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改变实体思维下的教与学的博弈现象,有必要对教与学的关系进行重新的审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教学活动的交往性、教学关系的动态生成性和教学过程的整体性,要求我们有必要从关系思维的角度重新审视教与学的关系。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任务、共同情境之中的教与学、引导与生成的共同矛盾为建立教学同盟提供了可能性。以此提出了教学同盟下的教与学的策略:以教引导学、以学反思教、教学以知识。  相似文献   

2.
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理论与实践中,人们至少在三种不同意义上使用“教学”一词:一是教学即教授;二是教学即学生的学;三是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显然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概念是以第三种观点为其共识。然而即使把“教学理解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还存在一个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如果我们把“教与学相互割裂、相互分离”作为教与学关系的第一层面,“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作为第二层面,那么“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可以作为教与学关系的第三个层面。本文将要更进一步提出第四个层面的认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之所以要确立教…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其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在授课时,不少教师往往把教和学割裂开来,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和学只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就表现为灌输式或注入式的教学。注入式教学法把学生看成是被  相似文献   

4.
朱肃霞 《上海教育》2022,(13):63-64
<正>“教与学共在”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原点观的一个重要立场。站在教育原点角度看陶行知的“教与学共在”,有两个层面:首先是教与学活动双方(师与生)教与学共在,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其次是教与学活动个体方“教”与“学”的共在,即在单一个体上统一:教师需要一面教、一面学,学生也需要一面学、一面教。教与学是学校教育客观存在的“场域”,“场域”是否真实存在,依据的是教与学是否互动起来。那些只有教与学的形式而无实质性互动发生的“教管教”和“学管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在。  相似文献   

5.
李代凤 《教师》2013,(26):61-62
一、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式的诠释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结合,同时存在的时候,形成了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帮助学生“学”的活动。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就是教学方式。从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来看,学生的学是主体,教师的教只是主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相似文献   

6.
一、传统教学思想的表现改革传统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端正教育思想的过程。当前在改革中,教学思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正确处理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一是重教轻学,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什么,怎样教考虑的多,对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考虑的少,教学“满堂灌”,颠倒了教与学的位置。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学”,“教”要为“学”服务。教学方  相似文献   

7.
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变”,即变“讲堂”为“学堂” ,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 80年代初 ,我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的主张 ,实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 ,解决教与学的关系问题 ;90年代初 ,我又提出了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 ,实行语文教学本体改革 ,解决语文课教 (学 )什么 ,怎么教(学 )的问题。前者带有各学科的共性 ,后者体现本学科的个性 ,两者有机结合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变“讲堂”为“学堂”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 ,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教的过程 ,也包括学生学的过程 ,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从教学过…  相似文献   

8.
(1)要走自己的路,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 (2)要摆正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教师的职能是启发诱导,不但要教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线。 (3)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教育的阵地。精神文明教育就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物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里,由于对教与学的关系认识得不完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两者割裂开来。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与学成为一种知识的传授关系。反映到教学方法上,就表现为注入式的教学。讲和教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用不着讲用不着教才  相似文献   

10.
<正>"少教多学"就其内涵而言,和传统教学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区分:第一,"少教多学"更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依存关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着眼于自己如何去教,而不是学生怎么去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按照自己的意念去教育学生,而不顾及学生自身的感受和兴趣,导致教与学之间出现断裂。"少教多学"的基本教育理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对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这一基本关系的认识,决定着课堂教学模式的走向和类型。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着片面性,都没有正确处理好教学中教与学基本关系。故此,笔者于实践中阐述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五板块"。"五板块"教学模式以板块学习为载体,以结构化问题为线索,以教学进程和问题解决程度为管理枢纽,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在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做到了教学中教与学基本关系的四个协调一致,对提高课堂效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学既是日常生活概念,又是教育学的科学概念。教学这一概念是基于对人类社会文明经验传承的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在不同语境中,其外延有宽有窄,差别很大。在教学论学科中,教学主要指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它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教与学是教学不可或缺、同时存在的两个方面,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科学地把握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准确地把握教师教的要义(即教学生学),是深入理解教学这一概念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的过程。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忽略学生的学。现代的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会,还要学生会创造。只有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去,学生才有创造的源泉。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但归根结底是教与学的关系。摆正教与学的关系,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把教与学真正统一起来。教师的作用在于“导”,而学是主体,教为学服务,也就是教为学生提供优越条件。尤其是教师教这个优越条件,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向正确,减少困难,保证质量,提高效率。而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是一种独立的主动的认识活动。从哲学上讲,教学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问题,无论在哪一个时期,都是一个重要的热门课题。本文将要从两个新的角度探索现代教学方法所呈现的发展趋势。 一 众所周知,教(Teaching)与学(Learning)虽然是两不同的概念,有其各自的规律和特点,理论和方法,但是人们无论是谈论教,还是研究学,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谈论教学(Instrucaion)中的教,研究教学中的学。教学中教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我国明末清初时的王夫之所说:“推学者之见而广之,以引之于远大之域者,教者之事也。”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关系论斯卡特金认为“教和学的统一是教和学的客观特征,是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之联系中实现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联系,是符合客观规律,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与学生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 (一)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相结合教师应特别注重使学生乐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教-学"关系指一定教学情境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松散型"教-学"关系削弱教学合力,容易导致学生的浅表学习,联合型"教-学"关系有助于化解这一实践难题.从全面联合、个性自由、人人平等、深度参与四个方面构建联合型"教-学"关系,推动"教-学"关系的民主转型,可最大限度发挥"教-学"合力,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8.
教与学、师与生互为教学的两个重要载体,无孰轻孰重之分。常态教学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不可偏颇。这样来解释教与学的关系,一般不会有很大争议的。看似简单的关系,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则又是很难处理好的。若是处理好了,则学生的学可促进教师的教,而教师的教能极大的作用于学生的学。教学相长,良性循环,既有利于学生,又有益于教师。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学双方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进行相互交流和作用.需要教师遵循准确性和科学性原则.讲究辩证统一的思维方法,精心策划.认真分析.全面、具体、合理地对待教学问题和现象.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一、教与学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和学的矛盾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推动教学过程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教是为学而教.学是从师而学,各自的活动都有以对方为条件,两者的统一关系集中体现在教学内容的传递和转化上、因此,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从“学”的角度看,则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之间具有导学与内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教学革命使教学既要担当文明传承的责任,又要变成儿童生活的乐园。教学的这一良好愿望为“教”与“学”关系的发展埋下了潜在的危机。在实体思维的影响下,“教”与“学”的关系从“以教定学”走向了“以学定教”,出现了片面强调“学”的局面,导致“教”与“学”关系的失衡。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转换视角,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关系思维去探讨“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