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读后记     
《围棋天地》2005,(11):96-96
统一规则势在必行 拜读了陈祖源先生关于围棋规则方面的文章,颇有收获和感触。通过陈先生对中日两国围棋规则的对比研究,指出其优劣,使广大棋迷对围棋规则的流变及原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从而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围棋规则的统一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何以对先辈     
十三 《围棋天地》2014,(16):M0002-M0002
陈祖源先生是中国研究围棋规则的大家,或许说是第一人也不为过吧。与陈先生相识也有些年了,对他的成果和孜孜以求的研究态度很是佩服。不过实话实说,虽然作为围棋人,对于规则必须明了,但是让我更感兴趣的,常常是陈先生的一些意外发现,比如天地去年也曾经刊登过的,认为很可能是“两淮盐案”腰斩了一段中国围棋盛世的提法,就很有振聋发聩之感。  相似文献   

3.
陈祖源 《围棋天地》2011,(3):210-216
说到围棋规则和围棋规则的统一问题时一直有一个流行的说法:现在世界上有三种围棋规则,即中国规则、日本规则和应氏规则。这其实是不准确的。事实上,由正规的围棋组织颁布并在一定范围使用的成文的围棋规则,现在已经超过十个。如果说从本质上去区分,现在使用的围棋规则只有两种:以中国规则为代表的数子规则和以日本规则为代表的数空规则。  相似文献   

4.
《围棋天地》2011,(14):12-12
据报道.中南大学何云波教授主持的课题《中国围棋思想史研究》已获得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围棋文化研究第一次被政府基金立项。何云波教授是中南大学围棋文化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首席专家。《中国围棋思想史研究》课题组成员囊括了国内围棋文化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如宁波大学的张如安教授.围棋规则专家陈祖源先生等。  相似文献   

5.
王雷 《围棋天地》2020,(9):90-90
上一篇说到欧洲围棋联盟主席马丁提出把拍照数子引入欧洲的比赛,他说欧洲普遍使用的是日本规则,但职业比赛用中国规则。从2013年起,北京宗弈远承文化传播公司与欧洲围棋联盟签订了支持欧洲围棋发展的十年计划,并建立了欧洲职业围棋体系,职业比赛当然也就使用中国规则。  相似文献   

6.
天地征稿     
《围棋天地》2014,(16):21-21
棋书与我 点评自己喜爱的棋书,讲述自己与棋书的故事。围棋地理 大到编写一地围棋志,小到记录当地围棋有分量的一人一事均可。围棋初体验 第一次接触围棋,第一次领略围棋魅力。记录自己围棋之路的起点。难忘的一局 围棋生涯当中至关重要,对自己产生了重大影响,值得记忆一生的对局。  相似文献   

7.
老骥伏枥     
四十多年前,张毓复还是陕西陇县煤矿的技术员.矿上新分配来了一个小伙子梁经旭,小梁随身带了一副九路围棋,不过也就仅仅知道“两眼活棋”的规则。老张和小梁就试着下棋.几盘过后觉得还挺有趣.只是棋盘太小了.很不过瘾。后来张毓复到西安出差.买回一副十九路的玻璃围棋.两个人才开始在大棋盘上厮杀。一开始,矿上只有他们俩人会下.后来竟然逐渐普及发展了三四十个围棋爱好者.最后连矿上的党委书记也成了他们的棋友。  相似文献   

8.
迷你围棋     
孟繁雄 《围棋天地》2014,(17):84-85
四十三、迷你围棋 2009年初的一天,好友“花开”突然问我.有没有兴趣去参加“迷你围棋”大赛?迷你围棋,不仅对我,对全世界棋迷而言,都是一个新鲜事物。于是,我先去了解了一下规则。  相似文献   

9.
刘永红 《围棋天地》2014,(11):105-105
作为一项竞技项目,围棋赛事自然而然随着围棋课的开设而精彩纷呈起来。两年来,吕梁市直机关幼儿园举办了两届教职工围棋锦标赛,这项比赛使他们认识到,学会围棋并不是很难.进而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了现在主动学习,从而使他们真正意义上逐渐地理解了围棋的博大精深。到现在为止,幼儿园举办了五次少儿比赛,各种类型的比赛让孩子们感受到围棋的竞争,接受到围棋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天地征稿     
苏汉见 《围棋天地》2014,(18):21-21
棋书与我 点评自己喜爱的棋书,讲述自己与棋书的故事。围棋地理 大到编写一地围棋志。小到记录当地围棋有分量的一人一事均可。围棋初体验 第一次接触围棋,第一次领略围棋魅力,记录自己围棋之路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4,(17):86-94
清代是中国围棋的一个顶峰,棋手众多,棋艺也达到很高的水平。陈祖德先生撰《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十四卷,涉及的全是清代棋手。大约以陈先生作为当代国手的专业眼光,清代以前的棋,在技术上尚嫌粗糙.所以不予置评。而清代围棋棋谱,留存下来的将近百部。亦可谓蔚为大观。但笔者曾有一观点,清代棋艺达到中国古棋的最高点.围棋理论却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12.
《围棋天地》今年第五期刊登了黔仁的《为什么还棋块头》一文,记得以前也见过类似意见的文章。虽作者信言“现今的棋规在地域本质与归属的判定上误入歧途”,但笔者拜读再三实在不敢苟同。我以为有不同意见的讨论是件好事,因为讨论可以把平时模模糊糊的东西辩得清晰起来。尤其规则是围棋的根本,在围棋日益走向世界的时候,在大家都在议论围棋进入奥运会的今天,围棋规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围棋天地》关心规则是对围棋长远发展的远见。  相似文献   

