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影声音作为电影的基础创作元素,现实主义应该是电影声音长期坚持之美学追求,也是重要的价值标准。艺术需要贴近生活,有人主张电影声音应该反映生活,也有创作者努力追求"象",这都是电影声音向现实主义靠拢的表现。但完全真实的声音未必符合电影创作的需要。电影声音的艺术创作需要遵循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原则,该原则既非信马由缰任意发挥,也非机械刻板复制自然,而应该是艺术提炼和加工生活后所呈现出的艺术结晶。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影过程中作用于观众的情感和情绪状态,从而引导电影观众突破电影银幕空间所带来的声音局限性,实现全维度的声音沉浸感。  相似文献   

2.
徐倩雯 《视听》2023,(10):22-25
江南电影将独具中国传统美学意蕴的江南影像空间与江南文人电影叙事相结合,构建出别具一格的诗意美学。江南电影在电影空间叙事策略上继承了早期江南电影横向运动长镜头的段落处理方式;从传统诗学中汲取了叙事技巧,对赋比兴手法进行影像空间化的转换表达,擅长将江南地域符号物象升华为意象,完成更深层次的隐喻叙事;格外注重声音景观的营造,运用江南地缘符码的声音元素和虚实结合的声画结合方式,拓展电影空间的叙事效果。江南电影由此逐步在中国地域电影版图中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诗意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赵晴 《今传媒》2022,(11):92-94
《何以为家》在声音的处理上,大量保留了前期拍摄中收录的噪音,这些噪音既凸显了影片的现实主义风格,也参与了电影空间的建构。本文结合电影空间的相关理论,对《何以为家》进行了文本细读和视听分析,发现电影中的噪音对丰富电影画内空间、构建电影画外空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噪音所产生的展现地理环境、外化人物心理等效果,也在以声音元素的形式建构并丰富电影的视听语言。  相似文献   

4.
"聆听是创造性活动,而正是这种听觉上的创造性,催生了所谓的声音艺术."①在以电影为载体的声音艺术作品中,当创作者有选择、有目的地利用声音元素,并把它们应用到电影当中去时,这些声音元素就承担起了再现电影故事中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社会、地域特征的重要任务.在电影中如何营造出一种民族化的氛围,表现出创作者浓郁的民族化创作意识,选择具有民族特征的声音元素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相似文献   

5.
一、声音形象在影片中的确立我们从银幕上听到的是声音本身,而不是声音的形象。从银幕上传出来的声音,就是录音机所录下的同一个声音。声音没有形象。—巴拉兹—这里摘引的有关影片中声音的理论,是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所论述的。在此引用,并不是想论证这一理论的正确与否,而是想说明:随着电影语言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声音的表现特征应从一个新的电影美学的角度提出,应该说,声音是有形象的。在影片中,这种形象则具有渗透于人们意识的心理表现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农 《新闻世界》2014,(12):151-152
蒙太奇在电影中的运用是一伟大创举,它使电影跨越时空的叙事方式成为可能。声音蒙太奇在该过程中是一重要介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促使电影在影像画面的切换上更加流畅;它能够增加影片同一时段中的信息容量;它可以深化影片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它能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影片的情景之中。本文从声音蒙太奇在电影中的具体应用入手,结合蒙太奇技法成熟的理论,分析声音蒙太奇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八月迷情》中的声画结合方式鉴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楠 《新闻世界》2010,(3):99-100
电影是视听艺术,如何将画面和声音结合起来,已经有了大量的实践。但在研究方面,目前的文献大都从声音的功能、性质等方面来讨论,很少有文章分析声画是如何结合的。本文试以音乐剧情片《八月迷情》为例,对该影片中的声画结合方式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8.
声音的出现,对纪录片的诸多变革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而对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的贡献最大的人应该是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他充分利用声音技术,开创了"画面+解说"这一纪录片样式,也奠定了声音在纪录片中的地位:声音使影片呈现奢华之美,声音丰富了电影谋篇布局的方法,声音成为纪录片表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侯丹丹 《视听》2016,(1):55-56
电影《天注定》在叙事、视听方面突破了贾樟柯以往作品的风格,尤其在声音设计上独具匠心。《天注定》延续了贾氏电影引用媒介声音、运用多种方言对白、极少出现原创电影配乐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作了多种全新的尝试,用传统戏曲的框架建构人物,在现实叙事空间加入写意声音,用四段式的、"连环画式"的叙事对应四种不同的声音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电影中声音的作用毋容置疑。好的声音素材对于电影声音而言确实是一笔财富,而要想获得好的声音,就要从现场录音开始。一般来说,电影现场录音中,重点工作是拾取演员对话。为了确保对话录音的质量,也为了便于后期声音制作达到影片所需要的整体艺术效果,在现场录音时要注重对话清晰度、可懂度与信噪比的提高。电影拍摄的环境多是开放的,声音的传播是全方位的,某种程度上声音比画面更难控制。  相似文献   

