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就初中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之一——小论文的写作与指导谈谈自己的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人在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是最实在和最真实的,尤其是儿童的品德发展,必须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思想品德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道德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生活的情趣,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3.
浅谈贫困农村地区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尤其在新课程教改实施的实践中,本人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与行为上的种种冲突、障碍与困惑,充实与完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健全人格。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有了初步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目前思想品德课堂存在着说教意味严重、乏味枯燥.缺乏和生活联系的弊端。新课标要求思想品德学习以生活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成长需要,科学设计教学。教师要通过联系生活实例,联系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先进的学科理念,来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张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农村小学学生生活在农村,学习在农村,交往在农村,他们与农村生活休戚相关,农村生活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取之不尽,为农村小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积淀。农村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结合农村实际。我校地处农村,在对农村小学生品德教育中,充分利用农村生活教育资源,融合农村生活实际,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正>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如下冲突:第一,品德教育与实际行为的冲突。思想品德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必须讲理,但教育实践中,往往偏重说教;第二,思想品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冲突。学校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学校教育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延伸,但就现状而言并不乐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强课程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标标准的教学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过于注重自身的教。这就忽视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从而制约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应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文静 《双语学习》2007,(9M):111-112,114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现代信息技术因为强大的表现性、交往性和受到人们的控制性和直观高效性受到教师的热爱。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帮助学生完成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教育学生承担公民责任的课程,帮助学生过好有意义的生活,引导学生充分感悟人生,形成好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表现为:简单的、说教灌输式的德育方法,缺乏吸引力,容易导致逆反心理;内容空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亲和力差:强调共性,轻视个性,学生被动接受,压抑个性发展;信息渠道孤立、封闭,缺乏与社会的沟通,无法与学生思想发展同步;脱离社会和生活实际,思想品德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关系无法充分体现,学生体验不到德育进步的快乐等。  相似文献   

11.
李志海 《新疆教育》2013,(11):141-141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这个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兴趣”的刺激来激活。可见,兴趣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具有超乎寻常的作用。本文就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2003年5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校通过德育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的要旨。当前,我国正发生着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先导,并由此引起的社会政治生活、化生活和整个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转型。它给人们的思想、化观念和价值观念造成极大的矛盾冲突,学校德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塑造出21世纪所要求的具有新的素质、新的精神面貌的一代新人。众多的学校德育工作为德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本人试从德育过程中思想品德形成的机理方面探讨怎样通过言教、身教与心教促进学生内化和外化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与大家共商。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一、《思想品德》新课程课堂教学面临的“道德冲突”问题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发育、多元文化的冲击,不断地引起价值观的碰撞,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社会道德环境。学生要在充满道德冲突的社会中成长,其内心世界也充满着种种困惑和矛盾。《思想品德》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如何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帮助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统一,促使学生获得高度的社会文…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实验稿”相比,进行了重大修改。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上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其课程特性主要有四个方面: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集中体现在背离了青少年的情感接受规律,表现为:简单的、说教灌输式的德育方法,缺乏吸引力,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内容空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亲和力差;强调共性,轻视个性,学生被动接受,压抑个性发展;信息渠道孤立、封闭,缺乏与社会的沟通,无法与学生思想发展同步;脱离社会和生活实际,思想品德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关系无法充分体现,学生体验不到德育进步的快乐等。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地把德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的动静之中,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奚晓霞 《考试周刊》2010,(41):180-181
“回归生活”是《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思想品德教育要提高实效性.只有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以学生生活中遭遇、体验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意义、学习生活的方式.提高生活的能力。本文立足于新课改理念.对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从四方面进行了阐述:新课导入生活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程主要性质之一。它认为,课程应该“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学以致用是对该课程性质最为通俗而精彩的概括,抛却了传统课程教学目标的虚无和肤浅,彰显着课程的宗旨和目的。但是,历经十多年的第八轮课程改革,在落实思想品德实践性特点方面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问题的存在,制约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束缚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手脚,以致于教学始终没有真正走出传统理论说教的怪圈。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落实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要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