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区域创新系统效能测度体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效能测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效能测度的内容.给出了区域创新系统效能测度的测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创新主体引导的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营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源型城市众多,这类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亟需进行转型使其摆脱对单一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谋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为解决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创新主体引导的区域创新体系营建模式,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创新主体的能力和经济实力两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对创新体系营建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在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分类的基础上,选择区域创新网络作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培育目标,并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我国的许多资源型城市,已经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困境,通过循环经济建设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近年来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以若干城市的实践为案例,从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和指导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5.
基于资源型城市特点建立和完善大庆市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瑛 《科技与管理》2005,7(1):135-136
大庆市是一个典型的以石油开发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矛盾。针对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和大庆市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分析了大庆市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和完善大庆市科技创新体系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资源不断减少、竞争不断加剧,创新已经成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之路。资源型城市创新环境分为创新软环境和创新硬环境,硬环境主要包括创新基础设施,软环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和社会服务。文章以信用环境讨论为中心,研究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和社会服务等软环境对创新的影响,认为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的建设必须经过长期努力,必须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注重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追求绿色发展和创新经济的背景下,本文运用115个资源型城市2014—2020年面板数据,探讨空气污染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发现空气污染显著负向影响资源型城市创新水平。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后,其回归系数绝对值变大但仍显著为负;创新主体分类回归发现空气污染对于企业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负向回归结果更为稳健。进一步研究空气污染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人力资本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替换主要变量、加入东部虚拟变量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结果依旧稳健。  相似文献   

8.
信息资源测度体系及90年代信息资源水平测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红 《情报科学》2001,19(4):372-374
研究信息资源及其测度体系及测度结果,可知一个国家的信息程度,信息资源除文献外,还包括信息人员,信息设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本文依此五项测量要素确定信息资源测度体系,并通过准确数据分析,测度,研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效测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建辉  张文忠  王岱  李倩 《资源科学》2013,35(9):1812-1820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当前中国国家转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近5年国家针对资源枯竭城市大规模援助的发展形势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成效如何?本文试图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构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效测度体系,测算2006-2010年各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效,并分析各城市转型成效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通过从产业、民生、生态环境3个维度综合评估城市转型过程和转型后达到的状态等指标,可以将城市转型发展的成绩与其由于周边区域发展所取得的共同成绩分离出来,较为有效的测度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效;中部城市转型成效相对较好,而东北地区城市转型相对较差;石油类城市转型成效较好,而森工类城市转型成效较差;各城市转型成效的差异与其外部经济环境、内部历史矛盾的积累深度以及发展基础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两型化建设是时代所趋,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很多,可是关于其建设测评体系的研究却不多。根据城市两型化建设的内涵和学者专家的现有研究,构建了城市两型化建设测度指标体系,确立了权重以及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并以武汉市为实例运用了该指标体系,指出该测度指标体系是可以有效测评城市两型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A分析法的产业创新系统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也是国际竞争力的最终体现。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试图提供一个多维的、综合的、动力的、演化的产业创新观点,以能够较好地理解产业的结构与边界、机构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创新和生产过程以及系统的协调演化过程等。在综合运用技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效率评价模型。对中国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为政策制定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创新系统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创新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从宏观层面深入探讨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创新环境是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不仅包含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网络关系,也包含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教育环境、国际环境等要素条件,可分为软性环境与硬性环境。创新环境对于创新系统运转具有重要作用,既影响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创新过程的绩效。本文提出创新环境评价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系统性、合理性、全面性为基本原则,从人才环境、资金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竞争与合作环境5个维度构建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科学地评价创新环境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创新系统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创新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从宏观层面深入探讨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创新环境是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不仅包含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网络关系,也包含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教育环境、国际环境等要素条件,可分为软性环境与硬性环境。创新环境对于创新系统运转具有重要作用,既影响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创新过程的绩效。本文提出创新环境评价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系统性、合理性、全面性为基本原则,从人才环境、资金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竞争与合作环境5个维度构建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科学地评价创新环境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否具有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后续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立足于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与区域创新系统分析角度,通过指标定性与定量筛选方法相结合,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指标体系。运用复相关系数分析剔除易被其他指标替代的指标,避免指标间信息重叠;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剔除对评价目标不重要的指标,保留对评价结果影响显著的指标。计算灰色关联分析中的分辨系数值,提高灰色关联度的准确度。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样本,最终构建包含27个指标的基于区域视角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筛选出的指标集保留了90.7%的原始指标集信息。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复杂理论的创新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本文分析了随经济的发展创新理论的研究进程 ,指出了创新系统的复杂性来源。在对复杂性理论归类的基础上 ,比较了中外复杂理论和方法的异同。最后 ,依据复杂理论建立了创新系统的结构框架 ,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结合科研机构创新过程特征,在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协同创新思想和要素,构建一套更系统、更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广东20家公益类科研机构作为评价对象开展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这套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的真实情况,为科研绩效管理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创新审计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技术创新审计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在综述了国内学者对创新审计以及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平衡计分卡的原理,构建创新审计指标体系,以此设定标准,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S公司综合评价,并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提高创新绩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商华  惠善成  郑祥成 《科研管理》2014,35(11):156-162
作为人力资源存在和发展的多维空间载体,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已经演变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工具。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准确测量和评价是区域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基础和依据。本文以辽宁省区域城市为样本,以2013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中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分析和生态位参数的引入表征辽宁省区域城市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竞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应该以区域合作代替竞争,避免生态位重叠造成的效率低下和过度竞争;以区域城市间的共生关系发挥集群优势,增强区域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竞争力;找准生态位位,摆脱生态位短板的制约;"态"与"势"的协同进化和平衡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发展潜力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