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任陇婵 《视听界》2014,(3):14-15
4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政策,自2015年1月1日起各卫视的电视剧播出执行"一剧两星"和"每晚两集"的规定。从已实行了10年的"一剧四星"到"一剧两星",广电高层对电视剧产业的调控似乎只有"首轮剧"这一个功能键,  相似文献   

2.
行业动态     
《视听界》2014,(3):6-7
"一剧两星"落地4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2014年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会议。会上宣布,自2015年1月1日始,总局将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调整。具体内容包括: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卫视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两集。  相似文献   

3.
杨耐寒 《新闻世界》2010,(5):196-197
张爱玲的小说素有"纸上电影"之称,近些年再次掀起改编为电视剧的热潮。张爱玲的小说与改编后的电视剧在传播的表达方式、叙事角度、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也成为评价改编电视剧优劣的影响因素。我们应在全面认识张爱玲小说及其改编电视剧传播特点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忠实原著"说,结合改编电视剧的当代性,给电视剧改编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与空间。  相似文献   

4.
缘起2010年的电视剧市场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值得关注,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剧。收视率最高和收益率最好的高希希版《三国》、"王道"组合《手机》、李少红版《红楼梦》无一例外都是翻拍剧。而值得玩味的是业已播出的翻拍剧只是冰山一角.一场声势浩大的“翻拍工程”已在2010年的电视剧市场精彩上演。  相似文献   

5.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4,(3):4-5
8亿元人民币,能买多少剧?4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实行"一剧两星"新政。对观众来说,"一剧两星"肯定比"一剧四星"要好,因为他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剧。如果把"随便播部电视剧,收视率都能破1"的湖南卫视放在考虑范围外,2013年靠买剧稳坐第二把交椅的是江苏卫视,他们的买剧预算是12亿元。  相似文献   

6.
李芳 《视听界》2014,(3):110-112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电视剧的创作,是精品电视剧创作实践中的主题化阐释,其核心是"精品",是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的统一。就文艺范畴而言,精品是指在精神层面和影响力上能直指人心的,并且寄寓了时代意义、人文关怀和核心价值观的、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精神产品。电视剧精品则是指思想深远,有丰富的信息量和文化含量,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相似文献   

7.
王珂 《新闻爱好者》2011,(8):153-153
中国电视剧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如今已经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1998年,大型经典古装剧《水浒传》在央视黄金档一经播出,便赢得了收视开门红。从此,像电影市场的"贺岁片"一样,在每年的新年伊始,各大电视台纷纷精挑细选、重磅推出一批优秀的电视剧,引来荧屏热战,“开年大剧”成为促进优秀电视剧产生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周茹 《声屏世界》2011,(9):44-45
近年来,随着"山寨风"蔓延到各行各业,山寨电视剧迅速蹿红荧屏。湖南卫视拍摄的电视剧《丑女无敌》被誉为史上第一部"山寨剧",而与经典韩剧《蓝色生死恋》剧情大同小异的湖南卫视2011开年大戏《一不小心爱上你》,自开播以来以1.33%的收视率夺取全国同时段收视冠军,  相似文献   

9.
陈昕 《大观周刊》2012,(43):36-37
日本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是研究中日两国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日本电视剧在中国传播历程的分析研究,从社会背景,传播过程,中国电视以及中国受众特别是伴随日本电视剧一起成长"80后"的受容等方面,浅谈日本电视剧的中国之路。  相似文献   

