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过去我们更多强调的是通过语言的理解来阅读诗歌,而忽略了意象、意境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论述诗歌在加强语言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对意象、意境的重视和积累。用意象、意境解读的形式来提高读者对诗歌作品的理解,从根本上理解诗歌情感。  相似文献   

2.
诗歌的意境     
李斌  游秋琼 《现代语文》2006,(3):104-104
解读诗歌,不得其意境是未读懂诗。“意境”一词,从古至今,对它的诠释,各抒己见,难计其数。但作为诗歌的意境,它是诗歌的高级形态,是通过意象营造出来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3.
所谓意境,就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诗歌主要通过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来传达思想感情,因此要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人所创造的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聆听诗人最真切的诉说。准确把握意象的内涵,学会分析意境,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从而提高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5.
意象是指能独立表现情感的形象结构,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载体。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画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的概念比意象大,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含在意境之中,但意象又不等于意境,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有关意象 "意象"是近些年来诗歌鉴赏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术语,它最能体现诗歌的本质.可以说,它是打开诗歌鉴赏之门的钥匙.因此,把握意象对于诗歌鉴赏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3,(A1):21-22
意象和意境是诗歌教学和诗歌鉴赏的重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境生象外",象是境的依托和组成部分,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境是虚化、无限的审美感受和想象空间。象的选取来源于生活感受和文化背景,境的创设和感悟则取决于个人气质和修养经历。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璀璨的明珠,解读诗歌意象和意境就是在解读心灵、解读情感,是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已掌握的知识去拓宽作品的情境,从中领会和捕捉作品中更深远的东西,从而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无尽的审美意蕴和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9.
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璀璨的明珠,解读诗歌意象和意境就是在解读心灵、解读情感,是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已掌握的知识去拓宽作品的情境,从中领会和捕捉作品中更深远的东西,从而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无尽的审美意蕴和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10.
汉语有其独特的语言风貌:没有形态的变化,词序是十分重要的语法手段,词性变化十分灵活,语法关系较为松散,语义对语境依赖性较大等;这些属性不仅满足了诗歌创作形式上的需要,而且在古典诗歌作品中几乎是天然地创造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而这些恰恰都是意境的必有之义。意境的形成与汉语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王利 《学语文》2008,(2):49-49
一首好诗就像一棵大树,它不仅有枝干,有嫩叶,有露珠,有鸟雀,而且有姿态,有风度,有情致,有韵味,所以,必须静下心来,反反复复,一遍遍地读,一字字地想,真正参通悟透其中的意境。何谓“意境”呢?意境即作品描绘的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图景与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简言之,“意”与“境”的关系,就是“情与景,心与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词的创作讲究“虚实结合”。在一首诗中。一般地写景为实。抒情为虚。纯粹的写景和抽象的抒情都缺少生气和韵味。所以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便成为创造诗歌意境的重要方法。领会虚实结合,便成为品味诗词意境的一把金钥匙。唐代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指出艺术意境具有“象”(实)与“境”(虚)两个不同层次。欣赏者充分调动想象力.通过“象”这一直接呈现于欣赏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领会“境”这一“象”外之旨.由实入虚、由虚悟实,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3.
赋、比、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写作技巧,三者造成的意象组成了诗的意象大观。但诗人们常把赋的手法同其他手法配合使用于同一首诗中,形成诸象交映的意境。其中兼用赋和比的手法,就产生了赋中有比的双重意象;比赋互动,形成景在亦虚亦实内,情在有意无意间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诗的灵魂,诗的生命,是诗歌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即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它是通过诗人描绘的事物和画面来外化的,这些描绘的事物和画面即是“境”,在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和描绘的物象——“境”融合而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5.
余凤玲 《考试周刊》2014,(33):25-25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学体裁,诗人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及丰富的意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由此可知,优秀的诗歌,意象鲜明,意境深邃,传之以情,给人以美。在高中教学实践中,阅读鉴赏诗歌,首先要让学生认识意象,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逐而进入意境,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领悟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悟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艳飞 《考试周刊》2012,(78):21-22
在中学阶段.诗歌鉴赏需要学生理解意象及意境的基本内涵,并掌握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继而在诗歌中鉴赏由诗人组合意象而形成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7.
吕永海 《高中生》2011,(36):14-15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常常要求考生鉴赏诗歌的意象或意境,有些考生往往容易将两者混淆,造成失误。那么,考生该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呢?  相似文献   

18.
诗歌语言凝练,跳跃性大;诗歌意境迷离朦胧,让初学者常如坠烟海,既难意会,又难言传,陷入了意境的迷宫.为此,教师应教会学生联系诗歌创作的背景,运用历史观和唯物观去评价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并认真分析诗人处理"景"和"情"的关系的技巧等,进而透彻地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抓住了意境,也就抓住了解答问题的关键,解答诗歌鉴赏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枝璀璨的奇葩。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鉴赏的基石。感受诗歌的意境,不仅让学生了解诗歌中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又触摸到诗人的心灵。本文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石经松 《学语文》2010,(6):32-33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最佳的选择是要找到意象这把钥匙,读懂了常见意象的含义就能明白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或抒发的情感。诗歌意象虽从外表看呈现直观形象性,但它本质上是为负载诗人思想情感而存在的。因此,“象”为其标,“意”乃其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