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贵州高原素被称为“地层古生物宝库”。经历6亿年的沧桑巨变,贵州各地质时期的地层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贵州已知化石约4000种,涉及16个门类,数量异常惊人。其中,30余种古鱼类,分建10多个属种。中华贵州鱼、贵州中华瓣甲鱼、贵州棘鱼、贵州中华鳄鱼等,距今已有1亿年至4亿年。贵州的龙类,已发现13种,几乎都建立了属种,在茅台混鱼龙、宋氏清镇龙、邓氏三桥龙、意外兴义龙等水生爬行类龙当中,胡氏贵州龙最为著名。兴义贵州龙动物群的发现,更被科学家定为“重大的科学发现”而独领风骚。近期在息烽发现的食肉、食植物性恐龙群,尚属罕…  相似文献   

2.
由于地域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贵州麻山苗族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最突出的体现是其丧葬仪式。笔者将从时间过程、空间场域、主体表态3个方面理清麻山苗族丧葬仪式,并从功能论和"阈限理论"的人类学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以达到对于麻山苗族丧葬仪式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贵州麻山岩溶地区的环境特征与民族分布,然后写麻山岩溶地区民族构成和心理意识及二者指标的选择,结合麻山地区实地的考察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看民族构成与心理意识有何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五龙”盛开职教花──栾川县职业中专、第二职业高中办学特色简介喜水相传,栾川合峪有个五龙潭,五龙潭里有五条龙。一天,这五龙遵玉皇大帝之诏,同时升空,在此幻化出了一座造型独特的五龙山。有关五龙山的传说虽已十分久远,但它远不像坐落在它脚下的栾川县职业中专...  相似文献   

5.
蒙梓 《神州学人》2006,(2):21-23
2005年12月23日下午,“留英学者支持贵州大学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贵州大学举行。“留英学者支持贵州大学建设服务团”与贵州大学陈叔平校长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并接受了校方颁发的客座教授证书。当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肖天存和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龙超云一起把“贵州大学黔英清洁能源研究中心”的金色牌匾托起时,这标志着“留英学者支持贵州大学建设服务团”进入了实质性合作阶段。一此次留英学者以团组形式支持贵州行动,肇始于肖天存博士与龙超云书记的英伦会见。2005年年初贵州省委常委、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龙超云率团到英国考察,与牛津大学沃…  相似文献   

6.
核桃哨     
哥撂下一麻袋核桃就走了。哥叫麻山。 麻山背对着她说:“哥瞅你活得腻烦,这袋核桃该够你磨蹭一辈子吧!”盲女的眼泪就刷地流了出来。盲女14岁。  相似文献   

7.
又一次教学《赵州桥》,不禁想起上一次教学课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课中描写栏板上“精美的图案”句子时,孩子们几乎是在我的连推带拉下似懂非懂地明白“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等句,是写个别的龙;“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  相似文献   

8.
“龙”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一共有22个义项,我们在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日书》中发现,“龙”还有一种特别的用法,意为“禁忌”。龙具有这一用法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龙是神圣的,人们崇拜龙,从而产生禁忌心理;另一方面是因为“龙”的原型是蛇,人们对蛇的惧怕在龙身上延续着,因而产生禁忌心理。  相似文献   

9.
“画龙点睛”与“画蛇添足”是常用的两句成语,也是人们评论教师课堂艺术时常用的“行话”。“画龙点睛”来源于梁代画家张僧繇的传说。据传,他在佛寺的墙上画了四条龙,没有画眼睛。后来他把其中两条龙的眼睛点上,刚画完,顿时雷电大作,墙壁震破,这龙就飞上天了。“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中  相似文献   

10.
接龙习作     
为了引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最近我尝试了一种新的习作教学模式———“接龙习作”。方法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开头一句,接着,请一位同学写第二句,再请另一位同学写第三句……一个个连下去,直到连成一篇短文。这种单线接龙习作,我把它称作“一条龙习作”。当然也可以两条龙、多条龙作文。这就是几个学生一齐上来以同一句话作为习作的开头,几条线同时接龙,最后形成不同内容的习作。在一次习作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第一句:“早晨,卖小笼包的摊头旁围满了人。”学生们一个一个挨着次序地上来,一句一句往下接。最后让大家交流、评价,把不…  相似文献   

