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语文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土壤,是体验生命律动、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活动,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发展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作鲜活的生命体来进行教育,以哺育学生生命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教学宗旨,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使他们自觉地认识并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我生命辉煌的实现。在语文学科进行生命教育理念的实践,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在课外教学活动中大放异彩,因为课外活动为师生交流生命体验、共同成长提供了更为宽松舒适的环境。语文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好途径。通过有效的语文活动课程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与乐趣。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认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的、生动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是鲜活的、形象的,也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在生活情境中,他们能体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能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体验到整个世界与数学的神秘联系,因此也更会充满激情地在生活中发现和生产数学问题和数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要少给学生"压力",多给学生"魅力",少逻辑性分析,多情感性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文字的色彩、温度和生命,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动力,成为学生的一种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有活力、才有生命。  相似文献   

4.
探究活动是小学生主要乐趣之一,可以给他们带来许多探 究乐趣。学生可能在现在和将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享 受探究这一人生乐趣,更容易发现生活的美好,更充分地感受 和珍爱生命之美,更深刻地体味人生的真谛和存在的价值。一 个懂得和感受过探究的幸福’有过探究体验的人,无论在曰常 生活及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会获得与众不同的发现和惊 喜。  相似文献   

5.
胡宏伟 《湖南教育》2005,(18):18-18
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经历,正是这些导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新课程倡导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建构,它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个体的体验,关注学生的独特思考,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  相似文献   

6.
李庚容 《考试周刊》2009,(21):92-93
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取决于英语学习的课堂。如果教师能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丰富的课堂资源,在课堂中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切身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那么整个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学习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结论形成的过程.帮助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特的思维个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养成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获得成功的体验.敢于迎接挑战,树立学习的信心。下面.我用美国教育家肯尼斯·胡佛的两种说法阐述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和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对话教学中,课堂要与生活融为一体,要以学生的体验活动为切人点,以贴近生活为出发点,关注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让对话教学展现学生生活的自然状态和纯真自由的本性,不断地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走向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9.
林红妹 《教育艺术》2009,(9):48-48,47
在课堂上,师生是交流者、合作者,教师以积极的对象性情感和自我体验感染学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给他们无拘无束创造探究的天地,给他们以家的亲切感与归属感;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因此,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学以致用是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把无生命的语言和有生命的生活紧密相联,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生活场景中自觉地使用英语,达到真正的学会英语。  相似文献   

11.
生命体验教学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完整性。生命体验教学所关心的不仅仅是学生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更在于使他们通过教学而获得生命意义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李文华 《现代语文》2010,(8):131-132
“关注学生”“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新课改的写作策略中被一再强化。语文新课标不仅在写作的初始阶段就首先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且还在以后的学段中反复强调“注意表现自己新奇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为学生搭建自由表现个性的写作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他们所感知的生活,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还他们的青春话语权,让他们与生活保持最亲密的接触,这不仅仅是新课标提供给作文教学的理性尺度,更是所有面对学生作文的人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在情境中进行生命体验的过程,教学中需要使情境设置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审美性等特点,通过对情境的巧妙设置与合理引导可以唤醒和加深学生生命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会有更真实、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个性,让他们去追求自己的个性与自由,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由、快乐和幸福地生活。生命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应该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构建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给他们一份情境体验,引导其打通文本,通过给学生合作的机会、给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引导其深化理解,并通过填充提升智慧生发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说生命是一张白纸,那么人生历程中的种种体验就是涂抹在这张白纸上的色彩。而我们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环境,不就是促使学生为自己的生命着色吗?要让学生享受"着色"的过程,就要引导他们静静地构思、熟练地调色、恣意地挥笔……1.积累:关注生活,呼吸生命温暖的气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体验,就要让他们感受它的真实,悟其真谛,得其实质。校园生活多精彩。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  相似文献   

17.
(一)学生要广泛深人生活,不断拓宽学习空间、实践空间和展示空间,充分积累写作素材.小学生正处于睁眼看世界的初期,心中充满着疑惑和好奇.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生活作多方面的接触、感受、体验,由此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并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深刻性、多向性,使他们获取大量的作文素材,并点燃生命火花、思想火花,也使作文素材既量大面宽,又有创作价值.学生除了参加学校生活外,还要不断及时地介入到独特的家庭生活和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充实生活内容,提高生命质量,体味"生活真好、活着真好"的内蕴,唤醒他们理想的种子,激发他们写作表达的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实施,要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知识学习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结合起来,设计各种学生感兴趣并且能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顺应学生学习规律,掌握知识,发展技能,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学会生存、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学习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结论形成的过程,帮助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特的思维个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养成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获得成功的体验,敢于迎接挑战,树立学习的信心。下面,我用美国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实施,要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知识学习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结合起来,设计各种学生感兴趣并且能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顺应学生学习规律,掌握知识,发展技能,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学会生存、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