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显元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1):12-16
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经历着不断发展的演进过程。最初,马克思恩格斯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由此提出“二形态”说,并在此基础上对阶级对抗的社会形态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后来,又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三形态”说,使社会形态划分理论逐渐成为科学。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五形态”说,但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包含有“五形态”说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孙显元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1-5
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经历着不断发展的演进过程。最初,马克思恩格斯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由此提出“二形态”说,并在此基础上对阶级对抗的社会形态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后来,又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三形态”说,使社会形态划分理论逐渐成为科学。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五形态”说,但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包含有“五形态”说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李本松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4):1-3
马克思的“三形态说”是以人的发展为依据来对社会进行分期的学说,它具有广泛的方法论意义。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主体性的方法,生产力标准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个人发展的有限性和人类发展的无限性相统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波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71-74
吴宓的“三境”说和王国维的“境界”说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的两个诗学理论。尽管二者的具体内涵不同,然而二者在创作来源、创作过程以及艺术鉴赏等方面都有着某些相通之处。描述并辨析这些异同之处,不仅有助于理解它们各自的理论内涵,更能帮助我们把握它们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李峰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0):9-11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表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他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三形态说“。根据此理论,认清不同社会人的发展问题,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关系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峰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12,(6):24-26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表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他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了自己关于人的发展的"三形态说"。根据此理论,联系中国实际,可以看出当代中国"人"正处于由第一大形态"人的依赖关系"向第二大形态"物的依赖关系"过渡的时代。认清现阶段人的发展,对于正确处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卓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3)
教育过程中诸要素的关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与传统理念和主流话语中的"三因素说"大相迥异的"两因素"说在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走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因素"说把实在论和价值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混淆起来。要使教育真正行之有效,不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采取非此即彼、水火不容的做法,而应当在肯定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同样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寻求双方和谐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三形态说"中看待人的发展的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三形态说”是以人的发展为依据来对社会进行分期的,具有广泛的方法论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主体性的方法,生产力标准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的方法,个人发展的有限性和人类发展的无限性相统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连大学学报》2019,(2)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大都把甲午战争问题作为中国近代史和中日关系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成果累累。在过往的研究中,流行观点派的"中日黄海海战战役过程认识"是以"方伯谦黄海海战临阵脱逃"说为核心而形成的。然而,随着新史料的发掘与使用,国内外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在这一过程中,流行观点派的不足也愈发显现,某些认识和结论也颇值得进一步商榷。如海战后期"第一游击队、本队并肩作战"说以及海战后期"第一游击队西海岸作战"说,均是试图再次弥补流行观点派的"中日黄海海战战役过程认识"不能解释第一游击队海战后期作战存在破绽的缺陷所作的努力。鉴于此,讨论流行观点派对中日黄海海战后期作战的所谓"认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既可澄清中日黄海海战某些被误读的过程,亦可对"方伯谦临阵脱逃"问题加以深究,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黄道炫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5):156-164
第五次"围剿"期间,蒋介石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方针,将"围剿"定位为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的总体战,强化国民党政权的行政控制力。"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方针对"围剿"的最终走向发挥了一定作用,第五次"围剿"的最终成功更强化了人们对这一政策的印象。但究其实,这一政策真正效果实属有限,蒋介石在第五次"围剿"中的成功主要还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结果,并不完全由此政策而来。 相似文献
11.
高中作文教学不仅是技巧的传授.而且是思想的提升、视野的拓展。教师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看、读、说、写上面做文章,真正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让作文成为学生思想感情流露的裁体。训练应强调针对性、实效性,重基础训练,重思维训练,重过程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真的会表达。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穆勒摘要》、《评李斯特》进行文本学研究,来反驳阿尔都塞提出马克思思想的"断裂"说,通过马克思自身文本的理论进程来呈现其对"交换关系"与"人的本质"的关系研究的逻辑演进,逐渐本真地呈现出"人的本质"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为途径的“五路探讨法”的治学方针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章通过扩充“五路探讨法”的内涵,将其衍生出来的三种学习方式指向教师的教育理论成长、教育实践成长和教育反思成长三个非常具体的领域,以此探索促进农村教师自我成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旨在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教学常规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紧扣教学质量提升这一核心任务。扎实的基本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根基,教师间合作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课程改革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关键,学校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成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5.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中"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本文在对相关概念及争议、理论追溯进行总结梳理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方法论功能及提出动因三个方面论证了"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具有辩证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17.
"新教育实验"于2000年发起,是一项民间教育改革行动,这一行动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生命叙事理论和"三专"(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理论为教师成长的思想指导。在实践层面,新教育实验倡导教师"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组织教师进行自我生命叙事、研发卓越教师教育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培训和实践训练,取得了广泛的实验成效。 相似文献
18.
杨颖育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6):36-39
为了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英语新课程改革应实现以下“五个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知识与情感相结合”“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相结合”“输入和输出相结合”“必修学分与多元化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五个结合”体现了《课标》中所提出的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五个方面的精神,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9.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遵循与指南。江苏护理职业学院积极推进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坚持政治高度引领、文化厚度完善、情感温度服务、科学尺度规范、创新力度践行,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