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在一个初夏的夜晚 ,夜已很深。父亲走入他极少涉足的我的房间 ,似乎是漫不经心地浏览着书柜 ,又坐下来 ,顺手折叠起胡乱堆放的衣袜。“下个月 ,我不去上班了。”他说。当时天气凉爽 ,灯光下飞舞着烟尘。我低着头 ,凭直觉我确信父亲那时也没看我———我们已习惯以这样的方式交谈———然而一下子我非常沉重 :对于我 ,惟一的儿子 ,父亲老啦 !在儿子的年代里 ,起初父亲是一种图腾 ,是无道理可言的存在。直到我领出薪水 ,每个月在母亲面前骄傲一次。此后 ,儿子和父亲似乎陌生起来 ,不可能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一致的意见了。儿子有了儿子 ,儿子…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人,他没有名字。“真可怜呀,”他说,“就连一只小猫也有自己的名字。”一个抱着小猫晒太阳的老婆婆听见了,就对他说:“我是一个孤老婆子,我惟一的儿子十几年前出海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你来做我的儿子吧,也好和我做个伴。”  相似文献   

3.
看荷花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这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  相似文献   

4.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子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伊东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  相似文献   

5.
父与子     
<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小时候曾因贪玩被父亲痛打,他因此十几年不和父亲说话。不过,在和儿子有过几次冲突后,麦家忽然醒悟:其实父亲像他爱儿子一样深爱着他。一天,麦家见儿子的头  相似文献   

6.
一锤定音     
有一次我去沂蒙山区,在一个小山村的村头见到一个专打铜锣的铺子。工匠师傅已经近七十岁了,还每天坚持掌锤。他的两个儿子虽然跟着干了十几年,但每到敲击锣心的时候,就停了下来。这个时候,他们便把锤子交给父亲,由父亲完成最后的一锤。  相似文献   

7.
我和父亲的战争一打就是十几年。战争的初级阶段写满了我的屈辱。那时,我像一只小鸡被他那双练过举重的长满肌肉疙瘩的胳膊架起来,被打得呼天喊地。父亲打我的英雄事迹在我们那条街上可以说闻之者色变,晚上隔好几栋楼也能听见我的哭喊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上饶集中营搬过来了。父亲本着“不打不成才”的指导思想,问心无愧地殴打着他惟一的亲生儿子。我估摸着如果当时有现场摄像的话,那一定被列入不可公映的限制级。就我的记忆,衣架、电缆、皮鞋、皮带、竹竿、球拍……都和我的臀部亲密接触过;而获罪的名目也实为众多,考试没有考好要挨打,练球…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画家,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而且很要强。画画、拉手风琴、游泳、打篮球,样样都学,样样都想拿第一。结果,第一没拿到,学习成绩反而一落千丈。他的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责备他,而是找来一个漏斗和一大把玉米粒,带着他做了一个小试验:父亲让儿子把双手放在漏斗下面接着,然后捡起一粒种子投到漏斗里面,种子便顺着漏斗滑到了他手里。父亲投了十几次,儿子手中就有了十几粒种子。后来,这位父亲一次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掉下来。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  相似文献   

9.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父亲是一名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这位儿子叫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  相似文献   

10.
曾经在手机上读过一个短信笑话.有一个无赖汉,酗酒、赌博、好吃懒做兼小偷小摸,因为犯了案子被警察抓进监狱,关了十年.十年后,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成了跟他年轻时一样的无赖汉,也进了监狱;还有一个则成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无赖汉儿子说:"谁让我有这样的父亲呢."品学兼优的儿子说:"谁让我有这样的父亲呢."言下之意是:父亲这样,我再不努力,就更没有人看得起我了.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2006,(5)
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的对话:父亲马林生回过头来看儿子马锐:“你说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应该是什么样儿?”马锐认真地想了想,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望着父亲,困惑地摇摇头:“我想像不出来。”他是那么严肃、沉重,他的真诚感染了马林生。但当他想要回答儿子这一问题时,他同样陷入了困惑和迷惘,这才发现,他对正常的父子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儿,脑子里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条缕分明的蓝图。  相似文献   

