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田  高谋洲 《兰台世界》2007,(5S):65-65
孔子一生经历曲折,思想繁富。对于人生的得意境界,孔子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作过种种不同的表述。因而后人在概括他的人生理想的时候,就难免见仁见智。人生理想是对个人毕生追求的概括,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和指南,认识孔子的人生理想对于理解孔子其人、其言、其行的意义也就无须赘言。故笔不揣浅陋,一抒管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兰台世界》2014,(Z4):153-154
<正>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这种形态无法触摸到,但是它却可以在无形中影响人的行为,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缺失已经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所以当代大学生急需一个道德标准来引导他们,衡量他们的行为标准。而孔子的思想就可以为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树立起到典范的积极作用。孔子的人生观对于人生的追求、人生的态度和人生的理想都做出了阐述。孔子的人生观对中国的教育影响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而孔子的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人  相似文献   

3.
出版人、出版业亦应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有风骨,自有佳作,然后自有品牌,自有市场。夫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这一思想其实在孔子以前就已出现。周幽王的史官史伯就曾指出,西周的弊端在于“去和而取同”,并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众所周知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卓越的歌唱家、演奏家和作曲家。相比孔子博大恢弘的教育思想体系,反映音乐教育思想的论著篇幅不多,但其所占有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孔子是从研究周礼入手,找到了自己理想社会的基石。在孔子看来,“礼”是社会秩序行为规范的外在形式,只有一切都按照“礼”的形式去做,“道”也就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最高境界才得以实现。而乐是礼的具体体现:有什么样的礼,就有什么样规模的乐。所以孔子对“乐”的重视是可想而知的。穿越时光的隧道,经典的光芒照耀百代,现代的音乐教育仍然可以从孔子那儿获取宝贵的教益。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人道"不仅蕴含有"仁义"、"忠恕"等道德品德,而且兼有"道路"和"理想"的含义,孔子的"礼"和"理想的政治局面或政治理想"都是"人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人生的真谛     
人生的真谛张平你对人生是怎么看的?如果有这么一道题,而且你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对任何人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人生是什么?或者人生的真谛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回答,各种人有各种人的看法。我写《孤儿泪》这部作品的时候,就有这么个问题一直萦...  相似文献   

7.
书与人生     
在大干世界里,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有着30多年工龄的我,先后经历了从学生到军人,从公务员到记者,从记者到图书馆员等多种不同的工作岗位.在我从事过的这些职业里,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图书馆员这个职业.因为人生有涯知无涯,读书与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从人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开始,书就已经走进人的生活,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阳光、雨露、物质、精神,读书的质量与人生的幸福指数成正比.当我走进有着巨大藏书数量的图书馆,就犹如走进了实现人生理想的知识殿堂.  相似文献   

8.
朱丹 《大观周刊》2006,(25):64-65
孔子说:君子远庖厨。可是对于莫晓东,餐饮和教育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作为云南最好的民办烹饪学校校长,莫晓东用“经营”的方式把在这两个毫不相关的行业捏在了一起,做出了一所创造美食人才的学校。 新东方,这对于莫晓东是一份事业,可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这是人生的另一个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陈春保 《兰台世界》2016,(16):159-160
"国老"作为春秋时代人们赋予孔子的一种形象认定,表现了时人对孔子的尊敬。"国老"具有一定的制度内涵,而对孔子的称呼则又赋予其道德意义。儒家大体持有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对理解孔子形象至关重要。对于孔子,只有从全景式语境出发,尽可能全面地考察其人生的各个方面,才会对其形象有真实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指的是作文章,即使立意可观,如无精当的语言来表述,其中道理也难于广泛传播。对于书籍来说,即便是好书,若无精当的书评,就难能影响广泛的读者。因此可以说,书若无评也必然是“行之不远”。概括说来,图书评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应该说与他从事过档案文献整理和编纂有关.作为儒家思想的倡导者,孔子毕生遵循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生信条.他为中华档案文献编纂事业和传承中华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档案史上树立了一块历史性的丰碑.  相似文献   

12.
<正>《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是中华古代文明的瑰宝。《论语》是儒家经典中最基本的一部,它是孔子向弟子传授知识和讲课的记录,其中融汇了孔子对《诗》、《书》、《礼》、《易》等先秦文献精髓的认识,凝聚了孔子历经坎坷、饱经风霜的人生智慧,直达胸臆地讲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和体验[1]。因此,早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既然如此,那么《论语》对于档案领域同样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笔者不揣浅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人道”不仅蕴含有“仁义”、“忠恕”等道德品德,而且兼有“道路”和“理想”的含义,孔子的“礼”和“理想的政治局面或政治理想”都是“人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水"是古代档案文论中常用的一个意象,它代表着我国古代文人的一种价值取向,是文章某种风格与境界的追求,体现着古代文人的一种人生理想,而这种人生理想又以其哲学观念为根基.因此,我国文论中的"水"之喻蕴含着文章风格、人生理想与哲学观念几个相互关联转换的内涵层面.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看人生,脚踏实地写文章"是林里凭借50年的记者工作经验,给自己做出的精辟概括,同时也是他自己的人生格言.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说:孔子的最大贡献是“人的发现”。此谓春秋以前,“天命”主宰一切,天神思想是思想界的统治思想。孔子“发现”了人,提出:“远天道,近人事”,“不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把思想界的视野从“天”拉向人,拉向现实的人生。孔子的人学思想对于后来儒家思想、中国佛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学术文化都产生了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孔子的安贫思想,历来有很多学者曾予以批判,认为这是露骨地要求下层的“人”在经济上退让与屈服。对于这些说法,张海鸥在《河北财贸学院学报》第1期上撰文,表示了不同看法。张文认为,孔子安贫说的本意,原是提倡一种对待贫和道的态度。安贫是乐道所要求的,乐道才是目的。在贫与道的关系上,有志之士应该不图安逸,不怕贫困,致力于道,矢志不移。这种品格是高尚的。孔子这些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士说的,不见得存有担心“小人”造反、企图麻痹他们的政治目的。另一方面,孔子也并非一定要人们永远安于贫困,他认为对于富贵,只要合于“义”和“道”,就是“可求”的。孔子对子贡经商是赞许的,他未说过一句反对经商的话。这些都说明孔子的求富思想  相似文献   

18.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孔子是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一个“礼”字,概括出了中国传统传播观的伦理实质。  相似文献   

19.
婴宁以其笑,在《聊斋志异》里别具一格.她笑得娇美、艳丽、天真、无邪.婴宁的笑是蒲翁的人生理想,婴宁总是在笑,她的笑看似痴憨,然而这痴这憨却绝不是表示贬义的痴憨,而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如痴似憨的自然纯真.婴宁从笑到不笑的变化是其形象的深化,就如婴宁的笑不容于世一样,蒲松龄的一生也是理想不得、坎坷潦倒,于是便选择在似真似幻的人...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人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领导者来说,就是选拔各级官员的重要方法,对于普通人来说,主要有交友的问题.孔子提出的方法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如何观察人的行动呢?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