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现象及其归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惠君  耿辉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1):60-66,109,119
"一分钟游戏"显示我国高校出现了学生评教倦怠现象,学生评教倦怠主要表现为学生滥评和学生弃评。高校学生评教倦怠如疏解不及时,会引发诸多负面影响,如亵渎了学生应然的评教权利,遮蔽了学生已然的评教能力,降低了学生实际的评教效力,甚至强化了教师的抵制情绪。从"学生评教实施前"、"学生评教进行中"、"学生评教结束后"三个环节审视并探究导致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的若干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三级评教"和"学生评教"的含义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学生评教"在"三级评教"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三级评教"系统中的"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宰教学过程,学生这个主体被忽视,课堂教学呼唤改革。课堂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少教多学"落到实处。一、目前教学的现状一直以来,人们对"教学"的理解是教师教、学生学。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的教,重在对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重在知识的接受。"教"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  相似文献   

4.
正"学生评教"评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是教师个人。想使"学生评教"切实发挥监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必须在"细"和"实"上下功夫。"学生评教"必须"细"字为先。"学生评教"的操刀者是学生,而不论小学生、中学生甚至是大学生,都属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思虑有欠周全的人,让他们对自己的老师进行"评教",没有细致的筹备是不成的。"学生评教"要  相似文献   

5.
正"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情况来确定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即我们要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什么、想知道什么、是怎样学习的,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以教导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教来引导学生的学,即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让学生在学习上达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  相似文献   

6.
正"少教多学"是指减少教师"教"的时间,增加学生"学"的时间,强调把学生看成学习的独立个体。教师的"教"应该以促进学生独立地"学"为着力点,课堂教学应致力于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那么,为什么教师要"少教"?学生学什么才是"多学"?难道只要教师做到"少教"就一定能实现学生"多学"吗?这些是需要首先澄清的问题。一、"少教"的必要性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进行全人教育,而非单一地灌输知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到底该怎么教,关涉"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得怎么样"的学理关系。从专家角度看,"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从学生的角度看,"教什么"与"怎么教"原本就是一体的,甚至"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基于教学认知偏颇及策略选择异化的窘状,从学科、学力、学生"三学"维度,建构学生素养提升框架,势在必行。语文教学应遵从"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学会语文思维,学会智慧地、有价值地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课标中强调"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指出了"教贴合学,方能成效"。"以学定教"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是指依据学生的"学"实施教师的"教",主张先"学"后"教","学"走在"教"之前,把学生"学"的思路和教师"教"的思路有效融合。以学定教,学生才是课堂的灵魂,"学"是"教"的前情和目标,贯穿始终。因此,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势必成为生本课堂的主要依  相似文献   

9.
魅力课堂强调"三教"培养学生数学关键能力,通过教"体验"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通过教"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教"表达"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先学后教",顾名思义,就是说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习主体——学生的教学地位以及"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给予了学生的"学"更加广阔和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带来良好且艰巨的机遇和挑战,提高了教师"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相比于传统的"先教后学",这是历史性的教育变革。主要从学生"学"的问题和教师"教"的问题两个方面,简要探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以学定教"就是学生先学,教师再教.教师如何教、教什么都取决于学生的"学".再在教师教的基础上,学生深化学习,真正达到"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不同"考核方式"对老师的"评教等级"与"学生成绩"间因果关系的影响,并以"考核方式"对"学生评教"的影响做t检验。结果显示:"学生成绩"与"学生评教"之间存在相关系数极小的正相关关系;课程"考核方式"与"学生评教"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学生成绩无关。区别对待不同课程考核方式的学生评教结果,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正确认识和评定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3.
姚玉梅 《教师》2014,(28):103-104
以学定教,教师的"教"是基于学生的"学","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凸现"五性",以经验定教,以尝试定教,以建构定教,以潜能定教,以反馈定教,使学生"真学习",获得"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亚静 《学周刊C版》2013,(21):102-10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线索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即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教"的最佳境界是为了不教,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与"学"的关系问题的探讨已经成为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发现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就必然能在传统教学程式上有所突破。为了理顺教  相似文献   

15.
教学包含了"教"和"学"两个基本要素,"教"为"学"而存在,"教"为"学"而服务,但在以往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关注教师如何教,对学生如何学却不够重视。提倡先学后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参与合作,在教师指导下经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获得体验,提升地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田晓辉 《中国教师》2011,(Z1):146-147
<正>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却是间接的,它不仅要以人的"教"为中介,并且必须以学习者的"学"为中介。教育的作用只有通过学习实践才能实现。如果学生不学,教师教得再好都是徒劳。许多教师致力于"教会"学生,"教会"的提法被普遍应用,其实教师是"教不会"学生的,只能是"教学生学会"。所以"教—会"应该改成"教—学—会"。  相似文献   

17.
"送教上门"是指由教师根据残疾学生的教育或康复需求,把为残疾学生制定的教学及康复计划、内容送到学生家里,在学生家里实施教育及康复活动的过程。"送教上门"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送教学生的成长、送教学生家庭生活,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在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时可以通过建立支持保障体系、严格筛选和评估送教学生、合理选择送教内容、积极开展送教教师培训、开展家长培训等措施来提高送教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一、辩证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是为帮助"学"而存在的。没有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没有了教师的教,学生其实还可以通过自学、查阅等方式完成学习,所以,教师的教其实就是要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不管我们制定怎样的教学目标,最后都是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落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基本程序"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学生评教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学校将普遍采用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学生评教"体系.我们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对某大学的"学生评教"体系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学生评教"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评教"效果,应正确对待并评教中遇到的问题,促进评教工作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