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9月开始,上海小学一年级新教材删除了《登鹳雀楼》《夜宿山寺》《江雪》等7首经典诗作。经梳理发现,近年来至少有43篇经典诗、文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中消失,其中22篇为经典古文、古诗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说,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诗、文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车马》是一篇比较复杂的说明文。它既说明古代车马的构造,又相应介绍古代车马的文化知识,而且都是援引古文资料写成。试按下面要求循序自学:一、先看题目,对照注释,自读第一、第二节,弄清“古代”、“车马”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填充:古书上常  相似文献   

3.
<正> 《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汉代今文、古文两家对于“九族”的说法完全二样: (一)欧阳·夏侯的今文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尚书正义》引)① (二)马融·郑玄的古文说:“上自高祖,下至元孙,凡九族。”(《经典释文》及《尚书正义》引)《诗·葛(?)序》:“周道衰,弃其九族。”《毛传》:“九族者,据己上至高祖,下及元孙。”《毛传》讲法也属于古文派,跟马融、郑玄的古文说相同。  相似文献   

4.
读悟法是中国古代经典读书法 ,它是一种强调熟读 ,读中求静 ,静中求悟的读书方法。我们从现有资料了解到的古人不断吟诵、像念经式的读书方式便是此法的运用。“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是对这种读书法最通俗的解释。读悟法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它强调熟读 ,要求“书读百遍” ,要求“熟参”。中国古代学者中 ,强调这一点的 ,最典型的要推宋代严羽。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 :“先须熟读《楚辞》 ,朝夕讽咏以为之本 ;及读《古诗十九首》 ,乐府四篇 ,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 ,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 ,如今人之治经 ,然后博取盛唐…  相似文献   

5.
宫婕 《绥化学院学报》2014,(12):159-160
"古文"虽然是唐人提出的文体概念,但其存在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散文经过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过程,创造出了许多经典名篇。傅道彬先生主编的"古典文学通识系列"中收录的李振峰《读古文通识》一书,用自然晓畅的文笔描述了古代散文的发展,运用文艺理论和现代修辞学对古文作家作品进行解读,逻辑清晰地介绍了古文写作谋篇布局的方法,兼具学术性与大众化,做到了考镜源流,金针度人。  相似文献   

6.
《〈论语〉十则》虽然是初中人教版修订教材的第一篇文言文,但最关键的是这一课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是惟一的《论语》选篇,因此,“迷”并非一定是首要的教学目的,真正的教学目的应当是使学生学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我们平时上课非得按顺序讲不可的、非得扎扎实实的落实的语文常识、读准字音、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成语、疏通语义、熟读、背诵、默写吗?非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永远领略不了真正的境界。中国的古代经典,尤其是《论语》这样经典之中的经典,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蕴藏其中的永恒的东西:中国人理想的伦理…  相似文献   

7.
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选了一篇经典古文——李密的《陈情表》。该文虽不满五百字,但文情并茂,历来被评价甚高,被誉为三篇“读之必哭”的妙文之一(宋代学者赵与时《退宾录》谓“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一位“80后”送我一本书,书名叫《永远的红色经典》,是她就读研究生期间在老师指导下编著的。此书对《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铁道游击队》《山乡巨变》《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代表作的创作过程及其影响、流变作了翔窦记录,据说颇为畅销。  相似文献   

9.
曹爱红 《考试周刊》2010,(47):43-43
2010年江苏如皋考生王云飞用大量古体字以骈文形式写的文言文《绿色生活》获得了高考作文的满分。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在2001年《赤兔之死》之后,在语文界扔下的另一颗重磅炸弹,甚至有专家说王云飞可以直接读研究古文的硕士。像王云飞这样对古文情有独钟的占文奇才可以说少之又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于古文,他们还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10.
古文学习难,不自今日始。汉代以后,完全读懂《尚书》《左传》《史记》《汉书》《说文》者,人数极少;至于读不懂《河图》《洛书》《开元占经》、甲骨文、金文者,更是情理中之事了。人们对中国远古文处于迷茫状态,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纪年学、古代天文学、年代学等研究滞后,不仅严重影响着激发中华儿女对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挫伤了人们学习古文的积极性,淡化了学习古文的兴趣。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文,尽管难度不大,但学生感到学习难,是有诸多原因的: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曾说过:“标点古文,不但使应试的学生为难,也往往害得有名的学者出丑。”鲁迅对他所见到的“乱点词曲,拆散骈文”、“连文章也看不懂”,却乱标点者感到“毛骨悚然”。其实,鲁迅的这句话不但适用于某些轻率标点古文者,也适用于某些对古文的不慎引用者、编辑者。许多涉及古文、古代常识的文章、辞条错误不少,往往叫人无法理解和难以容忍。例1,某名报名副刊发表一杂文家的《“廉以养刚”说发凡》的文章,后又收到其副刊一年一度的文集中。文章引用了《后汉书·酷吏列传》中强项令董宣的事例,说“光武帝侄女湖阳公主的一个仆…  相似文献   