13.
图解三国     
围棋界三种规则并存,这已成为围棋进一步拓展“疆域”的最大障碍。第18届富士通杯决赛结束后,日本棋院邀请各国围棋规则专家一起研讨围棋规则的统一问题。此次日本棋院在三国规则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规则”概念,中、日、应氏棋规都是其分规则,只准在各自范围内使用。在世界其他地区,则统一使用“大规则”。  相似文献   

14.
有奖征答     
《棋艺(象棋版)》2008,(12):74-74
韩国国手战 主办:东亚日报 比赛规则:韩国围棋规则每方三小时读秒1分钟5次黑贴6.5目 比赛奖金:冠军4500万韩元  相似文献   

15.
金同实 《围棋天地》2007,(17):96-96
我去参加应氏杯大学生围棋赛的活动,在厦门与应明皓先生不期而遇。我们是老朋友了,一起参加过六次围棋规则研讨会。我们都认为以实战解决围棋中的所有争议是最合理的办法,可谓是所见略同。到厦门那天正好是倡棋杯复赛的第一天,倡棋杯用的是应氏规则,在厦门的大学生围棋赛和即将在美国举行的世界青少年围棋赛都冠以“应氏杯”,也都使用应氏规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终局与收后     
近年来,伴随成为亚运会比赛项目和智运会诞生等一系列成就的取得,围棋在普及之路上连续迈出了几大步。在此背景之下,围棋规则统一的急迫性也就愈加突出。长期需要之外,智运会采用怎样的规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日前,中国棋院就此召开了专门的研讨会。围棋规则专家陈祖源先生出席了会议,并将自己的观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如安 《围棋天地》2007,(13):92-93
大约在两年前,陈祖源说起他在收集中国古代围棋规则的资料,并约我讨论《敦煌棋经》,我畏其艰难而不敢应承。想不到去夏他来宁波即把一部图文并茂的《围棋规则演变史》书稿送到了我面前。我是探索过中国古代围棋规则的,在拙著《中国围棋史》中,对每一个时期的围棋的棋制棋规也都有介绍。  相似文献   

18.
(围棋大师吴清源在贵阳围棋节上发表了最新的新手——将第一颗棋子拍在棋盘下方的中间星位上,这是他近来研究《易经》的心得。在一旁的两位弟子林海峰和芮乃伟都称是第一次看见,可见手之新。)不知不觉中,父亲也教孩子们玩起围棋来了。并且,当父亲了解到兄弟当中我学棋最快,便渐渐地着重对我一个人用力施教。父亲首先教我们掌握了围棋规则,然后将收藏已久的围棋书翻腾出来,让我们每天摆棋书中的棋谱。当我觉得围棋非常有趣的时候,自己便主动地想学棋了。那时,父亲腾出更多的时间在我身边寸步不离地守着,指点我研究棋谱。连我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我对于围棋的记性特别好,只要是摆过一次的定式,再复杂也能记住不忘。那阵子,我每天从早上九点起开始摆棋谱,直摆到夜里十二点左右。由于学棋过于着迷,惹得母亲心疼起来,有几次竟狠心地把棋盘藏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谈谈子与目     
区别:子空皆地与唯空是地 围棋规则的两个体系 现今的围棋规则有两大体系,一种是以中国规则为代表的子空皆地的中国数子规则,应氏规则也属于此。中国古代规则还要还棋块,棋块多的一方每多一块要贴给对方1子;另一种是日本、韩国使用的唯空是地的日本比目规则。由于日本在欧美的围棋推广中着力最早最多,因此欧美的围棋规则和术语也出自日本。  相似文献   

20.
《围棋天地》2011,(6):22-23
1988年版围棋规则与现行的2002年版围棋规则相隔14年。十几年间围棋的基本规则和围棋的竞赛规则没有太大的变化。2001年围甲领队会上,时任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的陈祖德专门强调了“不能为了锦标主义去下假棋”,“千万不能将社会上的一些坏风气带到围棋赛场和围棋界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