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人对孩子不那么严格,但也不像放羊一样不管,而是存根底线,那就是“达标”。合格了,你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也可以下次荐完美一些。德国人更注重的是“进步”,而不是一次到位的“完美”,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  相似文献   

2.
王悦 《教师博览》2005,(8):47-47
德国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称。在一本德国老兵的回忆录中.我发现他们有条耐人寻味的军规:一名士兵可以检举同伴的错误,被检举人也有权反驳。但如果长官发现检举和反驳的士兵曾在近期发生过冲突,那么两个人都会受罚。发生过冲突的人至少要等一周.等情绪完全冷静下来后,才可以告对方的状。  相似文献   

3.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中一种比较先进成功的办学模式,被誉为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中的“双元”,意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维与动手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这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紧密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模式,而透过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制度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教育世界闻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严谨的风格,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今天每个德国公民都享有自小学至大学的免费教育。小学教育:4年。中学教育:6-10年,设普通中学、实科中学、文理中学及总和中学。职业专科学校:2-3年,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或进入大学学习。只有获得“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资格证书”者,可以进入公立普通高校学习。在德访问期间,我参观了波恩和科布伦茨的几所中学和高校,并和德国社会科学中心主任Gergenkrause博士就德国教育进行了交流。我深刻感到,现代信息技术正在给教育带来一场变革。德…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我理解小平同志的这段话,含义有三层,首先是“要有理想”,不仅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要有理想,我们的人民要有理想,“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更要有理想。其次是怎样才能做到有理想?要靠“教育”。第三,不是教育一、两次或一个时期就完了,  相似文献   

6.
大学时.一位老师谈起他在德国的留学生活。老师一本正经地说:“在德国.因为学制还有一些适应问题.有些人一待就会待上10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我惊愕地张大嘴巴:“啊!那么久啊?”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人类发展历程的浓缩,历史教育紧密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传承和认识人类文明,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的教育功能。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思指出:“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须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从历史中汲取养分。”这充分说明历史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主渠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使命不仅在于课程知识与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实现历史课程文化的重建.即将改革的核心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相似文献   

8.
一个月前,我受公司派遣前往德国柏林出差,事情处埋完毕后,德籍员工罗尔提出陪我去看看柏林的公共厕所.我一听就笑了,说:“公共厕所有什么好看的啊?”罗尔说:“德国的公共厕所不仅仅是用来‘方便’的。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文化。德国的旅游活动中,还专门有一项‘厕所游’,通过旅游可以了解德国的公共卫生史,了解德国的厕所文化.”听他这么一说,我顿时来了兴趣。  相似文献   

9.
"二战"史观教育是当代德国历史和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二战"史观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末遭遇危机,在60年代德国政治家、知识精英、司法机构、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并在70年代产生了积极效果.德国"二战"史观教育变革的基础,是德国社会对"二战"历史的全面反思和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针对马丁在《试论二战期间日、德两国军事力量》一文中提出的“二战期间,由于日本人口多于德国,所以日本军队人数也要超过德国军队的推论进行了考辨,得出了与之相反的德军人数多于日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德国西占区“再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西方盟国对德国实行了一场强性的“再教育”,这是现代史上唯一的一次试图对一个民族的所谓“民族特性”进行全面改造的政治尝试,该政策是由英国首先提出的,它主张用西方的民主传统去影响,改变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占领之初到占领体制结束,西方盟国对德国的“再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涵盖了整个文教体制,“再教育”,促使德国人民对德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培植了民主观念,从而使德国人民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德国从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蜕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二战期间,欧亚战场上德国和日本两个罪魁对世界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战后,德国人痛定思痛,从政府到民众,开始了漫长而认真的忏悔。但日本当局,尤其是自民党首领却丝毫不学“轴心国”的自衷自忏,反而绞尽脑汁万般抵赖,一贯坚持其荒唐谬论。但日本侵略中国及亚洲国家人赃俱在,墨写的谎言和空口的假话决掩不住血写的历史。同时,日本人当中的清醒者则代表了不愿身陷苦海、永远与耻辱为伍的日本人民。  相似文献   

13.
柏林墙今昔     
东西方“冷战”的岁月里,在德国最大的标志就是隔开东西柏林的柏林墙。它过去记载着二战后两个阵营对立的历史,今天除了是柏林城一个最著名的历史痕迹外,仍还是统一后德国人心中的一道“墙”。  相似文献   

14.
安格拉·默克尔.一位来自德国东部的女博士.在德国统一后迅速“崛起”,短短的15年后,她就一举成为德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期,德国曾经出现过一支震惊世界的陆军少年师。其作战之勇猛、伤亡之惨重、结局之凄凉,在孩子兵参与战争的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党卫军第12装甲师,正式名称叫“希特勒少年师”,别名叫“婴儿师”。在德军系列中,他们服装上的标志是一支奶瓶。因为这些小兵尚未成年,需要按照从事重体力工作的兵种的标准供应营养,他们每人每周要保证能喝到3.5公升的鲜牛奶,“婴儿师”由此得名。此外,发给成年军人的香烟和烟叶,在孩子兵这里变成糖果和巧克力,这个规定一直执行到1944年3月16日,以后孩子兵们就可以抽烟了。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百人全过程中去。”“爱国主义敦有的重点是青少年.”这就决定了有年知识分子最集中的高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在深化改革开放、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受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正确而有效地开展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本文就此作一论述。一、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  相似文献   

17.
当今,学校时尚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学会生存”、“发展为重”,而这些理念的核心就是要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让中华的优秀传统美德在每一个人身上发扬光大。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更应该明确的是: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教育。那么在学校的教育中,如何把中华美德教育有机的同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呢?笔者认为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德国教育改革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教育信息》2005,(5):11-14
2004年,德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社会改革阻力重重.但其有关教育的争论和改革却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显得波澜壮阔.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上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从以往的“治标不治本”转变为“标本兼治”.为德国教育冲破旧有的体制束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施罗德总理所言。2004年是德国的“教育革命年”.德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妙答见尊严     
A、有一个小幽默。一个大国打算入侵一个小国,行动前,曾派使节专程去威胁小国。来使趾高气扬地说:“我们打算派一支千人大军横扫贵国。”不料小国国王立刻回答:“这可就麻烦了!”来使问:“是不是怕了?”“不,我是在担心。我们的监狱只能关500个强盗!”来使大怒:“听着!我们使用的可是最先进的坦克!”不料国王叹了口气:“那我们就更不幸了。”来使问:“怎么不幸?”答曰:“我们没有任何先进武器,只有打狗棒!”平心而论,这的确是段妙侃!尽管你在仗势欺人,但我决不会低声下气!B、有一件真人真事。二战时,德国法西斯…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但他们又缺乏社会阅历,对自己肩上的担子和使命缺乏认识,些思想问题阻碍着他们进步。为此,有的放矢地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为教育工作者、家长乃至全社会的重要责任。 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感到应再加上一句:“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志”做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立志”放在第一位,帮助他们认识到肩上使命,看到前途光明,相信自已有力量、有能力去实现崇高的目标。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阵碍物”要摸清弄准,之后才能对症下药,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