12.
“口而诵,心而惟.”朗读古文,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训练语感的一次再创作活动.初中生阅读古文,往往觉得句子佶屈聱牙,内容晦涩难懂.许多语文教师对此也感到无从着手,望而却步.笔者有幸观摩了“相城区——常熟市”初中语文同题异构教学交流活动.《记承天寺夜游》的两位执教者添“醋”漏“油”,趣读古文的方法,博得了听课教师们的高度赞赏.下面,笔者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从添读、漏读、配读三方面来谈妙趣横生读古文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近读1993年7期《语文知识》刊黄德灿《子曰·诗曰·书曰》一文有云:“在读古文时,‘子曰……’句明确告诉我们:‘子’的本义是‘老师’,约定俗成,特指孔子。”笔者认为此说有误。因为:一、“子”的本义并非指“老师”“子”是一个象形字,《说文》释为:“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并引李阳冰语:“子在襁褓中,足併也。”《说文》所收“子”的  相似文献   

14.
《诗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但是,“以《诗》为经”却是从汉至清上下两千多年共有的历史现象,与我国整个的封建社会相始终。其间说《诗》者虽然众多,然就其经学体系而言,则大致可以归之为汉宋两家。汉代传《诗》者原分齐、鲁、韩、毛四家,毛为古文,余三家为今文。今文三家是汉代的官方《诗》学,至东汉今古文经学大师郑玄“注《诗》宗毛为主”(郑玄《六艺论》。今佚。引文见陆德明《经典释文》),于是三家遂废,毛诗古学大行于世。唐代贞观年间,孔颖达等人奉敕编纂《毛诗正义》,以《序》、《传》、《笺》、  相似文献   

15.
《古代寓言二则》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第六组(这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组课文)的一篇课文。本课有两篇古代寓言 ,一篇是《矛与盾》 ,一篇是《郑人买履》。选编这两篇文章 ,旨在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初步接触古文 ,初步了解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 ,初步感受古文遣词用语的凝练、精要之处。这两则寓言故事篇幅短小 ,读起来琅琅上口 ,但由于学生是刚刚开始接触古文 ,所以注意指导学生练习读通顺仍是本文的学习重点之一。《矛与盾》———教育人们说话做事不要自相矛盾 ;《郑人买履》教育人们做事情不要教条主…  相似文献   

16.
“举一反三”读书法,出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论语·述而》。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大学国文序》中也说:“常言‘举一反三’,国文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导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足见,我国古今教育,都很重视“能触类旁通,启发实多”的“举一反三”读书法。  相似文献   

17.
读书 感悟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思想就十分强调感悟,诵读体味是感悟文章的基本策略,古人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感悟的经验,其核心是重读、重思。例如,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苟子在《劝学》中指出,读书应“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可以说,读和思是两种最基本的感悟方式。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诵读感悟之妙用。从上课伊始,我就从读与思着手。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是我国语言文字史上的不朽名著。《说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大观园”。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说文》与兵器文化的研究尚不多见,已有的资料也较零散。基于此,笔者选取《说文》中与兵器有关的汉字进行详解.从中分析出其所映射出的古代兵器信息,并辅之以上古文献进行佐证,力求能对古代兵器文化有一个大概的反映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读了陈玉明同志的《引证偏靶诚可惜——〈伶官传序〉指瑕》(见《中学语文》2001年第1期)一文,颇有所感。囿于旧观念,对名篇佳作特别是古文的指“”瑕”,可谓多来兮。如《劝学》、《师说》、《问说》、《六国论》等  相似文献   

20.
杨志新 《宁夏教育》2010,(10):69-69
今年,自《人民日报》文化版以《一本书和一座城》为题,报道重庆“一城山色、十里书香”,说一本《读点经典》,成了重庆多数党政干部和中小学师生随身携带的“口袋书”,在干部群众中掀起了读书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