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讯9月22日,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黄梅戏唱腔集萃》首发式在安徽合肥举行。《中国黄梅戏唱腔集萃》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著名作曲家、二胡演奏家徐高生主编,著名黄梅戏音乐大师时白林担任总顾问,编写人员汇集了全国知名黄梅戏研究专家和表演艺术家近30人,使该书具有较  相似文献   

2.
陈君 《湖北档案》2022,(10):19-20
<正>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的“黄梅戏”一栏中,湖北省黄梅县和安徽省安庆市均榜上有名。一个剧种为什么会涉及两个地方呢?这两个地方与黄梅戏的渊源是怎么回事呢?大型电视连续剧《邢绣娘传奇》2012年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黄梅戏宗师邢绣娘的故事也逐渐在戏曲爱好者心中流传。历史发展到今天,黄梅戏是如何传承与发展呢?  相似文献   

3.
陈晓玲 《新闻世界》2012,(9):193-194
黄梅戏是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产物。她孳乳于民间祭祀相关的“社”会(祭祀土地的神会)和灯会,经过长期聚戏而形成的戏曲。黄梅戏起源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的采茶调。清康乾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水灾频发,采茶调被灾民作为谋生的手段,沿江而下,在以石牌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四处传唱,逐渐发展成为黄梅戏。从黄梅戏的地域文化特征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粤剧唱腔具有综合性、多曲体结构特征,其唱腔曲牌也拥有多元化来源。不仅有传承自传统文人、民间、宗教和宫廷音乐的唱腔曲牌,而且通过对非粤地传统器乐曲的"移植";对粤地器乐曲的"变体";对外江戏音乐、粤地说唱音乐以及异质音乐(电影音乐、流行歌曲、欧美音乐、海外戏剧音乐等)的"吸收";以及对粤剧先贤音乐创作、音乐作品的"坚守"等方式发展了粤剧唱腔的曲牌结构和数量,并形成了源头多元、风格各异、情绪多样、兼容并蓄的曲牌组合。  相似文献   

5.
西南地区阳戏主体形态为仪式性质,各种"戏剧性"因素尚处在发展形成阶段。本文主要从它的脚色行当、表演动作、唱腔音乐和服饰道具方面给予观照。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陕西方言在电视媒体的大环境下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存在着小品、译制片、天气预报、新闻、碎戏、影视剧等多种形式,探其原因,与电视媒体的多元化发展、陕西方言自身的独特魅力和地域文化认同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柳邦坤  朱彦 《今传媒》2016,(5):12-13
淮海戏是扎根于淮海地区的地方剧种,作为江苏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在过去的200多年里深受淮海地区人民喜爱,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知价值.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也频临衰落甚至消亡的危险,因此进行保护与传承发展尤为迫切和重要.淮海戏要实现传承发展,罴要探讨淮海戏的传播规律与路径,进行有效传播,这样才能使淮海戏永葆青春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方言剧是以本土地域文化为创作背景,通过方言来言说生存在本土地域空间内市民生活的特殊剧种,观众可以通过对剧中地理人文景观和市民生活风貌的描绘来感受城市风貌及其精神内涵。本文选取重庆方言电视剧和方言栏目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对重庆方言剧叙事与重庆城市形象建构间的种种策略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重庆方言剧通过以方言为主的叙事语言、平民化的叙事立场来建构重庆城市形象,真实地展现出重庆处于发展转型时期的城乡结合的城市风貌以及仗义豪迈的市民个性。  相似文献   

9.
宋辉 《大观周刊》2012,(34):58-58
柳琴戏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台表演艺术。柳琴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男腔虽然不如女腔丰富,但变化自如,朴实粗犷,其共同的标志性的特点是句后的拉腔,  相似文献   

10.
省图动态     
信息咨询部2006年完成265部《黄梅戏》、《泗州戏》、《花鼓灯》、《省歌舞剧院歌舞剧》等戏剧光盘的制作工作,并计划在2007年推出徽剧和庐剧等剧种光盘。  相似文献   