11.
趣填成语     
承玲 《良师》2011,(11):64-64
请在左、右图中空格内填上适当的字,按箭头方向和“龙”各组成十条成语。  相似文献   

12.
我刚打开电脑,里面忽然钻出一条白速龙,天哪,这不是我在“龙之牧场”游戏里养的龙吗?它对我说:“主人,为感谢您对我们的照顾,特邀您去龙世界游玩。”说完,一道白光闪过,我便来到了梦幻草地。  相似文献   

13.
我们走进了彩色灯光照射的临溪洞。那溶石,有的像水牛侧卧,有的像仙女撒花,还有的像凶猛的老虎张牙舞爪……真是怪石嶙峋(línxún),形态万千。我们沿着狭窄的石径边走边看,忽然,我惊喜地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你瞧,这是‘龙宫’。”他们点点头。只见两根巨大的玉柱顶天立地,圆柱上盘着无数条龙。我抬头仔细观看,有的张牙舞爪,有的相互缠绕,有的遥遥相望,真像一条条活的龙。再往中间崖顶上一瞧,一个头 …  相似文献   

14.
王辉锋 《辅导员》2014,(3):19-21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有这么一个故事:南北朝时,梁代的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却没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走。听的人不信,偏叫他点上。刚点了两条,就雷电人作,震破了墙壁,两条龙飞上了天空,只剩下没点眼的两条。这就是“画龙点睛”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与“龙”共舞──山东青州市职教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纪实赵春增,陈胜凯在古城青州广袤的田野上,“六龙”的崛起猛然舞活了农业。市场牵龙头(企业),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农业产业化这条巨龙带来了青州农村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1992年青州就人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流行语言彭永胜大学,这是一座多么美丽的象牙塔;大学生,是多么美丽而又沉重的“爱称”。昨天还吵着“世界是一条变色的龙”的孩子,在步入这里的一刹那就已能熟练地应用不知从哪里搬来的现货说古论今。这是一种怎样的期盼和希望?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挣扎与失落?...  相似文献   

17.
龙年说龙     
阿蒙 《神州学人》2000,(1):25-25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她的名字叫黄河;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入·”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是龙的传入。龙的意识大抵沿自古代炎黄先民的图腾崇拜。古时典籍称:伏羲之母华肯在雷泽因脚踏龙身人面的富神的足迹,感孕而生伏羲。伏羲文娟“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列子·黄帝篇》。炎帝之母在华阳淤玩,看见神龙一有感而孕,生炎帝。炎帝“人身牛首”《正义)引(帝王世纪》。作为部族的徽记的龙,其形象随历史的演变、氏放的融合分化而不断变异。定型后的龙的形象大体是这样的:牛头,象鼻.鹿角,马鬃,蛇躯,鳞身…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是明中叶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被谪贬到贵州期间,王阳明胸怀做“圣贤”的大志,投身于贵州的社会实践,造福于贵州夷人;贵州夷人对王阳明“投桃报李”,抚慰他这颗受伤的心。从而演绎出了王阳明与贵州之间不朽的情结。  相似文献   

19.
在云贵高原东部,有一条黄泥河,它是云、贵两省的分界线。河的一边是云南的罗平县,另一边是贵州的新义县。在这条黄泥河上,建有一座大型的水电站,叫“鲁不革”水电站。水电站雄伟的拦河大坝把凶猛的河流拦住了,形成了一个巨大而狭长的人工湖,人们都称它为“小三峡”。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爸爸、妈妈和爸爸的朋友,慕名驱车去往美丽的“小三峡”。汽车到了“小三峡”的码头,我们迫不及待地上了船。这是一条画得花花绿绿的彩船,很像电视中看到过的龙船,我好喜欢它。一上船,导游就给大家讲解关于“鲁不革”水电站的故事。传…  相似文献   

20.
“画龙点睛”与“画蛇添足”,这两条流传已久,被人们所脍灸的成语故事,这里既有褒又有贬。这两个成语故事的来历,“画龙点睛”传说梁代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掉。听到人家不相信,偏教他画上,刚点了两条,就雷电大发,震被墙壁,两条乘云上天,只剩下没有点睛的两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