11.
魏千月 《新闻世界》2013,(11):185-186
声音是人们享受电影这一综合艺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电影《悲惨世界》通过人声、音乐和音响的有序结合,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突出电影的抒情性与戏剧性,在推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表达了对著作《悲惨世界》中描绘的时代情景与各色人物的思考,具有浓厚的醒世意味。  相似文献   

12.
声音是电影艺术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本文从侯孝贤电影的声画关系阐述了声音的画外运用,分析了画外音在影片的叙事和空间塑造中承担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虞怡 《视听纵横》2006,(5):100-101
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周传基教授曾反复强调:电影是声画的艺术。反观电影历史,电影在经历了草创时期的默片时代之后,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迅速迎来了声画合一的当代形态,成为新兴的艺术门类,而声音的高保真立体声技术的发展,尤其使现代电影具备强烈的身临其境的真实感。电视是电子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目前的电影环境来看,政治和商业话语占据了电影话语空间的主要部分,而伴随社会发展逐步形成的底层社会因缺乏商业元素很少获得电影关注。本文以《小武》《三峡好人》《安阳婴儿》等影片作为分析对象,通过画面、声音等符号元素分析底层社会如何在中国独立电影中得到影像表达。  相似文献   

15.
何雨萌 《声屏世界》2022,(3):115-117
真实电影是一种根源于纪录片的写实主义电影类型.文章以声音为主题对真实电影创作历史上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三部影片《我是一个黑人》《西伯利亚的来信》《利维坦》进行深度解读和剖析,分别从声音与图像的关系、电影的作者权、图像所有权、纪录片的客观性等方面入手,解析声音在真实电影制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叶坚 《视听纵横》2002,(6):43-45
虽然广播剧和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包括话剧、戏曲等)同为艺术,但顾名思义,广播剧诉诸听觉,而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则诉诸视觉。因此.广播剧被称为声音的艺术,也就是听觉的艺术;而电影、舞台剧和电视剧则被称为“独立地描绘出鲜明的生活图画”、“时空结合艺术”(汪流《电影编剧学》P1、P53,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也就是视觉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从电影诞生到有声电影出现,声音为电影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电影声音除了参与银幕造型以外,由于它对时间、空间、心理、情绪、意境、风格等方面深入地刻画,大大扩展了电影时空的表现能力,并使得观众得到审美享受。因此,声音应当积极地介入电影创作的剧作、介入主题、介入影片结构,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情绪再现”达到表达与思考的境界。本文将从艺术审美的角  相似文献   

18.
电视电影《马世清离婚》是一部剧情片,全片以时间流逝为主线,多角度、多视点讲述了老两口真假离婚的故事,呈现老年人的生活及心理状态。全片风格朴素、诚挚、真实、简约。该片在第二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获最佳电视电影奖,第四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我作为该片的录音师,谈谈自己的创作体会。对声音的整体构思和审美追求声音作为视听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在与画面艺术的组合中获得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在声音的创作过程中,声音构思是重要的环节,也是录音师在录音创作前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1、用音乐的思维找准人物声音特点。演员的音色语调…  相似文献   

19.
当下欧美地区的影视作品,因其成熟的行业理念一直占据着国际影坛的半壁江山。使得中国电影的国际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如何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以电影分析为主要方法,将民族元素对电影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同时从电影的剧本取材、人物塑造、场景设计、声音配乐四个方向入手,具体分析如何将民族元素融入电影中。并认为只有从民族元素中吸取精华,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  相似文献   

20.
<正>众所周知,广播电视电影专业录音技术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录音机、调音台和无线麦克风。它们在确保图像和音频的完美结合的同时,迅速朝着产业链中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并引领着当今广播电视电影专业录音技术的发展方向。数字录音设备,提高了录制好声音的可能性,并彻底改变了录音的工作方式。无线录音技术和远程遥控技术保证了录音工作不会因为无线干扰或者错误设置而出现问题。这使为离自己较远的人录音开始变得很简单。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