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倾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就目前学术界争论未止的沦陷区文学问题,以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倾向性为切入点参与讨论。文章从张爱玲的创作动机、创作背景、作品内容风格等不同角度出发,在客观评述其作品价值的前提下,说明在上海沦陷时期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2.
因为日本的残酷统治,上海沦陷时期的翻译文学,整体上呈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沦陷时期的上海,日本侵华文学译介占据主流,欧洲名家名作和侦探小说的翻译也是译介的重点。除公开出版的翻译文学之外,潜在译作是上海沦陷时期翻译文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沦陷时期的翻译文学,带有鲜明的战时体制影响的痕迹,文学翻译的政治性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3.
黄心村的《乱世书写:张爱玲与沦陷时期上海文学及通俗文化》是一部以女作家张爱玲为中心剖析沦陷时期上海女性文学和文化现象的力作。作为一项带有鲜明的海外学术烙印的研究成果,该书具备显而易见的优势,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若干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其第一章中女性文学的战争叙事、家庭性定位以及第二章中有关女性出版文化借助商业文化的支持得以成功建构的结论这三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不可片面夸大战争对沦陷时期上海女性文学的左右力、商业法则也从一个扭曲的角度刺激了女性文学的发展等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4.
1937年11月12日,国民党军队撤离上海,除英法租界外,上海沦入日寇手中。四年之后,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发生,日军冲进上海租界,上海全部沦陷,直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这就是上海沦陷时期。三十年代,上海曾经是全国文学运动的中心。上海沦为孤岛后,许多原先在上海从事进步文学活动的作家向内地或香港转移,这就大大减弱了上海文学阵营的力量。但上海沦陷时期却崛起了一批才华卓具的女作家,仅当年出版的一本《当代女作家小说选》,就选了张爱玲、苏青、杨绣珍、曾文强、  相似文献   

5.
上海沦陷后,汪伪当局为统制上海文艺,主要利用了以下手段:掌握现代传播媒介,制定新闻出版法规,对文化人进行威逼利诱,筹组文学团体,渗透日本战时文化思想,策划"和平文学"运动。  相似文献   

6.
从小酷爱文学,尽管一辈子钻研电气工程的父亲一心望子也成工程师。以岱迅、茅盾、郭沫若等为代表的进步文学,帮助社会使这个旧时上海滩上爱好文学的少年追求真善美并走向革命。 1937年因上海沦陷流亡桂林,在当时桂林的《五月》杂志上用别的笔名发表了《战云离开了上海》,又在同一和其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帝国扩张所支配的社会秩序下上海有着广泛的影响,以知识分子立场言说的后期《万象》,在都市文学话语上,立足市民利益,汲取左翼文学社会批判精神,又增加中国特有的家庭伦理维度,透视沦陷都市中的人性人心,表现沦陷都市小人物灵魂的种种面向:知识者、求学者精神追求被生活重担压扁;底层人艰难求生中的人性挣扎;令人震颤的人性扭曲。  相似文献   

8.
《杂志》不仅为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化人指引了方向,而且对文艺创作做了具体指导。对现实发出声音作为其重要文化使命,文艺批评与报告文学是它对现实发言的主要文学形式,《杂志》借此延续了左翼文学的社会批判意识;关于新文艺腔的论争与对日伪民族主义文学口号的反驳是《杂志》开展的两次重要文艺论争;《杂志》为张爱玲的成名提供了多种机遇,相对于《万象》有意规训张爱玲创作之路而言,《杂志》的呵护与培育给张爱玲提供了更大的文学空间,张爱玲能成为沦陷时期上海文学的重要存在,《杂志》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9.
抗战期间,周作人附逆之后对上海沦陷时期的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周作人一向的上海厌恶症与他在此时上海文学界中所获得的尊崇地位形成奇妙反差。周作人与《古今》、《风雨谈》等期刊之间的互动表明了他的潜在心理:在畏惧民族道德审判的精神状态中用高雅装点自己,寻找同路人以排遣罪恶感与寂寞感。就文学创作实绩而言,周作人与周黎庵、文载道等上海青年文人的文学交谊不仅让《古今》变成了周氏散文大本营,还促成了上海沦陷时期的散文热。  相似文献   

