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世界各国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那么,读到高一,他们知道怎样爱国吗?带着这个问题,借高中历史新课程“弘扬五四精神”这一内容,笔者专门组织了一次师生对话。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孙中山说过:“一个人最伟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可见,爱国可以焕发人的生命热情,在人生旅途上创造出无限辉煌。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合格的公民。  相似文献   

3.
缘于新课程爱国情感教育的需要,面对当下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差强人意的现实,本文基于学生“被爱”及“施爱”的思考,着力从心理层面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良方对策:一要准确把握爱国情感的心理成分,二是正确把握爱国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各阶段人民都投入了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之中,使爱国主义内涵发生了质的飞跃:其一,将近代爱国主义从“忠君爱国”发展到“抑君爱国”再至“叛君爱国”。其二,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狭隘的爱国主义,急剧向以“向西方学习”探索富国强兵之路的爱国主义升华,使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具有现代意义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史教学过程中,爱国与爱国主义是频繁出现的字眼。而爱国与忠君是何种关系?又是容易引起歧义的。试简释如次:一般来说,在封建君主制度下,爱国与忠君往往具有同质同向性。“博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玉臣”。一姓一族的王朝即是国家的代表。君主是王朝的象征,自然也成了国家的代表。而古典的爱国主义,常常又凸现在外敌入侵、国难当头之际。君不愿为亡国之君,臣不愿为亡国之臣,民不愿为亡国之民,君、臣、民在抵御外敌这点上有一致性(尽管不完全一致),爱国必忠君,忠君才算爱国,二者可以统一。屈原听到楚王被…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既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也是当代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主动脉.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五千年的文明史,贯穿着“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的屈辱史,也是一部炎黄子孙不畏强暴,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史.其爱国主义涉及各章各节,穿插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外交事务、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那么教者如何巧用教材优势,启发学生爱国之情呢?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教育的主旋律。然而,由于当下的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宽泛,没有固定的课程设置,落实起来难度较大,再加上我们对爱国之“爱”的形成过程缺乏必要的研究,因而爱国之教育显得较为苍白,实效性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8.
德育书简(16~1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H君: 你好!来函问及“爱国主义教育”。你的问题是:引导学生爱国是理所当然的,不知为什么称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的含义是什么,“爱国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区别何在?如今是不是实际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我国如今实施的广义“德育”,涵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属于其中哪一种教育的范畴?怎样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我们的祖国?你提出的这一连串问题,是追求真理的表现,却给我出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说过:“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注重传递爱国知识,激发爱国情感,还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的爱国行为。所谓“爱国行为”,借用“道德行为”的界定方法,可以认为:爱国行为实质是一个人在爱国知识和爱国情感的支配下,所采取的有益于祖国(包括他人、集体、社会)的各种行动。换而言之,只要是对国  相似文献   

10.
任志锋 《人民教育》2022,(18):32-36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门时间跨度大、空间辐射广、要素结构复杂的“大思政课”。讲好用好这门“大思政课”,需要在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基础上,透过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的大视野,讲出爱国主义的政治高度、历史厚度与理论深度;围绕“什么是爱国”“为什么爱国”“怎么样爱国”等问题,讲透爱国主义背后的真理、情理与事理;运用生动多样的方式方法,把爱国主义的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求落实在学生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要聚焦中小学生,培养其爱国情怀,树立爱国意识,增进其爱国情感。面对经济全球化及多元文化所引发的价值冲突,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基于2019年中国儿童(9-18岁)道德发展数据,通过对77,367个有效样本进行一系列分析发现:(1)中小学生爱国观念及情感正面临着“知情错位”的困境,其中爱国观念突出但爱国情感仍有待加强;(2)“生活满意度、学业表现”是影响中小学生爱国观念、爱国情感的核心要素;(3)中小学生期待德育工作者采用多样化的德育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其中“说理式”“实践锻炼法”最受中小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基于以上发现,为了提升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德育工作者需要关注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并积极贯彻“生活化”的德育理念;关注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并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宜的德育手段;学校则需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作用并实现“知、情、行”统一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谭嗣同的爱国思想是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他把“救亡”与“改革”相结合。改革要师法西方,“师夷”为了“超夷”;从“忠君”到“叛君”,“爱国”是同“恤民”、“爱民”相一致的。他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果说,谭嗣同是清末社会变动中,昭示改良主义末路和开辟革命先河的重要过渡人物,那末他的真诚而炽热的爱国思想,正表现了这个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振奋妇女的民族精神(中)樊莉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从妇女发挥的巨大作用分析,对妇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1、中国妇女爱国有着优良传统。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爱国主义源远流长。如《战国策》和《汉书》就提出“爱国”和“爱国如家”的观点,屈...  相似文献   

14.
强化情感因素优化主体意识——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吕同德赵建华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为前提和基础,因为“情”是“行”的基础;还要牢记学生是活动的对象和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就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就难以收到好效果。针对以往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5.
忠君思想在我国古典学的爱国主义不是局限性,而是一个本质的特征。“爱国”与“忠君”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们既矛盾又统一地 在于我国古典学的爱国主义中。二都占居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政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与应有之义。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整体视域,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出发,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层次为:小学阶段,启蒙爱国认知,培育爱国之情;中学阶段,深化情理交融,明晰爱国之理;大学阶段,稳固价值观,坚定强国之志。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着力点为:利用“课程思政”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协同效应;教材编写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连贯性和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教学方法以不同学段对象的特点和教育目标为依据,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的爱国主义教育韦志成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其主渠道,语文学科是其主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何谓“语文”?是“国语”和“国文”的合称。“语”是指“...  相似文献   

18.
人为什么要爱国吉林师范学院王立仁人为什么要爱国,这是对爱国主义的理性思考。爱国,主义感情的巩固,爱国王艾行动的执著持久,依赖于对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因而,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发展,必须在培养爱国王义感情,强调爱国主义行动的同时,加强对爱国王义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实施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法治化建设的里程碑事件。以法治形式推进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立法与普法的同步配合。加强爱国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将爱国主义法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法治教育既要从个体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讲清“什么是依法爱国”,又要立足公民与法律的关系讲好“如何爱国守法”;既要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法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做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法治教育需要全面审视其中蕴含的各类关系,从特征、价值、目标、空间、对象等多个维度深刻把握爱国主义法治教育。新时代爱国主义法治教育呈现出“刚性”与“柔性”、“底线”与“高线”、“感性”与“理性”、“虚拟”与“现实”、“全面”与“重点”辩证统一的关系表征,系统展现出爱国主义法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属性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爱国” ?什么是“爱国主义” ?这个“简单”得连小学生都可以脱口回答出来的问题 ,却曾经使我这个有近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困惑了很久。为弄清这个问题 ,我不得不回顾、反思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外历史。有这么一种“爱国主义” :极权统治下 ,独裁者最喜欢而且最需要“爱国”的民众。法国国王路易说 :“朕即国家。”当然 ,在他的国家里 ,“爱国”就是爱国王本人 ,还包括爱国王的情妇。 2 0世纪 2 0~ 40年代 ,希特勒、墨索里尼、裕仁天皇最喜欢也最需要“爱国”的民众。于是这些“伟大的”、“神圣的”领袖们酿造了“爱国主义”的毒酒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