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对“时髦”的解释是“(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新颖入时”,如“她的穿戴很时髦”。很多人认为它是随着当代社会的时尚潮流出现的,其实不是这样。“时髦”一词源远流长,至今已经使用一千多年了!  相似文献   

2.
曹旭 《新读写》2008,(5):53-53
首先,两篇文章题目都很好。 《秋思》是“在秋天里思念”的意思,这是从古典诗词中概括出来的,虽然前人用过,但仍然很凝练,很耐看;《读山》,则是现代流行组合,很新颖。以前一般说“看山”,不说“读山”;但对“读”字内涵活用的今天,大家喜欢用,社会上“读——”很流行,譬如“读你”、“读眼睛”,等等。此文的“读”,就是从《读你》这首歌名而来。不过,除了“读山”,还可以活用“品山”。  相似文献   

3.
<正>《刺客列传》全文五千余字,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节选了其中的"荆轲刺秦王"部分,仅这一部分,司马迁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在司马迁心目中的分量,正如清代学者郭嵩焘在《史记札记》中所说:"史公之传刺客,为荆卿也。"荆轲刺秦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失败的原因,见仁见智。但笔者一直以为,荆轲刺秦失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于荆轲是一个"刺客"而不是"杀手",燕太子丹让刺客去做杀手的事,于是处处挟持、掣肘荆轲,  相似文献   

4.
看谁聪明     
23将来时考你一道英语题……“弟弟上学校”这句话的将来时怎么说?弟弟的儿子上学校。编绘:陈红喜他在“子瑜”后面又添上了“之驴”二字。请给我一支笔。好一个聪明的孩子,这头驴就赐给你父子二人吧。在场的人个个拍手叫绝,孙权也哈哈大笑,当场把驴子送给了诸葛瑾父子。苏秦是敌国派来的奸细,我正要把他五马分尸,刺死他正合我意,我要奖励刺死苏秦的人。齐王回到宫中,决定尽快抓捕刺客,便召集群臣。齐王的话传出后,刺客很高兴,立即来拜见齐王并叙述了刺杀苏秦的经过。齐王遂令处死刺客。巧《添二字》答案捉《刺客》答案看谁聪明$粹介动漫工…  相似文献   

5.
上海,是《台北人》中多次出现的重要隐含意象。作为中国追求现代化的核心想像之一,对上海的怀旧性述说在很大程度上隐含着白先勇的“现代梦幻”。由于怀旧往往是深层“不足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结合白先勇创作《台北人》时出现的“认同危机”,我们发现这种对上海的单面描写其实暗含着作者对处在时代和历史转折点上的“台北人”和台湾社会的深层忧虑。  相似文献   

6.
七情论略     
“七情”或“七情六欲”,《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都没有收录,其实这两个词不仅由来已久,而且至今还是很常用的。早在2000年前的《礼记》一书里,就记载着:“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在汉代,也有人说成是“六情”,班固的《白虎通》和《汉书·翼奉  相似文献   

7.
词语趣谈     
老子“老子”现在是指父亲。有些不讲“语言美”的小青年还喜欢常把它挂在嘴上,以为是个时髦的词。其实这个词的资格很老,《后汉书》里就出现了这个词。《三国志·甘宁传》记载:甘宁率百骑劫魏营以后去见孙权,“孙权喜曰:‘足以惊骇老  相似文献   

8.
——杀手LEO的故事这是一个很有名的片子了。很多人看过以后都哭了。12岁的小女孩在电影里对LEO说:“LEO,我想我是爱上你了。”“我的胃感觉到了这种爱。”LEO说:“恭喜你胃病好了。”小女孩和LEO都是社会的边缘人——一个全家被缉毒科杀死了,一  相似文献   

9.
不知你有没有读过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许多人听到“诗经”这两个字,都会吓倒,其实《诗经》因为多半来自民歌,内容很平民化,多样化,甚至有些还很浪漫、很香艳。譬如形容女孩子“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些精彩的句子就出自《诗经》中的《硕人》篇。又像是我们常形容男生追女生的“君子好逑”,也出自《诗经》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里还有一首《氓》,描述一对男女的自由恋爱,也写得传神极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意思是:  相似文献   

10.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哪吒令》曲:“……使的人无淹润。”“淹润”是什么意思,单从字面很难悟出。其实此词今河北中部还在流行,其含义为“没滋味、  相似文献   

