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迎春 《传媒》2021,(15):68-70
叙事主体即讲述人、主持人,是微纪录片中的重要叙事元素,在微纪录片的表现形式、情感基调、话语风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创新叙事主体的讲述方式能够提升微纪录片的传播力.本文以湖南电视台大型微纪录片《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为例,探讨该节目是如何通过阶段化的叙事主体创新、多样化与风格化的叙事主体策略提升节目品质,以期为微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蔡梅竹 《新闻前哨》2022,(17):32-33
生态纪录片是以自然生命为记录对象的纪录片类型。它通过对其中生命故事的记录来展现物种与整体生态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然而,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短视频成为人们,特别是中、青年受众群体的集体“日常”。如何让生态纪录片快速适应快节奏、短视频的传播业态,生态微纪录片逢时而生。与传统纪录片相比,生态微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有哪些不同?呈现出哪些特征?其探索经验对系列生态微纪录片的发展又具有哪些启示?本文将结合《神农架密码》系列生态微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分析生态微纪录片的叙事手法,为传统纪录片的突围和生态故事的新讲述提供更多可能性的。  相似文献   

3.
非遗微纪录片,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事象、传承主体在微纪录片的形式下进行叙事建构的文化影像志。借助于影像人类学对特定社群文化的研究与表述能力,表达出具有丰富文化描述和理论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从叙事策略、传播逻辑、文化传承三个不同侧面出发,以影像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微时代下非遗微纪录片生产、传播、延续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王米洁  徐莹 《东南传播》2021,(6):135-137
战疫微纪录片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一种新型纪录片形式.从创作主体可分为官方、民间以及官方与民间融合创作的形式.本文从拉热尔·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出发,从叙述者、叙事手法的层面对官方和民间两种战疫微纪录片的创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从创作主体的风格和叙事的视角、群像叙事手法以及叙事推进方面都有不同特征.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官方与民间融合创作的战疫微纪录片已成趋势,融合创作在视角和价值的层面上都更能凸显叙述内容的真实力量.  相似文献   

5.
赵星辰 《东南传播》2022,(1):124-126
党史题材纪录片不仅是承载党百年奋斗史的影像资料,更是进行党史宣传教育的重要途径,承担着激发奋进力量、引导思想舆论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短视频用户规模的增加,微纪录片这种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聚焦于近年来热播的党史题材微纪录片的代表作,分别从叙述视角、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  相似文献   

6.
唐婷 《现代传播》2017,(11):167-168
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纪录片分为两类:在互联网上播放的传统纪录片和专为互联网而创作的新形式的纪录片。微纪录片属于后者,它是一种凝缩型的互联网纪录片,是刻有互联网媒介符号的完整的叙事文本。纪录片作者将传统纪录片的美学元素压缩并凝练为简短精粹的微纪录片,以适应互联网用户的观影习惯。近几年微纪录片成为了互联网上传播的最为重要的纪录片类型之一。本研究将微纪录片定义为时长在10分钟以内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着新媒体发展的突飞猛进,长度在10分钟以下的微纪录片,在网络上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创作特点和运营体系。从"直播广州"微纪录片大赛几年来的参赛作品来看,与传统的纪录片相比,微纪录片创作具有鲜明的"微时代"特征,包括更简短的篇幅、更多元的选题、更简洁的叙事以及更具个性的影像语言。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的时代,出现了全民媒体、全程媒体、全息媒体等。微纪录片作为新媒体和互联网结合的一种新形态,传播能力较强,受到受众的喜爱。随着受众需求增加、评判能力提高,微纪录片要实现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加强内修外练,实现跨界融合。本文将分析全媒体视域下微纪录片的现状和特点,从选题角度、叙事创新、传播规律等方面着手,探讨微纪录片在借鉴传统纪录片优势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微纪录片是短视频中"最重型"的子类,被视为"精英叙事与大众叙事的中间产品"——体量上,比纪录片短小轻巧,比普通短视频信息量更大;主题上,在"全民皆媒"的环境下,呈现了更加多元、真实的平民化视角,并以大众化创作吸引了更多受众的注意力。很多媒体在转型中选择微纪录片作为承载深度报道的一种新形式,高度重视并有意识地培养这类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燕京 《传媒》2023,(5):55-57
近年来,传统文化纪录片不断发展创新,将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中医药文化、文物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以立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推动了国家正面形象的树立和文化自信的建立。本文从叙事和传播两个角度,对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影像叙事和创新传播进行分析,提出在叙事层面要倾向于微观视角和多元化叙事;在传播层面要以微传播和数字化传播为载体,不断与新媒体、新技术结合,从而为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融媒体时代,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碎片化、视频化的信息情有独钟,由此催生了短视频的流行。微纪录片作为短视频范畴的一种形态,因其短小的时长、精致的视听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备受创作者推崇。在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掌握微纪录片的创作规律将有助于创作者的产品开发。本文通过对融媒体语境的特点和微纪录片的叙事语言分析,探索一条融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的创作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媒介融合的深入推进,微纪录片因短时长、个性化、深互动、篇幅小等特征受到了当代青年群体的热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饮食文化类微纪录片《鲜生史》以“陌生化”理论为指导,应用三维设计以及MR等虚拟技术,利用通俗易懂的戏剧演绎形式展现内容情节,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与主题定位,在技术与内容两方面深度融合,致力打造高质量微纪录片的内容生态,同时也为“互联网+”时代饮食文化类微纪录片的发展与创作提供可借鉴的现实案例。  相似文献   

