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担任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与小学生打交道,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求的过程中,深深地意识到小学生也极为希望老师和同伴们认为"他能行、他努力、他成功、他快乐".尤其希望老师和同伴给他机会,让他自己去发现、研究、探索.教育教学的实践亦充分地告诉我,在教学中,每当学生参与了数学教学的活动,自己发现了问题,又自己独立地去解决了问题,他们的心情是十分愉悦的.而对我们教师而言,由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则应当是感到十分的轻松而又愉快的.我们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解决其所发现的数学问题呢?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做到了下面三点.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阶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在小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懂得数学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在一定环境中学会发现,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如何教育学生去发现新知识,合理有效地引导他们去细致观察,去发现我们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获取知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学生参与的程度就表明了一节课是否取得了效果,参与度越高,教学效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去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对于数学学习的极大兴趣,这一点十分重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可以有机结合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让我们的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才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从而使他们能够开拓自己的思维,去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是目前普遍的教学口号,我们认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必须充分数学化,只有教师坚守数学思维这块阵地,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去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与解决问题,不断地教给学生用数学的视角观察、用数学的策略探究,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提升,数学问题才能在生活化的基础上回归到数学的本源.  相似文献   

5.
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基本工具。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数学,让他们体验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注重引导他们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存在与乐趣。如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问学生:“大家经常喝牛奶,可牛奶盒上写着‘脂肪:3、3%;蛋白质2、9%……’,这些3、3%、2、9%等表示什么意思?”又如:学完10以内各数的认识后,我们让学生用第几排…  相似文献   

6.
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去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巧妙地把一些课本知识同我们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其实我们身边的好多事情都是和数学在打交道,让他们慢慢地去接受抽象的数学知识,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7.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教学离不开问题,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不断地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发现数学课才会有趣,不枯燥,才会充满活力.否则,数学课堂就犹如一潭死水,缺少生机,因此,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探索,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我们在讲椭圆时,可以插入一个动画,让学生发现其与圆的不同点,探索总结其定义,鲜明的动画从感官上影响着学生,吸引着他们对图形的特征进行探索,自己去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大人的眼里数学与枯燥无味的计算是同一概念,它与我们的生活几乎没多大关系。而翻开现在孩子们的数学书。我们会发现生活和数学可以如此和睦地相处,数学也能非常有趣地去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给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去感知,让他们去发现。当学生们把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当他们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生活、熟悉世界,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近,数学的面纱就会被揭开,它不再神秘。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会学。因此,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和发现精神.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发挥他们的能力,让有效、高效的数学教学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想让学生们热爱数学,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地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师们总是在讲解枯燥的习题,并不断地让学生们去完成永远做不完的作业,使得学生们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要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将数学知识置于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知,让他们去领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可助推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而小学生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化情境更感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学生实际,创设生活化情境,使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则可极大地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谈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常有学生感叹数学枯燥乏味、抽象难学,表现出非常消极的学习情感。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存在。这样的做法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关注学生的情感,已成为学习方式的一次革命,某种程度上情感比认知更加根本。在新课标指引下,我们有必要让学生直接去参与一些数学的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尝试、去体验。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数学,并进一步发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笔者联系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可以考虑把现实的问题融入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与此同时,抽象的数学变得通俗易懂,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更加热爱数学,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5.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中孕育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不但要灵活地组织教学,还要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尤其是要将难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复杂的数学问题通俗化、生活化. 一、在操作中感知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只是依靠教师是不能将抽象的知识点都摊开,传授给学生.此时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解放他们的双手,解放他们的大脑,多让他们动手操作,使他们在操作中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由于数学研究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故而使得学生很难在短期内理清它的“序列”而产生种种“不适”的情形,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致与对数学的整体认知。如果我们在教学时,慢慢找寻数学的“序列”,让这些不易被学生发现的“序列”有序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致,还可以帮助学生自然地理顺数学各分支的关系,更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数学世界的逻辑力量,从而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于数学的天空中。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几个常见事例,来探索“有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震霞 《学周刊C版》2010,(11):170-171
创新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多创设情境,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树立起创造的欲望、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多尝试;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哪怕是一点点发现,教师也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非常注重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他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经过调查学习,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康开通 《学周刊C版》2010,(4):130-130
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参与和参与的多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数学教学过程变为现实的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去。在参与中学数学、用数学,从而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味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与数学美育是不可分割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发现并利用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对它提炼升华,用它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让学生乐于接受知识,更好地理解知识,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