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黎 《海外英语》2014,(5):149-150
模因(Meme)是仿照生物学词汇基因(Gene)这个词而得出的。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提到。我国学者何自然和何雪林于2003年将memes翻译为"模因"。模因与基因的共同点是它们不断地被复制。不同点是它们复制传播的方式不一样。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是生物学上的概念;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是语言文化方面的概念。随着模因概念的出现,模因论与模因学也开始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与领域。不同文化之间模因的传播是与翻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10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何自然教授应邀在暨南大学华学院作了题为“语言模因论”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3.
模因论(memetics)是近年来语用学界新兴的一门理论。文章以模因论为基础,分析模因的概念、特点、类型,模因传播过程和外语习得认知加工过程,着重探讨模因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所有探讨"翻译与模因"话题的理论、概念和观点都被统称为(广义)翻译模因论。文章概述了翻译模因论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廓清了翻译学和模因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国外翻译模因论研究的局限,着重探讨了国内翻译模因论研究中的创新不足和理论陷阱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翻译模因论未来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正模因一词最早出现在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所阐述的"模因论"中,它的意思是"被模仿的东西"。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被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传播,就可以称为"模因"。语用学专家何自然教授在模因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模因"这一概念。他认为利用模因理论进行语用实践,将最大限度地发挥模因的复制、迁移、创新的力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重要。"那么,如何在仿写中植入"模因"这一  相似文献   

6.
语言模因论(memetics)是近几年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创新研究方向。随着对模因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重新认识到背诵这一被遗忘的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模因论使模仿背诵这一传统教学方法重新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7.
“模因论”和“认知隐喻”是外语教学中有关文化和语言不得不关注的两个重要概念。其特点、类型及其成因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经过比较分析之后,了解“模因论”和“认知隐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语言文化学习和教学十分重要。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研究。后进入到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模因(meme)源于生物学词汇(基因)。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现象的新理论,为研究语言以及文化发展变化的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运用模因论作为理论依据,对网络语言模因进行分类,并且进一步探讨了网络语言模因发展的外部及内部原因。以期加深人们对网络语言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模因论(Memetics)解释了语言发展的规律,同样,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对语言学习有一定的启示.模因分为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这两种模因都能运用于语言教学中,尤其是英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0.
从模因论的视角看,按中学语文要求,教会学生能根据一定的题旨情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教学过程,可视为一种对句式模因进行同化记忆(遗传)、语境选择(复制)、变异表达(传播),并产生出新的句式模因复合体的模因教学模型。语言模因又可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形式,在句式模因教学实践中可以对应为句式的变换应用和句式的直接套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寓于语言之中,依靠语言来复制、传播,何自然称之为"语言模因"。本文针对语用学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从语用角度看语言的模因现象,激发英语语用学习的动机,并全方位、多角度提出了学习语用语言模因现象的方法和具体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模因论与借词 1.1概说模因 “模因”是“meme”的英译。1976年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meme”这一概念,用来解释思想、文化现象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大学英语议论文的写作就是语言输出的过程。Dawkins首次提到模因论(memetics),它是基于基因(gene)一词仿造而来。模因(meme)源自希腊语,意为“被模仿的东西”,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模因论(memetics)是仿照基因理论来解释文化发展进化规律的一种相对较新的理论。通过分析模因传播周期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与外贸英语函电教学过程的密切关系,得出将模因论应用于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具有合理性;进而从模因的传播周期入手,来探讨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模因论(Memetics),作为文化进化阐释的新理论,近年来深受语言学家的关注。生活中千奇百怪的语言现象,是对时代主题、生活热点、人群心智等各方面的反映,也是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对语言的一种模仿与复制。本文选择著名语言学家莱可夫与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作为标题上的模因,提出生活中离不开"模因"的各个语言现象,旨在运用模因论来归纳并发掘时代产物下的各种流行语言,阐释模因论对语言的进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汤仁云 《文教资料》2012,(18):53-54
网络词汇结构独特,语义丰富,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而进行传播。模因论理论用于解释文化进化规律,为研究语言、交际和文化之间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给力"(gelivable)作为强势模因的形成、复制和传播过程,并就相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模因论看"海选"流行的必然性和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因论(memel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固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通过复制、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语言模因论主要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海选”一词是2005年各种媒体中广泛出现的流行词。本文由“海选”出现的背着入手,从模因论角度对“海选”这一新词进行分析,揭示“海选”一词流行的必然性和趋向。  相似文献   

18.
在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手段中,模因显示出它独特的光芒:翻译的过程可以被看成是异国模因复制到本国文化的过程,译者作为宿主,解码以源语言为载体的模因(尤其是核心模因),并受其感染,再努力将此模因嫡码为目标语载体。模因论应用到具体的法汉翻译实践中,可探讨省略表达的翻译问题并借此近距离地窥探模因在其中的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其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m em e)"。一项英语专业学生运用模因论的方法学习语音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受试者通过模仿和背诵方法学习英语语音,与没有要求用这些方法的受试者相比,前者习得的语音知识比后者更多,且在大脑中保持的时间更长,并能在新的语境中加以复制和传播。这一结果证实模因论确能有效促进学习者英语语音的习得,对外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李斌 《鸡西大学学报》2013,(4):77-78,87
模因论揭示了文化传播的规律,语言模因论把模因论引入语言研究,为模因论运用于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外语听说教学中,教师要以模因论为指导,强化学生的语言模因意识,遵循语言模因传播的客观规律,提高听力和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