10.
张谦 《视听界》2010,(6):64-67
中国本土青春偶像电视剧(以下简称"偶像剧")的大量出现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末,1998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通常被视为国产青春偶像剧的开山之作。对青春偶像剧比较公认的界定是"集数不多(一般30集以内)、大量采用面貌俊美的演员、符合社会流行的造型服饰、适合年轻人的偶像艺人、以细腻爱情戏为主、主要场景为现代的时装电视剧。"这个定义较为符合青春偶像剧的创作实际,但若考虑到本世纪初大量出现的民国青春偶像剧,那么将"主要场景为现代"修正为"精神主旨为现代"似乎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11.
黄伟迪 《新闻世界》2011,(6):232-233
近年来,东北二人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先是一系列有关乡村生活题材的电视剧火爆荧屏,然后与电视剧同名的"刘老根大舞台"闪亮登场,人们蜂拥而至。本文旨在运用景观社会的文化理论对刘老根大舞台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吕晓燕 《青年记者》2010,(18):78-79
2003年12月30日,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允许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新闻宣传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这一规定推动了国产电视剧制作的迅速发展。2001年,我国电视剧生产仅为8000集,到了2007年达到近15000集,  相似文献   

13.
蔡帛真 《新闻世界》2014,(2):167-168
中国古代人民从哲学、历史、人文等多个领域创造出古代色彩文化系统——"五色论"。近年来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不仅追求对历史原型的准确还原,同时更注重了传统艺术文化的历史再现。本文结合多部电视剧的剧情内容,分析历史电视剧中色彩文化在权力生产与阶级序列上的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14.
祖恺  黄蓓 《视听界》2014,(3):64-67
政策和市场风云变幻,大多卫视平台一边洞悉受众心理,紧跟市场潮流,一边不断调整应对方式,疲于奔命,而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仍然立于国内电视剧市场的不败之地。本文以2013年1—10月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的收视数据为基础,从坚持定位、针对目标受众打造黄金档、联动编排、烂片经济四个方面,探索"金鹰独播剧场"实现高收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马晓宁 《视听界》2010,(6):73-76
电视剧购买每集突破120万元 2010年无疑是电视剧"大剧"年,《仙剑奇侠传3》(江苏卫视)、《媳妇的美好时代》(北京卫视)的首轮独播占据上半年市网收视的前两名,史诗大剧新《三国》的卫视首播拿下上半年的第三、四名,《钻石豪门》、《手机》、《猎鹰1949》等精彩剧目迭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高潮。  相似文献   

16.
吴琼 《声屏世界》2011,(5):38-40
2010年的电视圈异常热闹,300多部电视剧和种类繁多的综艺节目让观众应接不暇。《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等一系列"零门槛"节目的迅速走红,以及明星娱乐、选秀风潮的日趋平淡,预示着中国电视已经提前进入了"后选秀、后综艺"时代。纵观往年的电视台竞争,央视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可撼动,湖南卫视的老二位置也无人动摇,其他卫视你争我夺的只是"季军"地位。  相似文献   

17.
《视听界》2010,(6):13-13
事由:湖南卫视将于明年推出"芒果周播剧场",播出方式为每周六两集全国独家首播电视剧,这将是国内荧屏首次迎来"周播剧"。  相似文献   

18.
沉默的螺旋——荧屏翻拍剧的传播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可谓电视剧的翻拍年,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剧,据业内不完全统计,2010年3月份至今,在全国各大影视基地正在拍摄的翻拍剧超过一百部,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一两年内将有几千集的翻拍剧充斥荧屏。为什么影视市场的翻拍风愈发浓烈?翻拍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操纵翻拍现象的出现?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笔者以传播学"沉默的螺旋"为理论基础,试图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2016,(9):62-62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示了一则《中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通报中明确提出,将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电视播出机构在电视剧购播过程中不得指定演员,不得以明星大腕作为论价标准,在电视剧宣传工作中不得对明星进行过度炒作。总局将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抓紧制定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就"注重影视作品思想价值和审美导向,优化影视制作成本结构"制定倡议书,加强对市场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叫座"与"叫好"之间的差异比比皆是,总叫人困惑不已。2010年和2011年度全国电视剧收视率前40位的电视剧中,仅有《我是特种兵》《毛岸英》《解放大西南》《幸福来敲门》等11部获得第28届"飞天奖",前3位无一获奖,前10位仅3部获奖①。这个差异和2012年度喝倒彩的电影"金扫帚奖"形成奇特对称,即70%的好评节目不受观众关注,70%的热门节目获差评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