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了可喜的变化。我到了30多所学校,听课200多节,觉得在小学数学课改中存在一些误区,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误区一:为了情境而情境1.情境不相关。例如一位教师教“比例尺”一课时,创设了一个导课情境:先简单介绍一风景区的美景,然后告诉学生,学了这节课,我们可以把这所风景区画下来。教学情境的设置与知识偏离了,虽然作画也涉及“缩小”,但是它与按一定的比例描绘地图是不一样的。可先出示一幅大的风景区图,再出示缩小若干倍的小风景区图,用来作比较,指出小的图就是根据大图缩小一定的倍数画下来…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如何创新?这是课改一线教师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以“9加几”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对课堂教学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一、教学情境是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探究的问题来自于学生的发现过去的教材强调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的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甚至是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而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教学情境是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探究的问题来自于学生的发现。一位教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师:(课件出示运动会情境图)在学校的秋季运动会上,为了让运动员喝上饮料,同学们正在分发饮料,请看这幅图(图略)。作为刚刚参加完秋季运动会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谈一些认识。 一、是否所有的情境都是好情境? 1.创设“虚构式”情境。 一位教师在教学“有趣的图形”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课始,课件出示一片草地和一棵树,然后教师点击鼠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相继从草地上冒出来“长”到树上。  相似文献   

4.
“课尾”教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果“课尾”教学能做到“课业结束趣犹存”的境界,那么这就是一堂圆满成功的教学,也表现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下面几个成功的“课尾”教学例子,或多或少地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在“课尾”为后继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在设计“课首”之时,总是要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这样的开课能使学生的认知建构顺利,不跳跃。同样,“课尾”也应为后继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作铺垫,留下供联系的支点。一位教师教学“长方形面积”这节课时,在“课尾”不是简单地出示几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题目,而是…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过去是一问到底,往往把一些系统性比较强的知识拆成许多零散的小问题“喂”给学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却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敢问或是不会问。那么,教师应该如何“问”呢?下面,笔者就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仅供参考。问题一:该问不问。案例“:0的加减法”教学片断(苏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44页)。(出示主题图)师:谁愿意把你看到的说给同学们听听?生1:图上有3位同学在淋花,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回教室了,花坛旁边一个同学也…  相似文献   

6.
案例故事 这是我在执教《运动的方式》一课中遇到的一个场景。按照要求,学生分组画出了一组不同运动方式的“路线图”。我请一位同学代表他所在组上台汇报,在汇报到摆动的“路线图”时,这位学生出示了这样一幅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
有位教师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公因数”一课,教学流程是这样的:先出示三幅图,分别是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和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后又出示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相似文献   

8.
[案例片断]有一位教师执教“正反归一”组合课,这部分知识是小学四年级学习的难点。教学时,教师先出示课件,创设学习情境:新华书店最近隆重推出小学生必读的《故事大王新编》,可是该书数量有限,不少小朋友前往购买时,已经全部售完。没有买到《故事大王新编》的小明,到同学那里借来看。这本书共有500页,要求在10天时间内归还。结果,小明前3天看了120页。照这样计算,他能如期归还吗?如果不能,你认为该怎么办?生1:如果我是小明,就和同学商量,推迟归还。(不少学生反驳:这位同学自己急着要看,不同意延迟,该怎么办)生2:我可以挑选最精彩的章节看,…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教学情境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相遇问题”这节课时,上课了,她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唱首歌,然后再上课,好不好?”在学生认可的同时,她叫起一位学生,让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唱歌。这时,教室里响起了“哗哗”的掌声,气氛活跃起来了。等这位学生唱完歌后,这位教师接着问:“同学们刚才用热烈的掌声鼓励这位同学唱歌,…  相似文献   

10.
案例: 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的第48页“整理与复习(一)”中,教材创设了文具与食品两幅购物情境图.如下: 课始,教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从图中提炼数学信息.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主题图”是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编写情境创设的一大特色。然而,“主题图”以“场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展开和演绎“主题图”情境,不同的教师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下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8页的“第几”主题图教学的两个片段:A教师教学片段实录1.教师谈话,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出示:售票处窗口。师:这是哪里你们认识吗?生:售票处。师:沈城影剧院要举行音乐会,入场需要买票,看他们来了。多媒体课件继续出示:售票处排队人物。2.引导观察,感悟新知。师:小朋友你们说来…  相似文献   

12.
近日,听一位教师执教作文指导课,其中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引起我的反思。这是一节“情境-体验-话题”作文指导课,习作目的是“表达真情实感”。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1)上课伊始,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朋  相似文献   

