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宣翻译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的外宣翻译尚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分析了其成因。我国的外宣翻译事业任重而道远,只有各界齐心协力,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优化传播效果,将我国的外宣翻译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应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有关原理,通过分析湖南省数所高校"学校中英文简介",提出译者在高校外宣翻译过程中对原文与译文的不良适应与选择将导致译文中出现语用性翻译失误、语言性翻译失误及文化性翻译失误三大主要问题,以期引起外宣翻译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邓英凤 《青年记者》2016,(35):56-57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与全球各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往来日益频繁.外宣工作的地位也随之提升,逐渐成为全球各界人士了解我国的重要窗口.翻译大师沈苏儒指出,外宣工作的最大难点是如何与具有不同体制、文化、风俗以及语言等背景的民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信息传播,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①因此,在进行外宣翻译工作时,应十分重视外宣翻译中的政治因素.在追求“信、达、雅”的同时,在坚持部分直译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外宣翻译中的各项因素,并对其进行灵活处理,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塑造并维护国家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正在从以经济和科技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竞争逐步转向文化软实力竞争,而软实力竞争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对外宣传形式来完成的。语言是传播的第一手段,也是国家软实力之一,对外宣传离不开翻译。对外宣传在从面向国内说服对象转向西方说服对象时,所要求的是一种"再构思"、"再表达"和"重构",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翻译。外宣翻译工作直接决定中国对外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沙庆 《新闻世界》2023,(5):23-26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我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外宣媒体应该加大国际传播力度,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升外宣媒体的翻译能力来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6.
主题出版物涉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与政治路线,具有正式性和严肃性特点,它们的对外翻译除具有一般出版物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性.主题出版物的外宣翻译策略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逐渐从直译的"形式对等"转变为"动态对等",从以译"形"为主转向"形神兼备",从强调译文的"信"发展到兼顾译文的"达"与"雅".总体来说,我国主题出版物外宣翻译努力在准确性、忠实于原文的信与达方面和读者的接受度之间求取平衡,使其更加契合外宣翻译原则.本文旨在通过对主题出版物的英译案例分析,以微见著,揭示我国外宣翻译策略的上述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在线视频网站用户及点击量持续高速增长,外宣视频已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形式。在线视频网站的评论功能使读者可以给出直观的观后反馈,也为翻译读者接受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本文通过Python工具对CGTN优兔频道热门视频评论进行抓取,研究外宣字幕翻译读者接受情况,以期促进外宣字幕翻译贴近观众期待,从而达到理想的国际宣传、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外宣翻译中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把外宣翻译等同于文学翻译,过分强调译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忽视目标语受众的思维习惯,翻译过程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要克服上述问题,译者在外宣翻译中应明确外宣翻译是交际性翻译,应遵循以读者为中心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外宣翻译中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把外宣翻译等同于文学翻译,过分强调译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忽视目标语受众的思维习惯,翻译过程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要克服上述问题,译者在外宣翻译中应明确外宣翻译是交际性翻译,应遵循以读者为中心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杜娜  程鸣 《兰台内外》2022,(34):79-81
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并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外宣工作对助力陕西文化“走出去”并提升陕西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对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翻译和外宣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已提出的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提升策略,对提升其质量进行政策建议设计。  相似文献   

11.
外宣工作是指用外语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进行译介输出的宣传与报道工作,新闻媒体是外宣工作的主体与载体。外宣翻译与报道的政治性问题不仅仅是外宣工作者个人的水平问题,更是政治立场与政治责任感的问题,关乎整个国家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外宣事业才真正开始,外宣图书的翻译和出版开始走出零散化、自发性的发展模式,走上系统译介和出版的轨道.近70年来,我国的外宣图书经历了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出版重点根据国情和国际发展形式有所差异,同时每个时期国家和社会关于外宣出版的出发点也有不同,先后表现了我国政府、社会和文化界的制度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邹巍 《大观周刊》2012,(46):26-26
在如今这个各国之间交流频繁的网络时代,网络给各国展现自我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平台。网络外宣英文新闻质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通过网络外宣新闻的实例分析.在关联顺应理论的视角下对外宣新闻的翻译过程与方法做出了语用学角度的诠释,得出了这一理论结合对网络外宣新闻英译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4.
外宣翻译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媒介,重要性不言而喻。外宣翻译不同于一般汉译英,译者在翻译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手术":增补、删减、编辑或改写,使译文清晰易懂又符合译语习惯,以达到对外宣传与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袁森  苗雨 《新闻知识》2020,(5):23-27
本文在广泛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一带一路网""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等政府外宣网站的调查研究,并通过实地走访西安市"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域,参加有关国际会议,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于"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市外宣资料的翻译进行调查,对相关翻译译文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外交布局中一直坚持"周边是首要"的基本原则,边境外宣工作也一直是全国外宣工作大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不断加强边境外宣工作,在国务院新闻办的重视和支持下,从1992年开始至今,我国已经创办11个文种面向我周边15个国家发行的13本边境外宣期刊。目前,这些边境外宣期刊已经逐步进入对象国主流传媒领域,在周边国家拥有较为广泛和较高层次的读者群体,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国际舆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的外宣话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出现了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向.文章在战略传播这一视域下,从语境路径出发解读新时代外宣话语的深层结构,解构当代外宣话语的语式、语旨和语场现实,揭示外宣话语新趋向,并从中提炼出切实可行的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18.
陈芳 《新闻爱好者》2023,(2):121-122
<正>外宣翻译是讲好中国故事和塑造崛起的全新的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活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技的高速发展,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不断提高,更多国家希望了解中国外交趋势、政策走向、文化内涵及科技发展。如何在外宣翻译中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则是外宣翻译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陈浩 《出版广角》2013,(6):82-83
外宣出版物对于提高国家影响力,塑造国家形象有重要意义。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是重要的外宣政治文献,其中蕴含着大量具有中国特色和特殊文化含义的政治词汇,其翻译策略及不同的译本必然体现了政府的执政理念。通过研究2000至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文本和翻译策略,可以得出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重视软实力建设,彰显中国政治及文化特色,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外宣出版物的翻译规范性。  相似文献   

20.
张连海 《军事记者》2014,(10):40-42
军事内宣作为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巩固国防、构筑和谐军民关系、塑造军队良好形象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军事外宣作为世界了解中国军队的主要窗口,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进世界公众对中国国防政策、人民军队完整形象、民众国防心理的了解不可或缺。本文从军事外宣和军事内宣的区别与联系入手,提出军事外宣和军事内宣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切实提高我军宣传工作实效探索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