11.
刘群 《新闻世界》2010,(7):266-267
黄梅戏是我国影响最为广泛的地方剧种之一,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享誉大江南北、海峡两岸,舞台上呈现了《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徽州女人》等经典剧目,推出了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一批艺术家。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对发扬中国戏曲文化有着重大意义,安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在促进黄梅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肩负着历史使命。文章分析了安庆地方高校在传承与保护黄梅戏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首届电视戏曲”兰花奖”的初评和复评.观赏了近120个电视戏曲节目.其中包括晚会.专题.栏目,戏曲电视剧和艺术片以及戏曲电视(戏曲TV)等。这些节目涵盖的剧种多达35个,有京剧.昆曲.评剧.豫剧.越剧.川剧.秦腔.黄梅戏等知名度较大或者当前观众比较多的剧种.也有在当地很受群众欢迎的剧种,像山西的四大  相似文献   

14.
《文化遗产》2010,(2):18-25
戏曲是以方言为基础的,但戏曲在传播的过程中却经历了"官语化"和"错用乡语"的过程,这是戏曲不同发展阶段的两种传播方式,"官语化"和"错用乡语"不是某个声腔剧种的特有现象,而是戏曲传播的共性。在语言上,戏曲由方言指向官话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官话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对官语化的研究越发显得重要。由于汉语言文长期不一致以及韵书的历史语音传承,使得历史上的官话不能形成标准音,也使得戏曲的"官语化"和"错用乡语"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过于强调方言的重要性容易混淆戏曲学和语言学的学科界线。大剧种的丰富内涵和悠久历史,使得它有更多的内容可供研究,相比之下戏曲遗产保护研究的重点是大剧种,而不是那些尚未走出家门的小剧种。  相似文献   

15.
知戏懂戏方能说戏作为广播戏曲栏目的主持人,除了必须具备一个主持人应有的基本技巧外,还必须热爱和熟悉戏曲表演艺术。戏曲广播是在无形的极其广阔的空间里,通过采访、编辑、录音、播出多种手段,把戏曲作品中故事情节,把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唱腔、念白,借乐队之手、演员之口传达给听众,让听众听其声如临其境,感受戏曲舞台上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和人物形象,感受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电台戏曲节目主持人来说,“知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只有知戏懂戏方能说出“戏味”。  相似文献   

16.
著名黄梅戏演员,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人。吴琼以唱功见长,声音委婉、动听,如珠落玉盘余音绕耳,能高能低、能细能厚。1980年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后进入黄梅戏剧院,曾被评为黄梅戏全国“十佳”演员之一。主演过《女驸马》、《天仙配》、《风铃》、《孟姜女》、《无事生非》等黄梅戏舞台剧。  相似文献   

17.
地域文化与方言类节目之间存有共生性,这既表现在地域文化为方言节目提供生存土壤,又表现在方言节目助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地域多元文化和谐共荣。同时地域文化与方言节目之间也存在矛盾,具体表现为方言类节目引起的同一地域不同接受群体之间的矛盾,节目的形式与地域文化的社会学意义的矛盾,以及地域文化中的"庸俗元素"与节目的规范化之间的矛盾。吴语方言类节目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渠道变革,内容变革,扩大受众群体,培养方言代言人。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濮阳县大弦戏拥有皇家血统,被誉为唐代“御戏”,而该县大弦戏剧团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唐朝宫廷戏班”,这里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唐宋大曲、宫廷音乐等鲜见的艺术形式。由于资金缺乏和后继无人,这个被公布为全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稀有剧种,正处在消亡的边缘。  相似文献   

19.
朱读稳  虞爱华 《新闻世界》2012,(11):F0002-F0002,I0001
一曲黄梅歌盛世,绿水青山展笑颜。金秋时节,安徽安庆,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此盛大开幕!以戏为媒,以节会友,630万安庆人民敞开热情怀抱,真诚邀请海内外朋友来安庆做客,共享黄梅盛会!  相似文献   

20.
王斌 《新闻实践》2005,(8):50-50
作为广播戏曲栏目的主持人,除了必须具备一个主持人应有的基本技巧外,还必须热爱和熟悉戏曲表演艺术。戏曲广播是在无形的极其广阔的空间里,通过采访、编辑、录音、播出多种手段,把戏曲作品中故事情节,把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唱腔、念白,借乐队之手、演员之口传达给听众,让听众听其声如临其境,感受戏曲舞台上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和人物形象,感受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电台戏曲节目主持人来说,“知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只有知戏懂戏方能说出“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