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翻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我们会发现全册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面都有古诗文,占了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一,可见新教材再次将古诗文教学摆在了重要位置。古诗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警句,丰富的积淀和独特的审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那么古诗文又该怎么教?是剖析肢解,还是一笔带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文要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古诗文时要“重读”。如何才算“重读”呢?  相似文献   

2.
古诗、词、曲、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材每册共六个单元,就有两个单元的古诗文的教学。由于古诗文教学的内容距离现在时间久远,加之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是有着巨大的困难的。但必须学好古诗文,它是我们探索祖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曲、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材每册共六个单元,就有两个单元的古诗文的教学。由于古诗文教学的内容距离现在时间久远,加之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是有着巨大的困难的。但必须学好古诗文,它是我们探索祖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当然,古诗文与普通话也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汉语言文学继承并发展了古汉语言文学(也就是古诗文),所以学好古诗文也是学好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必要途径之一。古诗文的翻译是学好古诗文的极其重要环节之一。古诗文的翻译首先必须反复地诵读原文,以加深理解记忆,但翻译…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是初中生必学课程,而古诗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继承传统文化有着显著的价值。古诗文本是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与构成,初中生古诗文教学不仅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教师若能在古诗文教学中做好传统文化渗透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古诗文教学效果和质量,还能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陶冶学生道德情操,让其语文素养得以全面发展和进步。究竟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呢?  相似文献   

5.
古诗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古诗文阅读教学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也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古诗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出几点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策略,这是一种反思,也是一种总结,希望对后面的古诗文教学能够有借鉴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教师的教法都是比较生硬的,首先是读熟,然后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根据意思背诵下来。这样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抹杀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欲望,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真正地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爱上我国的语言文字呢?一节与众不同的古诗文教学让我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7.
初四册 第五单元○教学导引1 .“单元提示”指出 :“学习本单元课文 ,要继续练习诵读 ,培养文言语感。”这可以看作是学习古诗文的基本途径和重要目标。长期以来 ,古诗文教学定位不准的表现之一就是忽视诵读练习和语感培养 ,以为古诗文教学就是解词和翻译。重视诵读练习和语感  相似文献   

8.
【导读】古诗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不仅是因为它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还因为其中很多诗篇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就安排了多篇古诗文名篇,意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因此本期选编了此单元中的3篇,呈现了相关教学设计,希望以点带面,从一个单元出发和教师们一起探讨古诗文教学的方法。《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虽然不在此单元之列,但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教材中,此文与《马说》一起被编排在“韩愈短文两篇”中,对理解韩愈作品有很大帮助,同时此文以“朗读——研读——比读”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也为我们教学古诗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经典的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经典的古诗文蕴含着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审美情操,不仅能给学生带来道德上的熏陶,还能产生文化上的感染和影响,古诗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积极的作用。如何从引入入手引导学生学好古诗文,培养阅读兴趣,是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古诗文是我国灿烂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中华古典文化的重要文学体裁。它讲究用词短小精悍,情感表达含蓄,结构凝练,极具画面美感。纵观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都吸收了很多古诗文佳作,是我国古诗文精品中的精品。由此可见,古诗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展高效的古诗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提升其人文底蕴。中学语文教师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立足于古诗文的特点,开展古诗文专项教学。  相似文献   

11.
古诗是中华文化丰厚博大的象征,是民族文化智慧的体现.小学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让小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之一.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从而陶冶情操,是对古诗文进行诵读、理解和运用的重要渠道.那么如何做好古诗教学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得,笔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这也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诗文就是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化。初中生通过学习古诗文,可以培养热爱民族语言的兴趣,有助于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古诗文教学责无旁贷。古诗文教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古诗文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此文就从一线语文教师应怎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操作、如何驾驭教材、如何挖掘出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为思考的起点,从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对此进行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教材语文科中古诗文份量已减少许多,每册只一个“古诗文解读”单元。高职学生大多古诗文基础较弱,加上时代的距离,现实教学中不注重语言,社会语言流于大众通俗化,写作指导思想贬斥文白夹杂,长期以来串讲分析式在教学中占主导等原因,历来学生怕学古诗文,严峻的现实给每一个语文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从以往古诗文教学那种枯燥的讲解,纯技术的训练,脱离现实生活的刻板化的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乐学古诗文呢?引导学生感知“文白交融”的语言之美。多年来,似乎只有用纯粹白话才是写作的正路,而“半文不白”、“半白夹杂”多遭贬斥,…  相似文献   

14.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版教材中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意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然而现实中要贯彻这一理念,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三对话"从古诗文教学意义、现状及其对策进行分析,以便教师真正把握教材编者的意图,提升古诗文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有效落实古诗文教学目标,是教师研究教学实践活动的新课题。近年来,笔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巧用媒介,盘活小学古诗文教学,为单元视域下古诗文教学注入活力,提升效率。一、单元视域下教师的课堂组织形式在教学古诗文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加入有趣的、能引起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的活动,优化教学内容,用丰富的融合方式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古诗文学习是学生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他们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古诗文大多来源于生活,是古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将古诗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理解古诗文,进而与其间的人物情感、作品思想等产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能让古诗文教学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更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初中语文课堂中学习古诗文是学生认识传统优秀文化的好机会,也是了解历史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展开分析,并借鉴相关专家学者的理论与经验,对古诗文阅读策略及教学开展情况展开探究,更加有效开展古诗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一、创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传统古诗文讲解中,  相似文献   

18.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意蕴隽永。学习古诗文是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气息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需深刻认识到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以诵读为切入点,以读促思,以读悟理,让古诗文教学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9.
田斌 《教师》2023,(18):15-17
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积极作用。文章作者通过对小学古诗文多样化教学内涵与价值的阐述,以案例教学法为手段结合课文探寻古诗文多样化、创新性教学策略,以期为推动古诗文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提供参考,继而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古诗文育人价值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0.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永恒的经典,语文教学历来都十分重视古诗文作品的教学工作。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