10.
《万象》杂志是上海“孤岛”后期、沦陷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杂志。通过《万象》前后期的研究,可以看到当时的文学是如何生成的,其间的抗争、努力、波折,可以加深我们对当时的市民、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认识。这一时期的文学,还需要大量的工作,以新的理论视角,去发现它的奥秘。  相似文献   

11.
上海沦陷时期由通俗文人创办的《万象》杂志,其散文以实录的笔墨记叙了沦陷时期普通市民的生活动荡,其杂文运用隐晦曲折的方式讽刺日伪,伸张民族精神。“时间性”、“活泼”、“言大报所不能言”是这一刊物主要特点。这也引发我们对1990年代以来的沦陷区文学研究提出一些反思意见。在对“不言”的理解中,对“言”的宽容,几乎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共识。而《万象》所显现出来的是,在市民大的“公共空间”缺失的社会里,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言说空间。由此我们也可看到“回到原点”、“回到文学现场”这一文学的期刊研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新文化的两个中心北京和上海沦陷了,以巴蜀为中心的大西南集中了全中国的文化与文学的精华,时代风云际会催生了四川期刊,抗战作为时代的主流,抗战诗歌以鲜明的时代性、激情饱满的文字、昂扬的斗志和对时代的深切感受,肩负启蒙和救亡的责任,开启了新文学崭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在汪伪文学的研究中,李相银的新著《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值得关注。全景化的研究视角.“文学场”的研究思路,翔实的资料钧沉,知人论世的研究态度,构成了论著的四大特色,也奠定了其在汪伪文学研究中的突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北沦陷时期的报纸文艺副刊,使沦陷时期在东北文学上占较重要地位的副刊文学真实地浮出历史的地表,这种文学史料的有效发掘,为东北沦陷区文学、乃至整个中国沦陷区文学的研究补充了别样的文学图景,使一段被长期遗忘和忽略的历史有了清晰的脉络,为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空白,为后来研究者整理和保存下鲜活的文学史料,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雅俗互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抗日战争期间,文艺界在特殊历史情境中的雅俗合流,提供了文学大众化、民族化的丰富经验。考察通俗文学在上海沦陷时期的自我革新,不仅有助于认识、评价特殊文学空间下通俗文学的发展状况,而且有助于从特殊到一般、获得对中国新文学民族化建构的有益反思。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学中的北京、上海主题是现代作家们的主要创作源头,北京主题在以老舍为主体的作品中是亲切温暖的回忆,上海主题在新感觉派和孤岛时期的张爱玲的笔下是摩登都会和苍凉心境的合体。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全国的文学和文化中心,抗战文学中的重庆主题具有独特的风貌。重庆作为文学背景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人物塑造集中在对外来人群的抉择状态的描绘,文学城市的风格表现为一次以身体创痛为爆破点,直接撼动心灵的漂泊之旅。这使得重庆主题较之现代文学中的北京、上海主题表现的人物、内容和风貌有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文学上海     
阿让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22(4):F0002-F0002
这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文革中出版的部分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文学门类。其中,小说的影响为最大,又以长篇小说为最,居其时全国的领先水平。文革时期的上海,是政治的上海,疯狂的上海,也是文学的上海。上海在丈革政治中的地位的研究,早引起关注并产生众多研究成果。对文学上海的关注和研究,显然还有广阔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更名为陪都,作为全第22卷第2期李蕾:抗战文学中的重庆主题□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一跃成为与伦敦、莫斯科齐名的国际大都市。而华北地区的大片领土沦陷,北京、上海等地的文人作家们纷纷南下  相似文献   

19.
一套展现抗战时期上海地区宏伟斗争生活图景的文学丛书,经过三年多苦心汇集,已编成五辑五十种,其中二十余种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余各辑将陆续印行。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为我国现代文学史填补了一项空白。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一般分为抗战初期、“孤岛”时期和沦陷时期的三个阶段。在这对敌斗争的艰苦岁月里,一大  相似文献   

20.
萧军的文学命运颇近传奇。他来自社会底层——几乎是一片文化荒漠的穷乡僻壤,自幼向往绿林生活,以当兵或当土匪为理想职业,刚刚十八岁就投身军旅。东北沦陷却报国无门,被迫脱下军衣竟能卖文糊口。不久流亡关内又雄纠纠地闯进上海文坛,成为三十年代引人注目的文坛新星,并作为东北作家群的代表、早期抗日文学最风头的作家传誉世界。如果说是历史的机遇成就了他,那么也是需要他个人有点弄潮的勇气与才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