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夔州歌十绝句之一杜甫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1.第三句中,“客愁”的“愁”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戈满地”为什么会给“客愁”产生一个“破”的作用?诗人这样写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3—4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3.“初”、“惊”二字极其传神,试析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两句写春雪飞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主要表达了…  相似文献   

2.
古诗词鉴赏     
〔能力训练〕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穴1雪这首诗是初唐较早的一首五绝,它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穴2雪全诗从哪些地方突出了一个“悲”字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的一段江水。穴1雪诗的起句“移舟”和“泊”各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芽以“移舟泊烟渚”开头,它的作用是什么芽答:___…  相似文献   

3.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这两首诗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答案不超过20个字)答:_______(2)范诗多处运用对比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请作具体说明。答:_______2.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4.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春日五首(其一)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1.本诗属于什么抒情方式?写出了春天的什么韵味?2.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3-4题。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逾:通“愈”,更加。3.此诗表达的主要感情是什么?4.为表达主旨,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5-6题。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别院:正院旁…  相似文献   

5.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1)简析“林暗草惊风”一句,说说它在诗中起的作用。答:(2)前人评论此诗说:“此借用李广事,见边帅之风范。”诗中突出了“边帅”的哪些“风范”呢?试结合具体诗句简析之。答: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1)这首诗要吟的对象是“菊”,诗人为什么提到“蓬蒿”“瓦松”和“露”?答:(2)这首诗托物言志,借“菊”的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答:3.阅读下面的散曲,…  相似文献   

6.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 1- 3题。野 望王 绩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1.解释下列词语 :欲何依 :秋色 :犊 :2 .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 4- 7题。湖口望庐山瀑布张九龄万丈红泉落 ,迢迢半紫气。奔浪下杂树 ,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 ,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氲。4 .注音 :霓 (   )氤氲 (   )5 .诗中“红泉”指什么 ?为何是红色 ?6 .本诗使用多种修辞手法。试在下列修辞手法后填上相应的诗句并…  相似文献   

7.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溪兴杜荀鹤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孤寂无奈的情绪,你认为如何?请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门怨李白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古人评此诗:“通首不言怨,怨在言外”,你是否同意此说法?请结合全诗简述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8.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1.该诗以景写情,其中一些画龙点睛的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前人曾在《唐诗笺注》中称赞其中的___字的妙处。认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其他的如第一句中的___,第二句中的___,都用得非常之妙。2.请找出这三个字,并说明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三个字的运用,融情入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  相似文献   

9.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杳杳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1、诗以“寒”字贯穿全篇,通篇浸透了寒意。请对此作具体说明。2、使用迭字是本诗的特点。顾炎武的《日知录》说:“使用迭字最难”。他提出了用迭字的要求:复而不厌,赜而不乱。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变化。试分析寒山这首诗中富于变化的迭字的特点。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3-5题。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  相似文献   

10.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惜牡丹花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1、第二句中,“唯有”与“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表明了什么?2、既然只有“两枝残”,诗人又为什么感到“惆怅”?3,诗人“把火看”花,寄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慨?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4—5题。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4、读全诗,说一说寒梅早发的原因是什么?5、诗人的“疑”,表明了什么?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8题。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  相似文献   

11.
演习·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12.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诗的题目是“征人怨”,即征战将士的怨恨。全诗未着一个“怨”字,但怨恨之情丰富深沉。请简要说明“征人怨”表现在哪些方面?2.请举例赏析本诗运用了哪些写法?有什么妙处?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赠孟浩然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①,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②,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彼此揖清芬③。[注]①弃轩冕:不求官职。②中圣:中音zhong,指喝醉了酒。③清芬:清美芬芳之德。1.这首诗首联以一“爱”字…  相似文献   

13.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诗后问题。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注]雉(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1)从体裁上说,这是一首诗。作者王维是(时代)诗人,字,有文集《》。(2)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共写了哪几幅图画,这几幅图画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2)两道…  相似文献   

14.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题。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1.有人认为这首诗超过一般思乡之作,你认为本诗在表达思乡之情上有哪些特点?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3题。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花?3.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4—5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全唐诗》…  相似文献   

15.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1.诗中紧扣“谪居”二字写的是哪几句?2.颔联和颈联所描绘的画面动静互映、大小结合,请试作分析。3.怎样理解结句“暂时分手莫踌躇”?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4-5题。秋下荆门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4.请就“霜落荆门江树空”中的“空”字作点赏析。5.请联系所学过的李白的有关诗句,谈一下自己对…  相似文献   

16.
各地中考“古诗鉴赏”题的命题材料往往是一首诗,然后从品味诗的语言、领会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感情几个方面出2-3道题。但在2004年江西省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一种新题型:古典诗歌比较阅读。它要求比较两首诗的表达技巧、思想感情、诗歌意境、语言特色等,在命题方式上可谓推陈出新。请看该考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3题。〔甲〕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乙〕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古一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写出甲诗中表现自然景物之间…  相似文献   

17.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听晓角李益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这首诗旨在写征人的边愁乡思,但全诗却没有一个征人出场,不直接写人,而人在诗中,不直接写情,而情在篇外。试作简要分析。答: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1)云自无心水自闲”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答:(2)结尾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思想?答: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  相似文献   

18.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楚城陆游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1、诗题为《楚城》,全诗真正写楚城的有几句,是哪几句,其余几句又是描写什么?2、试分析这首七绝在反衬手法上的独创性。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3-4题。秋风亭①苏辙人知公惠在巴东,不知三朝社稷功②。平日孤舟已何处?江亭依旧傍春风。注释:①秋风亭,是寇准任巴东县令时亲自所建。②三朝:寇准历任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身处要位,为国家事业立下了很大功劳。3、这是作者路经秋风亭写下的一首访古诗,抒发许多感慨。你认为,是什么感慨…  相似文献   

19.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相似文献   

20.
一、阅读下面一首乐府诗,按要求回答问题。长干曲唐.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注:长干曲,乐府曲名。长干,地名,在今江苏江宁县。1.诗中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用简略的语言陈述这个故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位少女的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有人说是借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有人说是男女对话,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的习题。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