13.
集体记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情感、文化和信仰。纪录片为传承与建构民族集体记忆搭建了纪实平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随着传播语境的变化,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与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互联网信息时代催生了碎片化、视频化的阅读体验。微纪录片简短精巧,兼具视听作品立体形象的视觉表现以及迅捷的分享互动,适应了互联网的传播逻辑和语态。微纪录片成为主流媒体建构集体记忆并创新性表达的新形态,以新华社《国家相册》为例,从现实语境和叙事策略方面阐述微纪录片对我国唤醒民族集体记忆的影像叙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决定着纪录片的传播效果。《舌尖上的中国》以板块化的叙事结构、碎片化的叙事策略、故事化的叙事方法和灵活的叙事技巧,成就了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也给纪录片创作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的两会报道聚焦于报道手法的创新、生产形式的多样,生产出不少互动性强的融媒体爆款产品,吸引了众多用户的点击和分享.本文从互动参与、互动叙事和互动体验三个方面入手,对新华社客户端推出的首部新闻互动微纪录片《她的故事,"触"处动人》进行可互动叙事分析,发现了"时政新闻+微纪录片"的创新模式,希望对今后的严肃新闻报道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电视纪录片越来越重视对悬念叙事表现手法的应用。悬念叙事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视纪录片的观赏性,有效促进了电视纪录片的传播。主要分析悬念叙事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应用,阐述电视纪录片运用悬念叙事的必要性,以及对悬念叙事应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肖平 《现代传播》2003,(5):73-76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真实是纪录片叙事原则之一。本文从纪录片叙事结构的真实方面来考察《阴阳》和《夏天》两部电视作品。《阴阳》的叙事结构是展示完整的事件和事实 ,《夏天》的叙事结构则是改造并重建材料现场 ,栏目的影响方式是以蒙太奇为基础的叙事方式 ;《夏天》叙事结构体现出的是非纪录片的叙事方式 ,而《阴阳》的叙事结构则充分体现了纪录片语言的叙事原则。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再现艺术,由于这种独特的性质,让它具有自己的叙事概念和叙事结构。法国纪录片《帝企鹅日记》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感人的故事、细腻精致的画面和在南极大陆拍摄的真实场景,带给观众深切的感动和回味,赢得了全球热捧并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叙事即讲故事,纪录片叙事是讲述时间的方法;内部聚焦的叙事角度、丰富多彩的声音与画面语言的表述是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独特的叙事手法;该片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结合营造出的叙事节奏更接近观众的心灵;合理的叙事结构让片中剧情更加紧凑。纪录片《帝企鹅日记》拟人化的叙事方式究竟体现了什么样的叙事特色?本文将从叙事视点、叙事时空、叙事结构这三点出发,分析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9.
李炳钦 《现代传播》2007,(3):137-138
纪录片是一门特殊的叙事艺术.其叙事特质既不同于传统的诗歌、小说、戏剧和电影、电视剧等艺术门类,也与一般历史叙事明显有别.但另一方面,纪录片叙事在真实性上却颇似于历史叙事,而在视觉性上则又与电影、电视剧相同.不过历史叙事缺乏纪录片的视觉性,而影视剧叙事则没有纪录片那样对真实性的刻意遵循.也就是说,纪录片叙事是在综合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叙事特点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取为己用,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特质.  相似文献   

20.
《歌声里的追梦人》作为一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出品、中央新影集团文化历史事业部承制的微纪录片,自2021年11月8日首播以来吸引了广大受众的目光。本文主要从共鸣:“中国梦”的宏大主题与“追梦人”的小切口叙事;共振:独立的“小”故事单元与深挚的“大”情感创作;共融:真实性的影像记录与文艺化的歌舞表达三个方面分析了该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探析微纪录片如何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讲述追梦人实现“个人梦”进而不断为“中国梦”奋斗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