾(或动补)型宾语的动词,两分支可合称为“后续动词性宾语动词”。把这类动词的宾语解释成动名词,是囿于宾语必须是名词性词语的片面认识。朱德熙称之为“主谓短语”,古汉语中亦有以“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主谓短语。后续动词性宾语动词尤其是后一分支存在较为普遍。把这类动词从及物动词中分离出来进行研究,可以从新的角度分析语法现象,解决语法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汤天颖 《文教资料》2013,(28):19-20
成语意义是有组合性和概念性的,文章通过对英语成语的分析,即那些含有身体部位“头”的成语,研究这些成语以什么概念隐喻或者转喻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翻译过程是一个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加工再到语言产出的信息加工过程,图式理论为翻译理解和翻译表达提供了认知基础.英语中大量的名词给学习者理解文本造成了障碍,文章从翻译图式加工的角度,帮助学习者增强对英语名词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阐释日语动词[ぁける]的认知视角,以期证明[ぁける]所具有的多项意义并不是该词本身固有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来源于人们容器图式的认知联想.日语动词「ぁける」在使用过程中总是和容器图式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和容器图式有联系的多义范畴.另外,由于容器范畴是一个开放的范畴,所以[ぁける]表达的语义边界也不是固定的、明确的,而是变化的、具有弹性的.  相似文献   

13.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意象图式和汉字构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寻找人类认知的特点和规律,揭示人类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名词及名词性成分的语法化,指的是名词及名词性成分的语法形式和现象产生及形成过程。作为语法化的机制,重新分析和类推在语法化的过程中共同起作用,并通过隐喻和借代的方式使语法化最终得以实现。重点讨论英汉名词和名词性成分的语法化,指出英汉名词的语法化是朝量词或词缀的方向进行,而对名词性成分的语法化研究则从历时的角度出发,得出结论:名词性成分的词法与句法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而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其核心关系是横组合和纵聚合关系。同时,语境与翻译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语境是语义选择的关键所在。因此,该文笔者尝试将翻译与普通语言学中的横组合与纵聚合关系的语境理论相结合进行研究,通过举例分析说明该理论对确定词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阐释日语动词[あける]的认知视角,以期证明[あける]所具有的多项意义并不是该词本身固有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来源于人们容器图式的认知联想。日语动词「あける」在使用过程中总是和容器图式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和容器图式有联系的多义范畴。另外,由于容器范畴是一个开放的范畴,所以[あける]表达的语义边界也不是固定的、明确的,而是变化的、具有弹性的。  相似文献   

17.
汉英俗语承载着民族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从词义、结构和音韵上的修辞格视角及认知视角对含有“东西南北”方位词的汉英习语和流行语进行分析,发现其例证了汉英鲜明的民族形象和多样的意识对比,继而探求流行语所折射出的当代中国在高速前进中努力寻求各方面和谐发展的特点,提出同一语料在不同语境中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并讨论需不断结合最新语料对汉英文化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