12.
刘铁芳 《教师》2011,(1):5-9
转向民间教育智慧 我想先从一个笑话讲起。有一个扒手水平很高,他的儿子想跟他的父亲学扒手的技艺。这个父亲一直不想教。后来儿子老是要求,父亲没办法了,决定带他出去一次。有一天父亲把他带到一户人家的一个大柜子面前,很快就把柜门打开.让儿子藏进去,父亲随即把柜子锁上。  相似文献   

13.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到一张小木床和一双裂了口的皮鞋时,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回答道:"梵高是一个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过了一年,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参观安徒生的故居,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他生前怎么会住在这个阁楼里?"父亲回答道: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忏悔     
在一次学生家长座谈会上,我听到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父亲为了多挣点钱留给宝贝儿子,整天早出晚归,即便是双休日也外出找活干。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缠着他要到小区花园里一起玩。父亲说:“我太累了,没时间陪你玩。”这时,儿子瞪着一双失望的眼睛,问:“您一天能挣多少钱?”这位父亲觉得很奇怪,儿子怎么会问这样一个古怪的问题呢?于是就不答理他。可儿子不依不饶,一定要父亲告诉他。“30元!”父亲不耐烦地告诉儿子,尔后进了厨房。从这以后,儿子没有再纠缠父亲。一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六早上,…  相似文献   

15.
父爱无声     
十三岁那年,我的叛逆性格逐渐显露,以前的惟父命是从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父亲是个极刻板严厉的人,从小就没觉着他对我怎么亲热过,总是沉着一副冷冷的面孔,虽然我是他惟一的儿子。后来听母亲说,很小时父亲倒是喜欢逗我玩的,只是我开始懂事后,就不再与我“没大没小”,可能怕少了他做父亲的威严吧。青春期是最具反叛的,我开始跟父亲做对。他说我学习不认真,我不理他,作无所谓状;他让我干什么事要利索,我故  相似文献   

16.
教与学     
一位父亲教他儿子认识数字,首先认识“1”。儿子很快就学会了。第二天,父亲正在擦桌子,同时,儿子在旁边看他擦桌子。父亲用抹布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大大的“1”,让儿子读。但儿子却不认识。“你应该认识啊!难道你不记得了吗?这是我昨天教你的。”父亲对他说道。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人,他买了十几盒好吃的年糕,保存在一个地方,准备慢慢吃,并且嘱咐儿子一天只能吃一盒。一天,他给了儿子一张写有“令尊”两个字的纸条,叫他儿子交给过几天会来的朋友。过了几天,那个父亲说的朋友还没来,儿子就把纸条烧了。儿子吃了一盒年糕,觉得肚子还没饱,又吃了一盒。后来有一天,父亲说的那个朋友来了,问他:“令尊呢?”儿子说:“没了。”朋友又问:“几时没了?”儿子说:  相似文献   

18.
我想自己一直以来都是父亲的娇娇女。父亲在家乡小镇明尼苏达经营惟一的一家白事馆。或许是由于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宽慰别人,从儿时的嬉戏玩耍到中学时代的青春感伤,他都能够恰到好处地开导我、帮助我,直到我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仍一如既往。父亲对我的两个儿子疼爱有加。从他们蹒跚学步到长大离家,父亲一直是他们的坚强后盾,支持他们的想法并提供自己的建议。我遭遇了离婚,也是父亲在那里抚慰着我那饱受重创的心扉。  相似文献   

19.
在刘益善出版的第二本诗集《雨中玫瑰》中,我们最欣赏《父亲》这一首。在大都市生活了十几年的刘益善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写下了《我忆念的山村》、《没有万元户的村庄》等一系列以农民为题材的诗篇。现在读罢《父亲》,我们清醒地感觉到,诗人在诗的追求上,很有点象“父亲”那样“固执”,只是抛弃了“父亲”那种封闭式的自我“满足”。所以我们认为《父亲》在刘益善的创作中有所突破。我们可以把诗人对农民的抒写概述为两大主题——一方面是对其勤劳、善良、朴  相似文献   

20.
转向民间教育智慧我想先从一个笑话讲起。有一个扒手水平很高,他的儿子想跟他的父亲学扒手的技艺,这个父亲一直不想教。后来儿子老是要求,父亲没办法了,决定带他出去一次。有一天父亲把他带到一户人家的一个大柜子面前,很快就把柜门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