11.
近一段时期,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多起伤害珍稀动物的事件,真让奥秘精灵气愤不已!面对日渐稀少的濒危物种,为什么那些人还能痛下杀手?毫无疑问,利欲熏心是一方面。而他们对濒危物种缺乏了解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咱们《科学启蒙》里有一个很受小朋友欢迎的栏目“珍稀生物”,里面经常出现“濒危”等字眼,你知道究竟什么是濒危物种吗?  相似文献   

12.
《史记》里的刺客,作为一群出身卑微,地位低下的坊间勇夫,他们的作为对历史影响甚微。在地位卑贱者的价值被社会抹杀的时代里,他们身上却具有不顾现实.反功利地追求生命价值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和他们的地位又限定了他们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只能是“以命相许”,在刺客命运悲剧的舞台上.司马迁不仅是一个观看者、记录者,更是一个共舞者。他们都以“血酬”的方式完成了悲剧生命的绝唱,也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相似文献   

13.
晋家泉同志在《汉语中的敬称“×老”“××老”》(载于《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老’‘××老’在现代汉语里是对德高望重的前辈的称呼,而且适用于男性。”其实,“×老”“××老”在现代汉语中也适用于女性。请看下面的例句: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6,(20):47-48
孙智正(浙江嵊州人,现居北京.出版长篇小说《青少年》《南方》等,拍摄电影作品《杀手》《90分钟》等):这篇看的时候有点惊恐,让人想起日本的恐怖小说.当然,一直觉得这篇作文写的应该是“好人好事”,不会出现“鬼”什么的吧……看到后来,果然是作者的“分身”给自己“打电话”.  相似文献   

15.
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早已被社会各界所重视 ,更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黄济在《人的主体性与教育》一文中指出 :“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点”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并认为人的主体性有三重含义 ,即作自然的主人 ,作社会的主人 ,作自己的主人。而文吉吉则在《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一文中指出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注意到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使之成为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自我教育其实就是在对自己、自然、社会的改造中改造完善自我的过程。这是一个能动…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在《江南的冬景》里写道:“凡在北国过过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梁实秋在《北平的冬天》里写道:“说起冬天,不寒而栗”“冬天实在是很可怕”。驻足别地的冬天,你可能会如临大  相似文献   

17.
流行于中亚、北亚和欧洲等地的“(独目)巨人吃人”的故事在一定条件下异变为猿妖吃人或抢婚的故事。这跟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国小说《西游记》等文学名著有很大关系,澄清其间重大关目有助于推进和丰富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化的研究,因为这些故事都是世界性的。北亚吃人魔怪“莽盖”或“莽古斯”不仅是猿猴型巨妖,联系着所谓吃人的“独目巨人”,而且在名称上跟突厥语mogou、乃至西文macaque-monkey、中文“猕猴”都很相似。近世或现代所谓“野人”的“抢婚”奇谈实际上也可纳入本型传说。其中某些关键性的因子或细节还奇妙地保存或“传承”在中国多民族的民间故事或笔记小说里,值得勾稽  相似文献   

18.
《察今》和《察传》在《吕氏春秋》里是两篇各自独立的文章。前者出自“八览”中的《慎大览》,后者出自“六论”的《慎行论》。尽管这两篇文章未必都出于一人之手,但是,文章风格很接近,其中不少地方也很相同:  相似文献   

19.
“女学生”是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中国现代小说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审视。“女学生”在很多现代著名作家的笔下出现,如鲁迅、老舍、巴金、茅盾、郁达夫、沈从文等人均对其有重点关注。从《伤逝》、《寒夜》、《离婚》、《林家铺子》、《她是一个弱女子》、《余泪》、《萧萧》等作品可以看出,“女学生”有被人误解和误读的一面,同时她们自身也有着不成熟的一面。女性开始走出家庭来到学校,一方面她们因为学校的新式教育而大开眼界,另一方面,却因为缺少家人的贴身管教而很容易误入歧途,成为迷途的羔羊。中国现代小说对女学生的这种审视,至今仍有较强的现实意味。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有一个强大的反传统思潮,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新与旧的对垒,泾渭分明,被人为地绝对化起来。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现代”也有某些确定的含义:“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闻一多在评价《女神》的时代精神时也说:“《女神》底诗人本是一位医学专家。《女神》里当有科学底成分也是无足怪的……这里又可以见出《女神》里的近代精神了”。“科学”曾是当时新思潮向传统社会宣战的两大旗帜之一,“科学”精神的追求是“五四”时期社会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某种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