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在复习中的整理、练习、讨论、合作,让学生在复习中比较系统地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能熟练运用圆柱表面积、体积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概括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整理、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圆柱表面积与体积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山东教育》2005,(16):47-48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中的教学内容之一。复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彤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涵,能够灵活地掌握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理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教学时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3.
陈少敏 《新教师》2023,(2):74-75
<正>一、目标达成——针对性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与否,首先需要明确数学作业的设计要求:明确设计的内容针对哪方面的知识,需要达成的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到教学上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日常学习中易错、易混、易忘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相关内容的公式及计算之后,笔者发现学生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纠结于到底是求体积还是表面积这样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任迎迎 《教师》2014,(35):53-54
微视频是以教学视频作为主要呈现方式,记录教师或学生围绕着某个知识点,有效开展教与学的过程,一般时长为5~8分钟.这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强化薄弱的知识.在这个紧张繁忙的"碎片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微视频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1.在学习新知时注重"生活数学"教育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在学习新知时,把学习的知识点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学习小数时,可带着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学习实际测量时,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积等。这样不仅使学生明确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2.在思维训练中注重"生活数学"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对初中数学学习时,由于逻辑性较强,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促使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学习和掌握时存在困难,因此需要借助于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类比思想方法就是数学教学中其中重要的一种,通过类比思想对数学中新学的知识进行引入、总结归纳、推理论证和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点学科,无论是从重要角度还是从难度系数角度而言,这一门学科都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六年级下册的有关于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难教的知识点,而对于学生而言是难学的知识点。主要从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这一知识点出发,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将这一知识点更好地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让学生上台“讲、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个性与主体意识,培养合作学习、团队精神。通过学生在自我讲授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抽象概括水平,触类旁通,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元认知水平。老师们不妨回想一下: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和问题的掌握是在你当学生时理解的深刻呢、还是做了教师之后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理解的深刻?不言而意,是在当了教师之后讲授这一知识点时理解的更深刻。这…  相似文献   

9.
教学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把握教学的知识点,弄清求圆锥体积的公式与求柱体体积的异同,能较熟练地求出圆锥的体积,并运用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从感知小学教材内容,理解数学课本内容,巩固课堂教学知识,运用小学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怎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让学生都喜欢学习数学呢?一、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份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  相似文献   

11.
圆柱和圆锥是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份,内容包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三部份。教学前要认真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和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认真理解新教材。另外,  相似文献   

12.
<正>单元教学设计是从一章或者一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要对某些知识点进行深化讲解时,后续内容被编写到下个主题甚至下一册教材中,往往会造成数学教学的割裂,导致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系统性不足,新旧知识点之间难以形成有效关联,后续在学习新知识时要对既有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复习.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中含有许多“变”和“不变”的因素,教师要抓住“变”和“不变”的辩证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后,学生练习这样的题目:1.一个正方体棱长5厘米,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2.把两个这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第1题学生不难解答,第2题求长方体的体积用1个正方体的体积乘以2即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许多学生仍是用正方体的表面积乘以2。很明显,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是错误的,而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受了“…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内容,"长方体与正方体(二)"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点以及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同时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编者首先借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将习题写错,因而这些也就成为数学的错题,那么对于这些错题资源如果采取负面的处理办法,会使得学生在遇到同样的题目或者类似的题目时继续出现错误,所以这就需要对小学数学的错题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点,还可以端正学习的态度,能够正确认识数学错误,并加以改正。从全面收集错题,认真整理错题本,精心预设错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等几个方面来例谈如何有效利用小学数学的错题资源。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71):69-70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推进,从传统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逐渐转变到个人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深度学习进行重点培养,使得学生对数学的掌握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点、公式等理论,更贴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应用和研究,从而真正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的认知。深度学习教学要求学生理解知识,批判性的学习知识,并能结合前期知识点,形成有效的知识迁移。文章深入探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在深度学习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习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思维力。学生数学思维力欠缺,追根溯源是学生数学学习过于关注一个个零散独立的知识点,缺乏知识的整体建构观念和能力。本文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联系观,基于学为中心,引导学生结合数学自身特点学习整体的结构化数学,让学生自己"织网",连点成链,织链成网,让学生经历比较辨析、归纳整理、聚合发散、融会贯通等深度思维过程,最终将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融为一体,感受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中长方体知识为基础设计的复习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对长方体知识自主化、系统化的整理,加深对长方体形体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能熟练地掌握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2.数学思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观察想象、合作交流等形式,进一步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会化曲为直、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等数学思想方法。3.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4.情感与态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动机,促进学生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培养学习数学的情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使用教材: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五年级下册。背景分析:对于教材,我是这样理解的:让学生运用先前学过的长(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与体积的概念及其计算等相关知识.去探索发现若干个正方体拼成一排后表面积发生变化的规律。为了便于发现规律,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显然,例1是为例2作铺垫的。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例2上,让学生学习借助表格收集整理数据,对数据进行观察比较,揭示知识规律,从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1~10页“圆柱和圆锥”。设计意图在教学“圆柱与圆锥”知识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会求这两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当生活中常见的像圆柱或圆锥一样的物体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有可能会萌发出计算它们的表面积或体积的想法,有的甚至会说出圆柱体积计算的方法。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有关的实践活动,围绕“老师提供的纸质圆柱体、圆锥体的模型是怎样做成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讨论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通过这样自主式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发现和解决数学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