13.
教研组开展活动,由我执教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6页11题“小猫钓鱼”.情境图上3只小猫围在池塘边垂钓,小花猫钓了8条鱼,小黄猫钓了20条鱼,小黑猫钓了15条鱼,情境图下面有一提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我任教两个班,在第一个班是这么教的.师(呈现主题图后):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有小花猫、小黑猫和小黄猫.师:你们能根据小猫钓鱼的情况说说数学故事,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小花猫和小黄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小黑猫和小黄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小黄猫比小花猫多钓多少条鱼?小黄猫比小黑猫多钓多少条鱼?……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写了满满的一大黑板,然后和学生们一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节课下来,师生练了一黑板的习题.课后,我暗自思考:这本是一节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练习课,而通过前面的教学,课堂上满黑板的问题学生在课前已经都会提出也会解决了,这节课只不过是让他们把已有的知识展示一下罢了.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似乎没有什么新的收获.怎样才能让学生在40分钟前后有明显的变化呢?我拿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整理了一番,决定第二天围绕“问题树”进行教学.第二天,在第二个班又上同样的内容.课伊始,我出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课堂中经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当一位学生不会回答时,教师会说“你再坐下想想”:当一位学生回答不全时,教师会说“谁来帮帮他”: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或者一下子不知道对还是错时,教师会说“他的想法对不对呢?有没有道理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去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15.
面对化学新课标中的先进教学理念,如果不正确发掘其内涵,整合理解其要义,彻底荡涤旧观念,而是不加消化地机械运用,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就会进入一个个新的误区。误区之一:肥他人田,荒自己园一位化学教师的公开观摩课《甲烷》是这样上的:1.出示《天工开物》中用天然气熬制井盐图的投影,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教师出示本节课问题,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师生一起解决教师揭示的问题。3.实验演示“甲烷燃烧”。4.介绍有关沼气利用的知识,深化学生对沼气对国计民生的意义的认识。5.结合课本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说”“爱说”创设交际情境的方法很多:课件的展示、场景的设计、语言的渲染……教者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恰当地加以选择,这样才能真正地起到营造氛围,激发兴趣的作用,使学生敢于说,乐于说。例如在教学第四册《瀑布》一文时,我根据班上大部分同学没有看过瀑布,对瀑布的了解甚少的特点,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首先和学生对话,让学生交流课前自己所收集的有关瀑布的资料,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瀑布。然后出示瀑布的课件,让学生观赏,再闭目想象。他们犹如身临其境,课堂顿时犹如炸开的锅,激情洋溢,争着说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案例:“认识大约几时”在一次数学新教材课改专题研讨课活动中,三位教师执教的课题都是一年级第一册“钟表的认识”。在这一节课中认识“大约几时”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又能让学生主动地、自主地获取知识呢?三位老师就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实施了不同的教法。第一位教师课前教学设想:认识大约几时是本节课的难点,借助课件直观地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总结认读方法。紧接着用抢答的方式来巩固深化。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玩中巩固新知。课堂情景描述:认识7时整后,教师用课件同时出示“大约7时”的两个钟面。…  相似文献   

18.
一次听桌位教师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这位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他的导课是这样的:首先猜一个谜语,答案当然是小鱼,然后出示课件:一条小鱼困在水洼里,它睁大眼睛可怜地说:“谁来救救我呀!”这样的开头当然能够吸引学生,但这样的开头却无法使学生读懂课文。因为课文中的“我”是这样劝正在救小鱼的小男孩:  相似文献   

19.
课例一圆的认识一位教师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有这样的教学片断。教师出示小猴坐在方形车轮的车上前进的情境。问:小猴感觉会怎样?生:小猴会不停地上下颠簸,很难受。教师出示小猴坐在椭圆车轮的车上前进的情境。问:这时的小猴感觉会怎样?生:小猴的感觉还是很难受。因为它还会不停地上下颠簸。教师出示小猴坐在圆形车轮的车上前进的情境。问:这时小猴的感觉又会怎样?生:小猴会感觉很舒服。因为车不会上下颠簸。这段时间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师生情感很好,从老师的表情可知很满意。可这时,突然有一位男生说道:“圆形车轮的车也…  相似文献   

20.
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任何科学发明创造总是以假设、想象为前提的。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训练,也是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材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作了点尝试。一、设计情境作文。叶圣陶先生说过:“让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说恰当的话。”我假设了几种“需要”,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环境和对象来说话,让学生在这类情境作文中展开想象,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一则情境作文的命题是这样的:下课了,课代表把数学考卷发下来了,一位同学接过考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